每日經濟新聞 2016-12-25 09:27:09
,關于中國“停車難”的問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陳政高12月24日說,“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對家庭轎車爆發式增長準備不足。政府準備不足,社會準備不足,居民準備不足,市場也準備不足。”
每經編輯 張子揚 郭金超
現在有車一族是越來越多,幾乎每家都有一兩輛車,出門開車是方便了,但是停車卻成了大問題。
糾結,相當糾結……
小區內車頭貼車尾,路邊停車也是一位難尋,無論是商場口還是餐館旁,停車更成為了拼膽量、碰運氣的技術活。
我國停車位缺口超過5000萬個
據經濟參考報報道,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立體停車場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分析報告》顯示,去年我國汽車保有量已達到1.72億輛,同比增長11.35%。
預計今年我國汽車產銷量將超過2600萬輛,新增汽車保有量在2000萬輛左右,到2017年,汽車保有量將突破2億輛。而從缺口來看,我國停車位缺口保守估計超過5000萬個,并且正持續擴大。
有人測算,假定每輛車每年行駛2萬公里,時速50公里,則全年的動態交通行駛狀態只有400小時,而靜態停放狀態達8000多小時,占95%以上。
對一些大城市而言,汽車保有量更是走在全國前列。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也曾報道,去年,全國平均每百戶家庭擁有31輛私家車,北京、成都、深圳等大城市平均每百戶家庭擁有私家車超過60輛,全國已有40個城市的汽車保有量超過百萬輛。
2015年9月,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介紹,初步測算,中國的汽車保有量年凈增約1900萬輛。但目前我國大城市小汽車與停車位的平均比例約為1:0.8,中小城市約為1:0.5,而發達國家約為1:1.3。隨著城鎮化的發展,我國需要建設的停車位規模越來越大。
住建部:對爆發式增長準備不足
據中國新聞網,關于中國“停車難”的問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陳政高12月24日說,“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對家庭轎車爆發式增長準備不足。政府準備不足,社會準備不足,居民準備不足,市場也準備不足。”
他說,“停車難”問題是典型的“城市病”,并帶來了一系列問題:首先是占道嚴重,城市不少次干路、支路被占用,使交通擁堵雪上加霜,也影響了市容環境。其次,影響了小區的正常秩序,很多小區連消防車都進不去。再次,引發了許多社會矛盾,影響了社會和諧。
在談及下一步具體工作安排時,陳政高表示:
第一,認真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各城市要做出規劃、提出目標,爭取在一定時期內實現停車的需求與供給的基本平衡,這就需要強化地方政府的主體責任;
第二,進一步開放市場,吸引社會資本進入,建設停車場。其中最重要的是形成合理的價格機制,并形成市場定價的功能;
第三,加大地下空間開發利用。要充分地向地下要空間,利用地下空間來建設停車場;
第四,堅決打擊違規停車行為;
第五,強化法律法規的建設,加大立法力度,將停車場的建設、收費、管理等納入法治軌道。
智能停車場建設起步
事實上,近年來,化解“停車難”的問題越來越受到政府重視,停車產業也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期。
2015年4月,國家發改委下發《關于印發城市停車場建設專項債券發行指引的通知》,對停車場建設項目發行專項債券予以積極支持;對已核準發行專項債融資的城市停車場建設項目。
2015年8月,7部委聯合印發《關于加強城市停車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要充分發揮價格杠桿的作用,逐步縮小政府定價范圍,全面放開社會資本全額投資新建停車設施收費。
2016年5月,國家發改委下發《關于印發2016年停車場建設工作要點的通知》,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杭州、深圳6個城市要率先于2016年上半年出臺。鼓勵應用集約化立體停車庫并同步配建充電樁。
11月1日,國土資源部網站發布《進一步完善城市停車場規劃建設及用地政策的通知》,提出要強化城市停車設施專項規劃調控,要求城市編制停車設施專項規劃。
除此之外,在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此前報道中曾提到,我國智能停車場建設也開始起步。
“我國城市建設用地資源稀缺,智能化立體停車泊位建設在十年內將成剛性需求態勢”,國際綠色經濟協會副會長關銳捷對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表示,智能停車場更加節約土地、節能,初步測算,建設300多個停車位的話,智能停車場只需占地1畝,平面停車至少需要12畝地,而且,建一個智能停車場一年節能減排折合的經費是60萬元。
據了解,智能停車位的造價會高于普通平面停車位,每個車位造價大概是2萬到5萬元,但是,一些地方政府為鼓勵智能停車位建設,通過財政補貼的方式對其進行補貼,補貼幅度一般是一個車位補貼1萬~2萬元。
“地方財政補貼智能停車車位建設,說明一些地方政府已經認識到智能停車的發展前景,但是真正推廣還需要一定的過程。”關銳捷稱,很多地方政府認識仍不強,智能停車位技術推廣還沒有達成統一,還有就是建設資金的來源問題等。
每經編輯 林靜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