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12-28 13:54:19
微信如今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作為微信的創始人,被譽為“微信之父”的張小龍卻行事低調、甚少露面,這與微信的成功形成了巨大反差,也正因如此,張小龍的每一次演講總是被輿論給予極大的關注。
每經編輯 孟慶建
每經記者 孟慶建 每經編輯 吳悅
微信如今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作為微信的創始人,被譽為“微信之父”的張小龍卻行事低調、甚少露面,這與微信的成功形成了巨大反差,也正因如此,張小龍的每一次演講總是被輿論給予極大的關注。
在騰訊今天(12月28日)召開的2017微信公開課上,張小龍的演講再次成為焦點,而他也沒有讓觀眾失望,用他的產品理念再次詮釋了一個工具本身應具備的內涵,此外,他還拋出了一個重磅消息,那就是2017年的春節可能不會再有微信“搖一搖”紅包活動。
此次的2017的微信公開課PRO版在廣州亞運城綜合體育館舉行,本次公開課的主題是“下一站”。
小程序明年1月9日正式推出
開場,張小龍穿著一身休閑服裝登臺演講,語速平緩。這是他第二次站在微信公開課的臺上。“應用號(即微信小程序)做了一年,是時候給大家匯報一下。”他表示,計劃在明年1月9日正式推出小程序。
在談到微信小程序時,張小龍表示,很少是提前把某一個產品功能提前公布出去,而是把它做好再進行發布,但小程序則是個特例。
那么什么是小程序呢?在內測期間,張小龍曾寫過這樣一段介紹:
小程序是一種不需要下載安裝即可使用的應用,它實現了應用「觸手可及」的夢想,用戶掃一掃或者搜一下即可打開應用。也體現了「用完即走」的理念,用戶不用關心是否安裝太多應用的問題。應用將無處不在,隨時可用,但又無需安裝。
那么,相比于手機應用,小程序又有什么特性呢?
無需安裝;
觸手可及;
用完即走;
無須卸載。
張小龍在公開課上透露,小程序的入口并不在微信,更多希望小程序的啟動來自于掃二維碼。小程序堅持去中心化的思路,不會有類似應用商店的分類、排行和推薦等功能,也不能推送消息,不會有訂閱關系和粉絲機制。
“2012年5月23日,我在朋友圈發過一條消息,當時這條消息是這樣說的:PC互聯網的入口在搜索框,移動互聯網的入口在二維碼。”他提出,移動互聯網時代,掃二維碼的動作取代了PC時代的網址輸入。而小程序和PC時代的網站類似,可以提供服務但不會推送消息造成騷擾,只有在用戶有需求時才會被用到。
什么是“好產品”
同時,張小龍再次闡釋了自己對“好產品”的理解。“年初公開課的時候,我說一個好的工具是讓用戶用完即走。”他說。但是這個理念也引發了很多人的質疑,認為這個觀點“站著說話不腰疼”,因為微信有了強大的用戶,你才能提出“用完即走”。
張小龍表示,任何一個工具都是為了幫助提高工作效率,用最高效率的辦法幫助用戶完成任務。微信也是一樣,最高效的辦法就是用最短的時間來幫助用戶完成任務,用戶就不會停留在應用里面,這才是用完即走的真正含義。
演講中他多次強調,微信只是一個工具,“我對微信的定位就是工具,我們所想的就是做好這個工具。工具是非常宏大的一個目標,能夠做一個好的工具難度是非常大的,我們應該想如何做好一個工具。”
春節可能不再推出微信“搖一搖”紅包
在談到紅包活動時,張小龍表示,微信只是一個工具,既然作為工具,就不應該有太多節日性的運營活動,因為工具本身是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不應該因為節日而做一些變動。這意味著,今年微信或不再推出“搖一搖”搶紅包活動。
“前兩年我們做了紅包活動,這是對應微信支付剛起步的時候,通過春節紅包帶動更多的人進入到微信支付的使用中。今年我們在討論的時候,其實我們今年不一定要做類似的活動,微信紅包的歷史使命已經完成,今年可能不再有春節紅包活動。讓用戶也更加輕松,花更多的時間與家人相處。”
據微信官方今天發布的《2016微信數據報告》顯示,紅包日發送次數在除夕期間達到峰值,為23.5億次。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