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12-29 01:14:05
通過數據可以清晰看到,在不同歷史時期,中國的一些城市或主動或被動地開放,進而形成自己的城市風格,并在世界經濟格局中占得一席之地,比如晚清時期的廣州、民國時期的上海、新中國改革開放之后的深圳和西部大開發之后的成都。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楊棄非 余蕊均 每經編輯 曾健輝
每經記者 楊棄非 余蕊均 每經編輯 曾健輝
2017年即將開啟,我們在總結2016年時發現,在日趨激烈的中國城市競爭中,大家不約而同地將目光瞄準“開放”,以期深度參與國際分工、進一步擴大國際影響。如何評判這種國際影響力?顯然,一座城市的發展,不是GDP、人口等幾個指標就能囊括的,這是一個復雜而深刻的問題。
如今,記者通過谷歌圖書語料庫,獲得一組中國城市在外文書籍中的討論度,從另一個角度來觀察“開放”的成效,看一看國際社會對中國城市的關注程度。通過數據可以清晰看到,在不同歷史時期,中國的一些城市或主動或被動地開放,進而形成自己的城市風格,并在世界經濟格局中占得一席之地,比如晚清時期的廣州、民國時期的上海、新中國改革開放之后的深圳和西部大開發之后的成都。
通過這組分析,我們可以窺見近200多年來中國城市開放格局的演變,對于判斷和把握未來各城市的發展趨勢或有裨益。
廣州:晚清時期的“巨星”
自漢代以來,中國沿海地區的海上貿易日盛,廣州、廈門和寧波等港口城市也成為外國了解與討論中國時難以避開的話題。
作為近代中國歷史最早的見證者之一,廣州無疑是這些港口城市中的典型。廣州的詞頻曲線有一個較高的起點,并且相對于其他城市的曲線占有絕對優勢。事實上,這種高起點屬于近代中國城市開放進程中的特例,背后正是因為廣州幸免于當時清政府的閉關鎖國政策。
1757年,外國商隊在中國海域不斷北上,迫近紫禁城,乾隆下詔關閉浙、閩、江三地海關,指定廣州為唯一的通商口岸。在這一時期,外文書籍對廣州的討論也主要集中在商貿話題上,如對從廣州進口到本國販賣的茶葉、生絲和糖等商品的宣傳。1840年前后,詞頻曲線達到峰值。此時正值鴉片戰爭時期。
上海:民國時期的“獨秀”
1840年左右,一批中國城市被迫開放,上海正是其中之一。上海的詞頻曲線圖也由此開始。1927年,上海被定為特別市,并制定了著名的“大上海計劃”。到1940年前后,上海迎來“資本主義的黃金時期”,也是在這段時間內,上海詞頻曲線表現非常突出,并首次超過廣州。
深圳:改革開放的“標桿”
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新中國的對外開放開啟了新的篇章,“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發區—內地”的全面對外開放格局逐漸形成,從東部沿海向全國范圍的城市開放進程逐步鋪開。
1980年,新中國首個經濟特區——深圳經濟特區獲批,這一突破性的舉動引發了大量外文書籍的討論。而經濟特區在短時間內所取得的突破性進展和巨大成就更使這一討論度保持了穩定上升的態勢。
到1990年左右,深圳的詞頻曲線迎來第二次明顯上升,這與著名的小平南巡講話密不可分。
成都:內陸新興的“高地”
得益于傳承千年的商貿“基因”,改革開放后的成都加大了對外貿易往來,經濟的開放讓成都受到更多國際視野的關注。從曲線圖可以看出,從1978年左右開始,外文書籍對于成都的討論呈穩定增長之勢。
如果將蘇州、廈門與武漢這些早期開放城市的曲線與成都進行對比,可以發現,成都的曲線先后與他們發生了交匯并實現超越。
回顧歷史,自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后,西部城市愈發成為國際關注的焦點。作為西部地區的主要城市之一,成都近年來不斷強化互聯互通,對外通道建設有了實質性飛躍,對外開放程度不斷加深。
隨著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不斷推進,成都站到了向西開放的最前沿。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9月,成都吹響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號角,其中一項重要任務便是加快建設西部對外交往中心。截至目前,已有16個國家在成都設立領事機構,落戶的世界500強企業達278家,其國際(地區)航線數量逼近100條。無疑,通達全球的航線網絡將助力成都國際交往度和合作緊密度的提升。從曲線也可以看出,隨著成都的發展,其國際關注度愈發提升,國際影響力更是蒸蒸日上。
記者在對比深圳與天津的詞頻曲線時發現,它們在2006年左右發生了交叉。從這些對比中不難看出,無論是深圳還是成都,這些“后起之秀”在國家政策的哺育下,找準發力點,其受國際關注的程度已經出現了趕超早期開放城市的趨勢。
通過這組直觀的曲線對比可以看出,200多年來,從閉關鎖國到改革開放,從沿海到內陸,中國城市開放格局的演變清晰可見。按照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開放進程,一批原本不為國際所熟知的中國城市先后崛起,成為現代化都市和經濟發達城市,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新的支撐。
值得注意的是,一個城市如果能在中外經濟交流中占據樞紐地位,其也可以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獲得廣泛關注,提升國際影響力。對于更多期待崛起的城市來說,“開放”也將成為未來的發展方向和目標之一。(部分內容引自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財經傳媒專業學生侯忻妤、楊洋、葉霄麒、蔡澤彬發布在微信公眾號“數據火鍋”中的文章《讀數|四城記:北上廣深四城國際關注史大PK》)
谷歌圖書語料庫是一種基于7種語言、500多萬冊圖書的圖書語料庫,它可以通過可視化的形式呈現出從1800年開始的200多年間,世界圖書中特定的詞匯詞頻的變化。利用這一語料庫可以了解中國城市在世界圖書中提及的情況。
廣州詞頻曲線
上海詞頻曲線
深圳詞頻曲線
成都詞頻曲線
從1978年開始,成都、蘇州、廈門、武漢詞頻曲線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