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1-03 09:43:09
在2016年的尾聲,港股開始變得不那么平靜,僅最后4個交易日,港股通的凈買入金額達到了167.33億港元,更為奇怪的是,建行H股在上述4天時間里被凈買入115.08億港元,占港股通整個凈買入額的68.77%,對于建行H股節前如此突出的表現,市場猜測也眾說紛紜。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袁東
每經記者 袁東 每經編輯 杜恒峰 李凈翰
2016年10月以后,港股大市就開始不斷陰跌,同時通過滬港通下港股通(以下簡稱“港股通”)南下買港股的資金也一直不溫不火,資金量并不大。但就在2016年的尾聲,港股開始變得不那么平靜。
2016年最后4個交易日(12月23日、28日、29日及30日),港股通的使用額度驟然增加,在這4天時間里,港股通的凈買入金額達到了167.33億港元,更為奇怪的是,建行H股(00939,HK)在上述4天時間里被凈買入115.08億港元,占港股通整個凈買入額的68.77%。
如此多的內地資金集中買入一只港股(H股),這在滬港通歷史上從沒有出現過。
市場猜測眾說紛紜
對于建行H股節前如此突出的表現,市場猜測也眾說紛紜。
有股民在股吧表示:“我們不能確定最近進入香港市場尤其金融股的資金是否是內地養老金,但我們必須為這些高舉價值投資大旗的大機構資金叫好!點贊!”還有股民表示:“內地資金掃貨建行H股:打爆國際空頭!養老金南下吃貨,在此一舉!”
此外,市場中也存在著這樣的聲音——2017年可能有一次降準的可能性。12月28日,銀監會國有重點金融機構監事會主席于學軍在2016中國網財富管理論壇上,建議擇機調低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如果降準,對銀行業來說,算是一種利好。
對于銀行股未來走勢,研究機構也給予了正面評價。平安證券就給出了強于大市的評級,并指出,“我們對銀行板塊2017年表現保持樂觀,短期債券市場波動對銀行業績實質影響有限,而在2017年銀行息差企穩、不良壓力相對緩釋的背景下,基本面迎來反彈。疊加債轉股子公司落地加快,有利于銀行隱性不良出清,改善對資產質量的悲觀預期。目前板塊估值低、股息率對于投資者有明顯吸引力。”事實上,港股金融行業的估值就很低,恒生金融業平均市盈率只有7.8倍,市凈率為0.89倍。
業內人士:粉飾櫥窗
雖然市場中已經有了種種猜測和判斷,但不能說明為什么資金集中買建行H股,因為可選擇的金融股H股并不只有一家。
伴隨港股通內資的大舉南下,建行H股的成交額開始大舉攀升。在上述4天時間里,建行H股的成交金額均超過了港股股王騰訊控股(00700,HK)。以最為極端的12月30日來看,建行H股成交額達75.13億港元,而整個港股主板的成交額也只有538億港元。就連建設銀行A股在30日的成交金額也才5.08億元人民幣。
對于建行H股的異動,香港第一上海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葉尚志先生對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表示,“滬港通開通已經有兩年多,建行H股一直是內資南下吸納的主要標的,在累計持股比重越來越多的情況下,增加了資金進行年底的粉飾櫥窗活動,估計是近日建行H股量價齊升的原因。”
所謂粉飾廚窗,一般指基金經理于年度或季度結束前(因此稱為“櫥窗粉飾日”)所使用的策略,目的是給客戶或股東展示外表上良好的投資組合/基金表現,這一策略包括基金經理于基金業績公布前拋售表現欠佳的股票,轉而購入表現觸目的股票,以制造業績理想的假象。
伴隨著港股通內資在最近4個交易日的大舉南下,建行H股的股價也在這四天里累計上漲了9.54%,從每股5.45港元上升至了每股5.97港元。
港股著名美女分析人士王雅媛也指出,以金額計算,建行H股是南下資金買得最多的股票,總價值為409億港元(截至12月23日)。相信這樣量大的資金都是由理財產品集合回來,而2016年應該是南下資金投港股產品大量發行的第一年,首年成績好壞對再募集資金尤其關鍵。另外,粉飾重倉股除了表現好看之外,還有助提高基金經理的年終花紅。
14家QDII基金持有建行H股
隨著內地和香港資本市場互聯互通機制的推出,內地資金在港股市場的資金比重逐步提升。根據最新的數據,中國香港本地之外的資金,英國資金占比排名第一,中國內地資金與美國資金占比相當,而且隨著互聯互通機制的逐步開展,中國內地資金在港股市場的比重也正在提升。
有趣的是,在最近幾日建行H股的交易中,港股通內資是買入的第一大資金,各大國際投行(券商)席位成為賣出大戶。
需要注意的是,建行H股市是可以進行沽空的。來自環球快車交易寶的數據顯示,在12月30日,建行沽空額達到了16.5億港元,名列港股沽空金額第一名,占大市沽空額的24.54%。這意味著市場對建行H股的走勢出現了很大的分歧。
此外,記者注意到除了港股通資金大量購入建行H股外,其他內資還從QDII渠道持倉建行H股。截至2016年6月30日,有14家QDII基金持有建行H股3.49億股。
▲上圖為建行H股QDII持倉情況,數據來自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最近不方便談這股。”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在采訪一香港資深投行人士關于建行H股時,得到了這樣的回答。如此蹊蹺的回復,到底建行H股怎么了?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