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1-03 21:09:24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投資者保護基金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12月,證券保證金凈流入達881億元,這已是證券保證金連續第3個月呈現凈流入狀態。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朱萬平
每經記者 朱萬平 每經編輯 宋思艱
今日(1月3日)是A股2017年第一個交易日,多個股指皆迎來開門紅。截至收盤,上證綜指報收于3135.92點,漲1.04%;深成指收報10262.85點,漲0.84%。
為何A股開門即漲?《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投資者保護基金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12月,證券保證金凈流入達881億元,這已是證券保證金連續第3個月呈現凈流入狀態,2016年10-12月,證券保證金連續3個月凈流入,累計達2041億元。
證券保證金連續3個月凈流入
今日,在A股迎來開門紅的同時,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證券保證金在2016年10月結束連續多月的凈流出狀態后,已連續三個月凈流入。其中,2016年10月-12月,分別凈流入897億元、263億元和881億元。
不過,證券市場交易結算資金余額則仍未改變持續減少的趨勢,自2016年11月11日以來,已經連續8周呈現減少的狀態。分別為14950億元、14649億元、14636億元、14337億元、14098億元、13650億元、13372億元和12678億元,8周累計減少2272億元。
所謂證券交易結算資金,是指“證券市場交易結算資金監控系統”獲取的有經紀業務的證券公司全部經紀業務客戶從事證券交易等的人民幣交易結算資金。簡單而言,證券交易結算資金余額體現的是證券市場中,除去券商自營、QFII以及采用托管人結算模式的券商資管和公募基金外的一般客戶現金存量情況。
分析人士認為,據此,在證券保證金連續3個月凈流入的情況下,證券交易結算資金余額減少表明投資者將現金轉投為股票資產。
分析師:流動性仍待進一步改善
資金面上,2017年首個交易日,央行在公開市場將逆回購投放量縮減。根據央行公告,1月3日,央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400億元逆回購,7天和14天品種分別為200億元,中標利率分別持平于2.25%和2.40%。由于昨日到期資金因假期順延至今日,故今日逆回購到期量為1950億元,央行今日在公開市場實現凈回籠1550億元。
而2017年首個交易日國債期貨多空交戰激烈,主力合約多次翻綠后,最終收紅。截至收盤,十年國債期貨合約報97.390元,微漲0.06%;五年國債期貨合約報99.390元,微漲0.04%。而上交所隔夜國債回購利率(GC001)上漲575.96%,報3.515%,7天、14天期限國債回購利率分別上漲118.97%和40.28%,報3.28%和3.50%。
對此,開源證券高級策略分析師楊海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來看,流動性沒有明顯改善跡象。”
“脫虛向實”成關注焦點
在被問及2017年投資策略時,楊海表示,“2017年A股市場不會太悲觀。大盤將完成筑底過程,重新走出困境,更有望重啟新一輪結構化行情,波動區間在2800點-3600點之間。”
楊海認為,未來A股市場那些習慣于炒概念、追熱點的投資者會越來越遭到市場的打擊,股票市場會出現兩極分化:一類股票會迎來牛市;另一類股票也許會迎來長期熊市。一些行業雖然“平淡”,但行業里的優質公司不會“平淡”,會讓投資者賺到大錢。
楊海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進一步表示,由于政策上確定了金融業“脫虛向實”的大方向,所以今后選股可主要考慮與實體經濟有關的行業板塊??芍攸c關注裝備制造業,尤其是高端裝備,如船舶、軍工、重工、機器人、工程機械等。操作上不宜追高,短線逢低關注底部補漲股交易性機會,回避近期連續漲幅過高股。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春節前市場資金面偏緊,但考慮到去年底市場調整已比較充分,一些優質藍籌股已跌出價值,因此在春節前或有“春耕行情”,可適當布局優質藍籌股。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