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浙江銀監局:已處置“僵尸企業”546家 化解銀行不良資產296億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1-05 18:50:41

2017年1月5日,浙江銀監局局長熊濤在“銀行業例行新聞發布會”上透露,截至2016年11月末,轄內已經組建各類債委會700家,用信余額2335億元。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10月末,浙江全省合計處置“僵尸企業”546家,化解銀行不良資產296億元。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朱丹丹     

每經記者  朱丹丹 每經編輯 姚茂敦

2017年1月5日,浙江銀監局局長熊濤在“銀行業例行新聞發布會”上透露,截至2016年11月末,轄內已經組建各類債委會700家,用信余額2335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浙江銀監局確立1+1債委會雙軌運行模式是,選擇以債委會為支點,提出“促幫扶+維債權”和“困難企業幫扶+僵尸企業出清”相結合的“1+1”工作思路,即原則上選擇“三家以上債權銀行、且貸款余額合計3000萬元以上”的困難企業和“僵尸企業”組建債委會,由債委會牽頭與政府、司法部門開展對接,對需要幫扶的,督促企業自救;對退出的,做好與破產程序中債權人會議和破產管理人的有效銜接。

“各債委會均建立了主席銀行、工作小組等運行機制,并不斷完善議事維權、信息交流等工作規則。”熊濤表示。

針對“僵尸企業”方面,熊濤進一步分析指出,該局指導轄內銀行機構通過逐戶深入排查、主動對接地方政府等方式列出“僵尸企業”名單;在動態監測中,對符合條件的“僵尸企業”成立債權人委員會,債權銀行共同決策、一致行動、科學分類,靈活統籌運用司法重整法、破產清算法、資產收購法和企業兼并法等系列方法,一戶一策制定融資化解方案。

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10月末,浙江全省合計處置“僵尸企業”546家,化解銀行不良資產296億元。

“通過發揮債委會的作用,最大限度維護了債權人合法權益,同時對企業也實現了穩定預期、穩定信貸、穩定支持的效果,盡量減少對區域經濟產生負面沖擊,防控好金融風險。”熊濤坦言。

一直以來,浙江民營企業之間互保、聯保盛行。

對此,熊濤表示,該局大力推動開展“化圈解鏈”,從降低或有負債角度推動企業降杠桿。一方面,加強監測和風險預警,比如創建“兩多一過”(多頭授信、多頭擔保和過度授信)監測體系;研發企業擔保圈識別工具(GRIT)等;另一方面,做好擔保圈的拆解。按照“一事一議、一戶一策、一圈一法”的思路,針對擔保圈關鍵節點的企業分類施策,拆開或者切斷擔保鏈條。

值得注意的是,浙江的企業過度融資、過度投資相對突出,經濟下行也容易出現資金鏈問題。

“早在2013年,浙江銀監局就開始試點聯合授信管理機制,后逐步擴大試點范圍,將聯合授信作為‘降杠桿’的重要手段予以推進,并上線了‘聯合授信管理系統’,銀行間授信、擔保等信息可線上實時查詢,可實現自動監測預警。銀行定期測算、核定對企業的授信總額及企業的對外擔保總額,在總額內對企業進行授信。”熊濤指出。

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11月底,該省聯合授信的試點企業已達3.3萬家,約占全部授信企業的1/6,比2015年同期約增加1萬家,增幅達45.72%。

此外,熊濤還透露,“我們在全國率先建立銀行業聯合懲戒逃廢債工作機制,構建信息平臺,簽訂同業公約,對十二類逃廢債行為實施懲戒。”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浙江銀監局:處置“僵尸企業”546家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