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1-09 00:06:25
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從六個方面為強化冬季污染治理開出了“藥方”,包括:加大燃煤鍋爐取締力度,加快推進城中村、城鄉結合部和農村地區的散煤治理;加大工業企業冬季錯峰生產力度;提高行業排放標準;強化“小散亂污”企業整治;機動車排放治理等。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李彪
每經記者 李彪 每經編輯 王可然
1月6日,北京市的上空依舊灰霾籠罩,當晚,環保部部長陳吉寧主持召開媒體見面會,向記者介紹大氣污染防治相關問題。
陳吉寧說:“全國層面上,我們統計了74個重點城市PM2.5濃度,與2013年相比改善幅度也是在30%左右。我們把這個速度和發達國家做個對比,我們改善的速度比發達國家在同一發展階段還要快一些。”
冬季大氣污染問題反映的是強化措施不夠和氣象條件變差,陳吉寧強調:“這幾年連續下來,冬季的污染氣象條件變得越來越差,超過了我們卸負的減排速度。這就是我們的問題所在。”同時,他從加大燃煤鍋爐取締力度等六個方面為強化冬季污染治理開出了“藥方”。
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冬季一旦出現不利的氣候條件,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就容易出現霧霾,根本原因是污染物減排不夠,區域聯防聯控沒有真正做好,還存在各自為戰的問題。
74城PM2.5濃度三年改善30%
1月7日20時,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指揮部解除空氣重污染橙色預警,意味著2016年12月29日以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持續重污染天氣結束。
實際上,從2016年10月份以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就頻繁遭遇霧霾天氣,僅2016年12月份,京津冀部分地區就遭遇了5次重污染天氣過程,為了減少區域污染物排放,河北省部分地區甚至連續啟動了二十多天的紅色預警。
對于冬季大氣污染的問題,陳吉寧說:“當前大氣污染治理一個核心問題是冬季問題,冬季問題怎么辦?這幾年下來,冬季問題沒有很好地解決。”
陳吉寧認為,反映了兩個問題:一個是冬季強化措施還不夠,需要進一步強化;第二個是冬季的氣象條件變化比想象的要更困難、更復雜、更不利。
據了解,2016年7月,中國工程院對《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又稱《大氣十條》)中期評估顯示,京津冀地區的污染氣象條件,2014年比2013年差了17%,2015年比2014年好一點,但是比2013年差了12%。冬季的情況更差。據氣象部門分析,2014年曾經是全球最暖的一年,2015年打破了2014年的紀錄,2016年再次打破2015年的紀錄,而且紀錄被打破的幅度比較大。
“去年5月份我們曾經預測到冬天會比較困難,啟動了京津冀強化措施,出臺兩年專門針對京津冀地區的強化方案。這幾年連續下來,冬季的污染氣象條件變得越來越差,超過了我們卸負的減排速度。這就是我們的問題所在。”陳吉寧說。
馬軍認為,在大氣污染治理上,一些地區仍在做平衡,并沒有下大決心治理霧霾,使得整個區域的霧霾治理成效受到了影響。
“不能寄希望明年會從暖冬變成冷冬,氣象條件會有很大改善。環保部最近一個時期正在加班加點研究,我們要提出一些更有效的措施來更針對性地解決好這段時期的冬季污染問題。”陳吉寧說,要采取更多的措施來加快解決冬季問題。
但是,冬季大氣污染問題較為突出并非意味著大氣污染防治沒有成效,也并不意味著大氣治理方向出現問題。
陳吉寧在總結《大氣十條》實施三年來的治理成效時稱,74個重點城市PM2.5濃度,2016年與2013年相比改善幅度在30%左右,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個重點地區改善的幅度大約也在30%。整個改善的速度比發達國家在同一發展階段還要快一些。
正在評估京津冀20城應急預案
“京津冀地區比較困難的是解決冬季供暖問題。冬季供暖大概新增了多少污染物排放量呢?我們估算了一下,大概增加30%左右的污染物排放量。就是進到冬季,我們背負的污染物增加了30%。”陳吉寧說。
陳吉寧部長進一步解釋,供暖問題主要有三個方面:京津冀地區熱電聯產程度低,城市供熱基礎設施比較差,大概目前只有50%;小燃煤鍋爐環保設施跟不上,裝備水平低,運行管理水平也差,污染物排放濃度甚至是大電廠的十幾倍,環境影響很大;農村散煤問題,全國大概有2億噸散煤,京津冀占了20%。燒1噸散煤的大氣污染物排放量是電煤的10倍以上。
為此,陳吉寧從六個方面為強化冬季污染治理開出了“藥方”,包括:加大燃煤鍋爐取締力度,加快推進城中村、城鄉結合部和農村地區的散煤治理;加大工業企業冬季錯峰生產力度;提高行業排放標準;強化“小散亂污”企業整治;機動車排放治理等。
值得注意的是,與此前相比,2016年在應對冬季重污染天氣過程中環保督查的“利器”被頻繁使用,但是,每次督查過程中似乎總會發現一些問題,除了企業違規生產或超標排放外,一些地方的應急響應措施也存在一些問題。
在元旦期間的環保督查過程中,《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跟隨環保部督查組在河北省某地區就發現,雖然該地政府對一些企業采取了停產措施,但是,一些企業在停產狀態下處于悶爐過程中,污染物的排放量甚至遠超正常生產狀態下的排放。
對此,陳吉寧強調,地方在制定針對性預案的時候,科技支撐不足,這是下一步需要強化的。同時,環保部正逐個對京津冀“2+18”城市的應急預案進行評估,希望通過這輪評估能夠提高這些城市應對重污染天氣的能力,提高針對性和有效性。
馬軍建議,除了在重污染天氣加強應急措施外,也應該在長效中加強對排污企業的監管,提高違法成本,同時,真正落實好重點企業的排放數據實時公開,更多地發揮綠色供應鏈、綠色信貸等市場化的手段,倒逼企業正視排污問題,把市場真正讓給綠色企業。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