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魏則西事件后收縮免疫細胞投資 中源協和去年凈利預降近八成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1-18 00:29:24

經歷連續兩年業績狂增之后,中源協和去年業績遭遇“滑鐵盧”。《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中源協和同去年的大熱點“魏則西事件”有一定關聯。由于其曾計劃募資收購上海柯萊遜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全部股權,而該公司正是“魏則西事件”中的技術提供方,中源協和不得不終止該收購計劃。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鄢銀嬋 每經編輯 羅 偉    

每經記者 鄢銀嬋 每經編輯 羅 偉

經歷連續兩年業績狂增之后,中源協和去年業績遭遇“滑鐵盧”。

1月16日晚間,中源協和發布2016年年度業績預減公告,經該公司財務管理中心初步測算,預計2016年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4536萬元,較去年同期下滑78.23%。而在2014年、2015年,其凈利潤增幅則分別為391.50%、487.49%。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中源協和同去年的大熱點“魏則西事件”有一定關聯。由于其曾計劃募資收購上海柯萊遜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全部股權,而該公司正是“魏則西事件”中的技術提供方,中源協和不得不終止該收購計劃。

去年業績遇滑鐵盧

1月16日晚間,中源協和發布的一則公告令不少投資者頗為關注。

公告稱,經財務管理中心初步測算,預計2016年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4536萬元,每股收益約為0.12元,比2015年下降78.23%。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4年、2015年,中源協和的凈利潤分別為3546.49萬元、2.08億元,較上年同期分別增長了391.50%、487.49%。相比而言,公司去年業績顯得有些“慘烈”。

在提及業績預減的主要原因時,中源協和表示主要在于股權及證券投資收益減少了約1.71億元,其中,僅證券投資就減少了1.63億元;此外,其設立的美國子公司日常運營及研發費用預計在報告期內將新增約1273萬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6年上半年,中源協和分別實現營收和凈利潤為3.62億元、1599.52萬元,較去年同期增加9.26%、-94.46%。中源協和披露的數據顯示,其多個細分產品也出現了營收和毛利率下滑的情況。比如細胞培養、化妝品業務的營收為719.92萬元、70.49萬元,分別同比下滑了16.16%、34.76%;而細胞檢測制備及存儲、基因檢測雖然營收有所增長,但增速相比2014年、2015年也有所放緩;同時,包括細胞檢測及存儲、基因檢測、化妝品、檢測試劑的毛利率分別下滑了1.35個百分點、9.57個百分點、45.86個百分點、2.63百分點。

“中源協和是A股最早投資干細胞存儲的企業,目前我國干細胞產業主要集中在產業鏈上游即干細胞存儲業務,雖然行業市場規模預計在300多億元以上,但市場仍處于培育期。”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干細胞研究所所長王立斌表示,干細胞存儲業務有很多公司涉及,再加上門檻不高,價格戰頻現,對該公司利潤也有所蠶食。

“魏則西事件”影響未散

提及中源協和,總能讓人聯想到去年引爆整個網絡的“魏則西事件”。去年4月12日,年僅21歲的魏則西因患滑膜肉瘤去世,包括武警二院、莆田系醫院以及生物免疫療法技術提供方上海柯萊遜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因此成為輿論焦點。

中源協和則在2015年12月聯合其他機構設立了規模約10億元的并購基金,該基金則計劃以8.2億元提前收購了柯萊遜全部股權;隨后去年3月,中源協和公告稱擬非公開發行股份募資15億元,11億元用于收購柯萊遜100%股權。

不過該項收購在去年6月無奈終止。“柯萊遜這家公司在渠道和盈利能力上都比較強,如果沒有‘魏則西事件’,這項收購應該會如期進行,這對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會有很大的補充。”醫藥行業分析師方永圣表示。

據中源協和此前披露的定增方案,柯萊遜2015年實現約2.96億元的營業收入,凈利潤約為4001.9萬元。

公開資料顯示,中源協和“細胞+基因”雙核驅動、“6+1”全產業鏈戰略的核心之一即為“以先進臨床檢測及第二代以CAR-T、PD-1、GP96、Altor-803生物為主、治療為核心的抗腫瘤醫療業務。”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受魏則西事件影響,中源協和也在逐步收縮免疫細胞戰略布局。

自2015年12月至2016年5月期間,中源協和發布的4個對外投資公告中,有3個均屬于免疫細胞領域,涉及資金總計1.055億元;而自2016年6月至今,中源協和發布的6個對外投資公告中,則僅有2個屬于免疫細胞治療領域,涉及資金約2000余萬元。

“‘魏則西事件’后,衛計委明確了細胞免疫治療仍然屬于臨床研究階段,應按照相關程序操作,這對整個行業都有影響,公司收縮戰略也很正常。”王立斌表示。

1月17日,記者致電中源協和董秘辦,并按對方要求發送了采訪提綱,不過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