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晨報 2017-02-01 17:42:14
幫民警抓“怪人” 給乘客送失物 受了委屈不遷怒
新春走基層
——向平凡勞動者致敬
你見過我,卻從未叫過我名字
專車司機譚愛國上崗才一年多,卻干了不少助人為樂的好事兒。大到幫民警抓嫌疑人,小到把乘客的遺失物品送回家,他原本只想利用業余時間補貼家用,卻在不經意間幫他人解決了不少難題。譚愛國說自己雖年過50才投身服務業,但也要做個謙虛的“小學生”,哪怕乘客有火氣,自己也要心平氣和。春節期間,譚師傅除了陪伴家人,還在正常上路接單,“好多同行都回家了,可我實在閑不下來,開開車、嘮嘮嗑、走走不堵的北京城,一樣有年味兒”。
好身手
接單遇可疑人 沉著“送”上警車
襯衣白得發亮、西褲烙得筆直、黑棉衣簡約不失穩重,初見譚愛國師傅,常人很難一眼就看出他已經53歲,是當了姥爺的人。不過,熟悉的同行知道,譚師傅除了開得了一手好車,也演得了一出“好戲”。
事情發生在去年6月5日,當天早晨,譚師傅接到來自某洗浴中心的訂單。“那人出現的時候我心里就覺得有些不對勁兒”,譚師傅回憶,乘車的是名30歲出頭的男子,身著浴袍拖鞋,手里拎著倆紙袋子。男子上車后,洗浴中心保安喊著說“你別走,不能走”。但男子對譚師傅解釋,“大家都是朋友,(保安)和我開玩笑呢。”
“當時保安沒太強烈阻攔,我也就放松了警惕,按照他設置的終點開車。但一路上這人不老實坐著,又抽煙又自言自語,一會兒還躺下了。”譚師傅雖心里犯嘀咕,但還是正常開車沒言語。
不一會兒,譚師傅手機響了,“本來我們開車是不允許接電話的,但一個陌生號碼響了很久,我就趁等紅燈的間隙接了。對方核實了我的身份和車牌號以后告訴我,他們是派出所民警,那個‘奇怪’的乘客涉嫌在許多高檔場所惡意消費,叫我配合抓捕,但先別驚動他”。
隨后警方以酒店工作人員身份用譚師傅的電話和男乘客通了話,整個過程中男子很不正常,“他吞吞吐吐,說自己是明星,不會欠錢。一會兒說讓朋友轉賬過去,一會兒又說開法拉利然后回去結賬”。
這時,譚師傅心里已經有了數,當他再接到民警的電話時,假裝對方是自己的老熟人,看似閑聊,實際上已經將自己的位置告知了對方。
譚師傅一邊往目的地金寶街開,一邊尋找機會將男子交給警察。在路過北京音樂廳時,一路尋找的譚先生看到一輛警車,立刻緊打方向盤急剎車停在警車前面。“這時候那男的發現不對勁兒,拉開車門想跑。我搶先下車抱住他,和民警交代清楚情況后,把他塞進警車”。
時隔半年多,聊起當時的情景譚師傅還是興致勃勃,一邊向記者比劃怎么困住嫌疑人,一邊回憶當時如何動腦筋在不驚動對方的情況下把他交給警察。“您別說,雖然我那是第一次遇到這種驚險的事兒,但一點兒沒害怕。我一直相信邪不壓正,他自己做了壞事兒心虛,我一把就把他抱住了,他也沒敢怎么掙扎。”譚師傅說,公司后來知道了這事,還對他進行了表彰,給了1000元獎勵,“我都覺得不好意思了,50多歲人了,我還能沒這點兒覺悟?這都是舉手之勞。”
好服務
乘客落東西 開車親自送到手
譚師傅的“舉手之勞”可不僅這一件事兒,碰到最多的是馬虎乘客下車落東西。“雖然我總提醒他們帶好隨身物品,但還是有人把鑰匙、錢包、手機啥的落車上。”每遇此事,譚師傅總是自己搭著時間和油錢給人送回去。
“既然是叫了專車的乘客,要不然是自己沒有車,要不然因為限號或者其他原因自己的車沒法開。所以我送過去了也是舉手之勞,用不著斤斤計較”。令譚師傅印象最深的是一名男乘客將手機落在車上,譚師傅無法解鎖難主動聯系失主。所以他用了最“笨”的辦法,原地等著。
“他從工體附近下車,看樣子是去打網球,兩個多小時以后他運動完,發現手機不在了,用朋友的電話打了過來”。不過,那名乘客打電話時已經離開工體,他根本沒想到司機還在原地等。譚師傅沒嫌麻煩,愣是開車將手機送還到他手中。
不少乘客受恩于他的“舉手之勞”后,都掏錢想表示感謝,但譚師傅都拒絕了。年輕時候譚師傅干的是財務工作,開專車是他第一次涉足服務行業,雖然年紀不小,但他始終把自己當作這行的“小學生”,““乘客花錢叫車就是購買服務的,本來就得讓人家滿意,怎么還可能叫人有損失?”
好脾氣
偶爾遇差評 群里關門“小發泄”
去年一年,譚師傅共完成了4500多個訂單,通常情況下他每天在路上的時間超過10個小時。女兒心疼老爸,經常勸他勞逸結合。譚師傅說,“一開始我就想著干這個可以補貼家用,有空了就出來跑跑。不過慢慢發現,我還能發揮余熱,得到別人肯定和表揚,心里特別滿足。”
不過,就算是得到了大部分乘客的認可,譚師傅也沒能避免差評。他回憶,一周前的某個晚上,一名女乘客回家,目的地在胡同內。“路不好走,羊腸小道,而且路邊雜物不少。但我心想,路這么黑姑娘肯定是害怕,就慢慢往里開,但走到一個拐彎處實在是進不去了。離她家大概還有50多米,我說要不把車停這兒開著大燈,步行把她送到門口。”女乘客拒絕了提議,譚師傅又嘗試著前行。但沒想到車上女乘客等得不耐煩了,也沒打招呼,下車摔門而去。
“沒幾分鐘,我收到了她的差評”,譚師傅說到這里無奈地苦笑了一下,“可能年輕人白天工作壓力大心情不好吧”,他這么安慰自己。但這種事兒其實并不罕見,譚師傅說自己畢竟年齡大一些,即便受到委屈,自己壓一下火氣也就過去了,不會和蠻不講理的乘客起沖突。
“同行都是老老實實想服務到位的,起早貪黑、養家糊口不容易,也希望乘客根據現實情況多些理解和包容。”譚師傅說,在同行的微信群里,會有人抱怨自己遇到的“奇葩”乘客,但他經常呼吁同行,“只在群里抱怨一下、發泄一下完事兒,千萬不能把負面情緒帶給下一位乘客”。
為大家行方便 春節七天“不打烊”
好敬業
譚師傅是老北京人,目前他已經通過了網約車駕駛資格的申請,就等著過完年預約考試。盡管是年過50的“再就業”,但他很重視這份工作,決心春節期間“不打烊”,“本來就少了那么多同行,打車會更難。過年陪家人當然必不可少,但我也會抽空出來接單,給大家行個方便,這一行,別看是副業,也講愛崗敬業。開開車、嘮嘮嗑、走走不堵的北京城,一樣有年味兒。”
昨天,北京晨報記者又見到了譚師傅,與計劃中一樣,從除夕到初三,譚師傅始終沒歇班。除了大年初一陪著家人的時間多一些,其余都和往常一樣,把自己打扮得精精神神,把車里收拾得干干凈凈再上路接單。
“別看這幾天北京人少了,車少了,但人們對車的需求可不少”,大年初二這一天,譚師傅上午10點出門直到夜里12點才回家,接了將近30單,光機場就跑了四五次。而且,越是臨近飯點,譚師傅越是忙得一單接一單,“大家都忙著聚會吃飯,著急趕時間。但我這吃飯的時間就難固定了,只能抽空在外面來一口。”
臘月二十九那天,譚師傅夜里接單從機場送乘客去天津武清區,等到了家已經是年三十凌晨快2點,“沒能幫家人做做家務、準備一下年貨,心里多少有些愧疚。孩子怕我辛苦,也勸我這幾天多歇歇,不過我自己心里有數,累不著。大家有需求,我多服務,自己掙了錢,還方便了他人,心里高興。”
采訪結束后,譚師傅對著后視鏡整理了一下衣領,又回頭檢查了一圈車后座上專門為乘客準備的礦泉水、紙巾。他和記者說,“我干了這個都覺得自己年輕了,有精神頭,有干勁兒。”一切就緒后,他打開手機軟件上的接單模式,進入了工作狀態。
北京晨報現場新聞
記者 張靜姝 文并攝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