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2-09 00:41:17
近日,NBD汽車走訪市場時發現,被業界普遍認為是傳統燃油汽車向新能源汽車過度的最佳節能汽車——普通混合動力汽車正面臨銷量上的尷尬。
每經編輯 每經實習記者 趙成
每經實習記者 趙成 每經編輯 楊翼
“盡管君越混動版車型已上市半年,但我們店從來沒有賣過,也沒有展車。”北京一家上汽通用別克4S店的銷售人員對NBD汽車(微信號:NBD-AUTO)表示。
這并不是個案。近日,NBD汽車走訪市場時發現,被業界普遍認為是傳統燃油汽車向新能源汽車過度的最佳節能汽車——普通混合動力汽車(以下簡稱普混車型)正面臨銷量上的尷尬。
據統計,截至2016年,我國普混車型累計銷量為11.1萬輛,而按照中國汽車工程協會發布的路線圖,2020年普混車型銷量將占到整體銷量的8%。據預測,2020年我國乘用車銷量將達到3000萬輛,由此不難算出,2020年,普混車型銷量將達到240萬輛,而這一目標與現在還相差近22倍。
“對普混車型而言,現在還處在前期積累階段,大家對普混車型的認可度還不夠高,要達到2020年的占比目標,也并不是沒有可能。”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開發部主任徐長明向NBD汽車表示,“關鍵在于國產自主品牌能否把握住混動技術,一旦掌握技術,普混車型成本將降低,銷量自然會上一個臺階。”
普混車型銷售“冷熱不均”
乘聯會數據顯示,2016年底,市場在售的12款普混車型(進口品牌不計在內)銷量為8.1萬輛,同比增長515%,其中一汽豐田卡羅拉雙擎銷量為4.36萬輛,占整體銷量的一半以上;而上汽通用雪佛蘭旗下邁銳寶XL混動車型同期銷量僅11輛。
在北京一家雪佛蘭4S店,幾乎與別克君越混動版車型同時上市的雪佛蘭邁銳寶XL混動版車型的“遭遇”與前者如出一轍。該店銷售人員也表示,“沒展車,也沒賣過”。
對此,上汽通用一名相關負責人表示,“由于這兩款車訂單數量稀少,消費者近期在4S店仍將見不到展車。”同時,其透露,今年1月,君越汽油版車型和邁銳寶汽油版車型的銷量分別為1萬輛和9700輛,兩款車型的混動版一輛都沒賣出。
NBD汽車了解到,君越混動版和邁銳寶XL混動版車型在上市后的累計銷量分別為1195輛和11輛。這與日系車型的“熱銷”形成鮮明對比。
乘聯會數據顯示,2016年,在我國普混車型8.1萬輛的銷量中,日系混動車型(包括一汽豐田、廣汽豐田、廣汽本田、東風日產)銷量為7.85萬輛,占比達96.9%。其中,僅一汽豐田卡羅拉雙擎和廣汽豐田雷凌雙擎兩款車型以6.95萬輛的累計銷量占到整體銷量的85%以上。
市場仍處于積累階段
普混車型銷量為何低迷?缺少補貼和相關零部件技術仍未普及帶來的成本壓力成為阻礙其發展的關鍵原因。北京現代相關負責人表示,“對純電動汽車,政策導向十分明顯,而對普混而言,國家沒有補貼,也沒有政策層面的(明確)支持,只能靠企業一己之力來做。”
上汽通用內部人士則表示,“由于多出了發電機和電池組,普混車型與傳統燃油車相比,在成本方面并不占優,以君越混動車型為例,其起售價為27.58萬元,已相當于汽油版中高配置車型,同時,由于混動版車型保有量相對較低,因此未來降價空間并不大,加之沒有國家政策支持,消費者一般情況下不會選購這類車型。”
在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看來,普混車型的銷量增長不能完全依賴政策。
“豐田普混車型之所以賣得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其混動車型零部件國產化,導致成本相對較低,而這也是其他合資品牌普混車型所不能比的。”崔東樹向NBD汽車表示。
據豐田中國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除雷克薩斯外,豐田在華銷售的國產普混車型,成本較高的混合動力總成均是國內生產,并由國內零部件供應商供應部件,這對降低成本起到了重要作用。”
除成本等因素外,如何盡快研發并掌握一套具有我國知識產權的混合動力系統,是提升整個普混車型銷量的關鍵所在。乘聯會數據顯示,在去年普混動力汽車市場的12款車型中,自主品牌僅有長安逸動混動版一款車型,而其銷量也僅有6輛。“自主品牌面臨的問題是技術沒掌握,實際上混合動力技術成本并不高,只是有一定的技術專利壁壘需要攻克,同時混合動力技術也并沒有被日系獨攬。”崔東樹表示。
“科力遠在去年研發了一套CHS混合動力系統,并已搭載到吉利帝豪混動版車型上,長安、上汽等企業對混動車型都有一定投入和開發,這說明大家開始認識到混動車型的發展潛力和現實性,這是一個趨勢。”徐長明表示,“混動技術導入,將直接帶來自主品牌普混車型成本迅速降低,對提升銷量有益。”
崔東樹向NBD汽車表示,2017年普混的發展趨勢將會繼續平穩增長,還到不了爆發增長的階段。這是由于自主品牌車企還未掌握混動核心技術,零部件國產化也相對較弱。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