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殼的游戲——資本監管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2-21 00:47:10

劉士余:

IPO數量上去了,“殼”的價格不就下來了嗎?此前中概股回歸一度盛行,“應認識到,在美國上市不回來,一樣也是服務國家戰略。”

中國資本市場監管標準不比美國等其他市場低。

張 巍:

從中長期來講,要發展A股上市的注冊制,降低上市的門檻。殼為什么會產生被炒作的空間?是因為市場準入障礙造成的。要取消它的尋租空間,就需要取消市場準入的障礙。

評論員:

供需兩端齊頭并進,是消除炒殼之風的治本之策。監管需要給力,制度需要更給力。在這個意義上,萬家文化收購失敗,具有了標志性的意義,它也許預示著某種轉折和轉型。

評論員說

傅克友:瘋狂炒殼是對資本市場的嚴重危害

每經評論員 傅克友 每經編輯 姚治宇

趙薇控股的龍薇傳媒收購萬家文化再生變故:轉讓總價款由30.6億元調整為5.29億元,控股變參股。這既在意料之內,也在情理之中。

所謂意料之內,可以看作是監管層采取措施抑制過度融資、頻繁融資和殼資源炒作,殼資源價值不再、政策效應起作用的一個順理成章的結果;所謂情理之中,是在輿論關注之下,經過各種利弊權衡,當事人不得不做出一個更加理性的選擇。

關注萬家文化收購事件,不是因為“小燕子”趙薇的明星身份,而是因為它是中國A股市場瘋狂炒殼現象的一個標本。這樣一個并不成功的標本,正好處在了當下中國資本市場的關鍵點和轉折點,從而具有了標志性的意義。

沒有趙薇,也可能有張薇、李薇

萬家文化收購案中,當事人是不是趙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個“殼”。

履歷表明,萬家文化則是一家典型的“殼公司”,具有“賣殼為生”的傳統。《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調查,全面起底了這家“不是正常企業”的企業,發現它業績承壓,主業空心化、業務頻繁變更。

資本市場上的萬家文化何以存在?在于它的殼資源。趙薇為什么收購?也是因為它的殼資源。30.6億元的出價占股權29.135%,代表的是這個殼的價值,而且還只是殼價值的一部分。

待價而沽的萬家文化,是中國資本市場“殼公司”層出不窮的一個縮影。在IPO困難、排隊眾多,以及退市機制不健全的背景之下,只因為它們擁有上市公司地位,就可以在一級市場坐地起價。

有研究機構對去年30個控制權協議轉讓案例進行統計發現,協議轉讓的價格從折價50%到溢價200%不等,對應的上市公司市值中位數在62.46億元。供需失衡之下,百億殼價也屢見不鮮。

比如,2016年4月8日,深圳惠程實際控制人,轉讓持有的11.1%股權,停牌前價格為8.89元/股,轉讓每股價格卻高達19元/股,溢價114%。

以此對照,趙薇30億元收購一個殼,也并不離譜。對萬家文化來說,即便沒有趙薇,也可能有張薇、李薇對它進行收購。

2016年劉士余履新證監會主席之后,抑制炒殼政策信號明顯,但不能否認,“殼公司”加緊變現的現象,在2016年廣泛存在。2017年以來,包括海越股份、四川金頂、東北電氣、昌九生化、哈空調、英特集團和重慶燃氣等多家公司發布了控制權轉讓公告。

殼的游戲還在繼續。

殼價瘋狂,炒殼更瘋狂

一級市場上,杠桿買家砸下巨資高溢價買殼,更大的危害卻在二級市場。

這場炒殼游戲的參與各方,包括資本掮客、殼公司的原大股東、借殼公司大股東,以及二級市場的散戶投資者。其中,資本掮客在二級市場上拿到足夠籌碼,聯手上市公司策劃并購重組,炒高股價后獲利退出。殼公司原大股東,享受到極高的溢價;注入資產的股權受讓方,獲得了自由退出的渠道。至于散戶參與者,可能是最后的冤大頭。

龍薇傳媒控股萬家文化折戟沉沙,二級市場上的炒殼也就暫時告一段落。而資本市場上收購成功、炒殼成功的案例,則如過江之鯽。

比如,申通快遞作價169億元借殼艾迪西,艾迪西連續收獲13個漲停,漲了245%;七喜控股干了10年,市值還不到百億,分眾傳媒作價457億元借殼公司上市,市值很快增長至1600億……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2016年舉牌大潮中,私募、產業資本、財務公司等成為主力軍,專門收購一些業績一般甚至不好的殼公司,所為何來?利從殼中求也。

瘋狂炒殼的危害至少有三:一是扭曲了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好公司的價值得不到體現,而業績差的公司反而趨之若鶩,形成劣幣驅逐良幣的效應。二是加大了二級市場的波動和風險,資本玩家利用內幕消息炒作一些殼公司,虛虛實實之間,股價大起大落。三是損害了中小投資者的利益。在“烏雞變鳳凰”的故事中,盡管少數散戶也能憑運氣分一杯羹,但大多數的散戶只能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監管要給力,制度要更給力

在很大程度上,龍薇傳媒放棄高杠桿買殼,是監管趨嚴、各方博弈的一個結果,說明政策效應顯現。

我們關心的是,這樣的失敗,是一個孤例,還是會成為一種慣例?

需要追問,為什么會有殼資源的奇貨可居?很顯然,殼的價值就等于IPO批文的價值。當IPO排隊企業達800家,上市要等3年,再加上中概股回歸,這形成了殼資源僧多粥少、供不應求的局面。

證監會有很多監管舉措打擊炒殼行為,但更重要的是要進行制度建設。找到炒殼現象的根源,從供需兩端對癥下藥,才能真正消除炒殼的現象,杜絕炒殼的危害。

供給側的發行制度改革,是對炒殼現象的釜底抽薪之策。自從2016年3月,證監會加快了新股發行數量的步伐,下半年每月核發批文數量幾乎都是上半年2倍以上。按照劉士余的說法,IPO數量上去了,“殼”的價格不就下來了嗎?他還表示將用2~3年解決“堰塞湖”的問題。曾經的“囤殼王”中科招商在短短4個交易日中,宣布擬清倉8家上市公司的持股,顯示殼價值正在褪色。

2月17日,證監會宣布調整再融資規則,則進一步從需求側限制炒殼的利益空間。因為炒殼之風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正因為部分上市公司存在過度融資傾向,非公開發行定價機制選擇存在較大套利機會。

如果再融資不再那么輕松容易和隨便,就等于炒殼也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

供需兩端齊頭并進,是消除炒殼之風的治本之策。監管需要給力,制度需要更給力。在這個意義上,萬家文化收購失敗,具有了標志性的意義,它也許預示著某種轉折和轉型。

沒有了炒殼,也就沒有了在炒殼中明星IP證券化的趙薇,這對資本市場和電影市場都是幸事。

專家觀點

法經濟學研究者張巍:炒殼本質是“尋租”,長遠解決之道是注冊制改革

每經記者 丁舟洋 每經編輯 姚治宇

資本市場上,炒并購概念和炒殼的公司還有很多。監管層祭出嚴管利器,也許會令一波投機者的美夢落空,甚至偷雞不成蝕把米。

但在暴利的誘惑下,炒殼永遠都有追隨者。

如何從根本上解決炒殼的問題?發展較為完善的國外資本市場又有哪些可借鑒的經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就“炒殼”亂象與解決之道等問題,專訪了新加坡管理大學助理教授張巍,其主要研究領域為法經濟學和中外資本市場比較研究等。

并購本“無罪”

NBD:現在大家對外部資本并購上市公司存在一些爭議,您怎么看這個問題?

張巍:我首先要說明一點的是,并購本身是良性的。對于經營效率低、市值上有挖掘價值的上市公司,外部投資者可以通過合法并購的方式,取得上市公司的經營權。或者通過外部投資者的股權收購,對上市公司的內部管理層產生監督的作用。通過并購,上市公司也能尋求協同效應。

但并購也有不好的一面——即上市公司利用并購來炒概念。用炒概念的方式來改變市盈率。這種收購,歸根到底是一種造泡沫的行為。

NBD:造泡沫該怎么管?

張巍:關鍵是你怎么把炒概念的并購,和那些良性的并購區分開來?法律和監管層恐怕很難做到。如果是通過操縱股價和內幕交易等違法行為來哄抬股價,則需要監管層的嚴打和嚴懲。但對于沒有違法的泡沫,還需要靠市場競爭來調節。

NBD:有一些上市公司屢屢跨界并購、造概念、甚至營造高價賣殼的概念。經過許多年,其股價在二級市場上仍有生存空間。為什么?

張巍:營造高價賣殼概念的上市公司,其實就是炒殼。至于炒殼的公司為何還有生存空間,這就要回過頭來,判斷市場的結構。如果是一個以散戶為主體的市場,投資的行為就更會偏離理性,更容易造成股市的波動。另外,中國的資本市場機制仍有待完善。

炒殼扭曲市場

NBD:炒殼的危害是什么?

張巍:炒殼的危害當然很大。第一個危害在于浪費資源。第二,扭曲了資本市場。

炒殼造成的“后遺癥”是:一個原來很差的、本來該被淘汰掉的公司,非但沒有被淘汰掉,反而成為了被熱捧的對象,股價被推高了上去,這就扭曲了資本市場的功能。炒殼扭曲了資本的合理流向,是對社會成本的極大浪費。

NBD:如何從根本上解決炒殼的問題?

張巍:從中長期來講,要發展A股上市的注冊制,降低上市的門檻。殼為什么會產生被炒作的空間?是因為市場準入障礙造成的。我們現在市場的準入有障礙,使得一旦進入市場的上市公司取得了尋租的資本,其實炒殼本質上就是一種尋租。要取消它的尋租空間,就需要取消市場準入的障礙。這是中長期的解決之道。

近期的做法,現在監管層也已經在做了,證監會和兩個交易所,都在嚴格的限制買殼、借殼,使得殼的價值上不去。本質上這還是一種治標。

當然,在中長期目標沒有辦法短時間內實現的時候,更加嚴格的管理買殼賣殼,至少是能治標。

相關新聞

劉士余再談降溫“殼炒作”“殼”貶值是大概率?

每經記者 孫宇婷 每經編輯 姚治宇

2月10日,在一年一度的全國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上,證監會主席劉士余發表了言辭犀利的講話,其中特別提到了對“殼資源”炒作的限制。劉士余稱,IPO數量上去了,“殼”的價格不就下來了嗎?他還表示,此前中概股回歸一度盛行,“應認識到,在美國上市不回來,一樣也是服務國家戰略。”

從當前中概股回歸A股方式看,主要以“借殼”方式居多,證監會主席的最新表態被認為對中概股回歸采取不鼓勵態度,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對“殼資源”價格炒作起到了降溫效果。長城證券收購兼并部總經理尹中余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從證監會主席的講話看,“殼價格”貶值是大概率事件。

擠壓“殼資源”生存空間

從二級市場表現看,上市公司被“借殼”之后基本面發生了變化,公司價值被重估,復牌后短期內賺錢效應明顯,因此受到投資者的熱捧。

為了維持上市地位,上市公司“保殼”手法花樣百出——高溢價出售資產、債權債務重組或轉銷、突然變更會計政策和資產重估等成為新的四大“保殼”套路。

2016年9月9日,在證監會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鄧舸表示,《關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的決定》(以下簡稱《重組辦法》)正式實施。《重組辦法》通過“打補丁”的方式,逐一明確了鎖定期限、配套融資、停牌時間和剛性退市等,大部分修改措施被認為意在給“炒殼”降溫。

對于相關上市公司,特別是有“保殼”壓力的,監管部門下發問詢函,以一探其中奧秘,*ST南化、*ST江泉和*ST山水等上市公司均成為問詢的對象。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此前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垃圾股不退市,主要還是因為IPO通道不暢,導致很多企業寧愿去買垃圾股的‘殼’,而不愿排長隊,使得垃圾股遭到哄搶。”

在2月10日召開的2017年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上,劉士余稱,IPO數量上去了,“殼”的價格不就下來了嗎,還“炒殼”嗎?

隨著去年年底監管層加快新股發行后,原來傾向于借殼的優質公司再度回歸IPO排隊。尹中余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IPO繼續放量的話,“買殼”的一定會減少。

不鼓勵中概股大肆回歸

2015年以來的中概股回歸潮也一度引發了“殼資源”的炒作熱潮。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跟蹤發現,從2015年起,中國企業赴美上市步伐出現明顯放緩。與此同時,宣布私有化的中概股數量則呈上升之勢。2015年共有33家中概股先后收到了私有化要約,超過了此前4年的總和。大多數企業解釋背后動因時,都不約而同地提到:中概股在海外市場往往面臨著“估值歧視”等問題。

一位國內投行人士曾表示,由于海外估值體系和國內不同,加之機構投資者和散戶投資者偏好差異大,造成了A股同類公司估值較境外上市公司高出許多。

受時間成本低及門檻相對不高等因素影響,“借殼”上市成為最受中概股公司追捧的回歸方式。

劉士余稱,“去年初中概股回歸一度盛行,應認識到,在美國上市不回來,一樣也是服務國家戰略。”劉士余還表示,中國資本市場監管標準不比美國等其他市場低。

對此,尹中余分析稱,這意味著證監會方面對中概股的回歸不鼓勵態度,“這樣一來,‘買殼’的人也會減少,自然‘殼’價格就下來了。”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劉士余: IPO數量上去了,“殼”的價格不就下來了嗎?此前中概股回歸一度盛行,“應認識到,在美國上市不回來,一樣也是服務國家戰略。” 中國資本市場監管標準不比美國等其他市場低。 張巍: 從中長期來講,要發展A股上市的注冊制,降低上市的門檻。殼為什么會產生被炒作的空間?是因為市場準入障礙造成的。要取消它的尋租空間,就需要取消市場準入的障礙。 評論員: 供需兩端齊頭并進,是消除炒殼之風的治本之策。監管需要給力,制度需要更給力。在這個意義上,萬家文化收購失敗,具有了標志性的意義,它也許預示著某種轉折和轉型。 評論員說 傅克友:瘋狂炒殼是對資本市場的嚴重危害 每經評論員傅克友每經編輯姚治宇 趙薇控股的龍薇傳媒收購萬家文化再生變故:轉讓總價款由30.6億元調整為5.29億元,控股變參股。這既在意料之內,也在情理之中。 所謂意料之內,可以看作是監管層采取措施抑制過度融資、頻繁融資和殼資源炒作,殼資源價值不再、政策效應起作用的一個順理成章的結果;所謂情理之中,是在輿論關注之下,經過各種利弊權衡,當事人不得不做出一個更加理性的選擇。 關注萬家文化收購事件,不是因為“小燕子”趙薇的明星身份,而是因為它是中國A股市場瘋狂炒殼現象的一個標本。這樣一個并不成功的標本,正好處在了當下中國資本市場的關鍵點和轉折點,從而具有了標志性的意義。 沒有趙薇,也可能有張薇、李薇 萬家文化收購案中,當事人是不是趙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個“殼”。 履歷表明,萬家文化則是一家典型的“殼公司”,具有“賣殼為生”的傳統。《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調查,全面起底了這家“不是正常企業”的企業,發現它業績承壓,主業空心化、業務頻繁變更。 資本市場上的萬家文化何以存在?在于它的殼資源。趙薇為什么收購?也是因為它的殼資源。30.6億元的出價占股權29.135%,代表的是這個殼的價值,而且還只是殼價值的一部分。 待價而沽的萬家文化,是中國資本市場“殼公司”層出不窮的一個縮影。在IPO困難、排隊眾多,以及退市機制不健全的背景之下,只因為它們擁有上市公司地位,就可以在一級市場坐地起價。 有研究機構對去年30個控制權協議轉讓案例進行統計發現,協議轉讓的價格從折價50%到溢價200%不等,對應的上市公司市值中位數在62.46億元。供需失衡之下,百億殼價也屢見不鮮。 比如,2016年4月8日,深圳惠程實際控制人,轉讓持有的11.1%股權,停牌前價格為8.89元/股,轉讓每股價格卻高達19元/股,溢價114%。 以此對照,趙薇30億元收購一個殼,也并不離譜。對萬家文化來說,即便沒有趙薇,也可能有張薇、李薇對它進行收購。 2016年劉士余履新證監會主席之后,抑制炒殼政策信號明顯,但不能否認,“殼公司”加緊變現的現象,在2016年廣泛存在。2017年以來,包括海越股份、四川金頂、東北電氣、昌九生化、哈空調、英特集團和重慶燃氣等多家公司發布了控制權轉讓公告。 殼的游戲還在繼續。 殼價瘋狂,炒殼更瘋狂 一級市場上,杠桿買家砸下巨資高溢價買殼,更大的危害卻在二級市場。 這場炒殼游戲的參與各方,包括資本掮客、殼公司的原大股東、借殼公司大股東,以及二級市場的散戶投資者。其中,資本掮客在二級市場上拿到足夠籌碼,聯手上市公司策劃并購重組,炒高股價后獲利退出。殼公司原大股東,享受到極高的溢價;注入資產的股權受讓方,獲得了自由退出的渠道。至于散戶參與者,可能是最后的冤大頭。 龍薇傳媒控股萬家文化折戟沉沙,二級市場上的炒殼也就暫時告一段落。而資本市場上收購成功、炒殼成功的案例,則如過江之鯽。 比如,申通快遞作價169億元借殼艾迪西,艾迪西連續收獲13個漲停,漲了245%;七喜控股干了10年,市值還不到百億,分眾傳媒作價457億元借殼公司上市,市值很快增長至1600億……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2016年舉牌大潮中,私募、產業資本、財務公司等成為主力軍,專門收購一些業績一般甚至不好的殼公司,所為何來?利從殼中求也。 瘋狂炒殼的危害至少有三:一是扭曲了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好公司的價值得不到體現,而業績差的公司反而趨之若鶩,形成劣幣驅逐良幣的效應。二是加大了二級市場的波動和風險,資本玩家利用內幕消息炒作一些殼公司,虛虛實實之間,股價大起大落。三是損害了中小投資者的利益。在“烏雞變鳳凰”的故事中,盡管少數散戶也能憑運氣分一杯羹,但大多數的散戶只能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監管要給力,制度要更給力 在很大程度上,龍薇傳媒放棄高杠桿買殼,是監管趨嚴、各方博弈的一個結果,說明政策效應顯現。 我們關心的是,這樣的失敗,是一個孤例,還是會成為一種慣例? 需要追問,為什么會有殼資源的奇貨可居?很顯然,殼的價值就等于IPO批文的價值。當IPO排隊企業達800家,上市要等3年,再加上中概股回歸,這形成了殼資源僧多粥少、供不應求的局面。 證監會有很多監管舉措打擊炒殼行為,但更重要的是要進行制度建設。找到炒殼現象的根源,從供需兩端對癥下藥,才能真正消除炒殼的現象,杜絕炒殼的危害。 供給側的發行制度改革,是對炒殼現象的釜底抽薪之策。自從2016年3月,證監會加快了新股發行數量的步伐,下半年每月核發批文數量幾乎都是上半年2倍以上。按照劉士余的說法,IPO數量上去了,“殼”的價格不就下來了嗎?他還表示將用2~3年解決“堰塞湖”的問題。曾經的“囤殼王”中科招商在短短4個交易日中,宣布擬清倉8家上市公司的持股,顯示殼價值正在褪色。 2月17日,證監會宣布調整再融資規則,則進一步從需求側限制炒殼的利益空間。因為炒殼之風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正因為部分上市公司存在過度融資傾向,非公開發行定價機制選擇存在較大套利機會。 如果再融資不再那么輕松容易和隨便,就等于炒殼也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 供需兩端齊頭并進,是消除炒殼之風的治本之策。監管需要給力,制度需要更給力。在這個意義上,萬家文化收購失敗,具有了標志性的意義,它也許預示著某種轉折和轉型。 沒有了炒殼,也就沒有了在炒殼中明星IP證券化的趙薇,這對資本市場和電影市場都是幸事。 專家觀點 法經濟學研究者張巍:炒殼本質是“尋租”,長遠解決之道是注冊制改革 每經記者丁舟洋每經編輯姚治宇 資本市場上,炒并購概念和炒殼的公司還有很多。監管層祭出嚴管利器,也許會令一波投機者的美夢落空,甚至偷雞不成蝕把米。 但在暴利的誘惑下,炒殼永遠都有追隨者。 如何從根本上解決炒殼的問題?發展較為完善的國外資本市場又有哪些可借鑒的經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就“炒殼”亂象與解決之道等問題,專訪了新加坡管理大學助理教授張巍,其主要研究領域為法經濟學和中外資本市場比較研究等。 并購本“無罪” NBD:現在大家對外部資本并購上市公司存在一些爭議,您怎么看這個問題? 張巍:我首先要說明一點的是,并購本身是良性的。對于經營效率低、市值上有挖掘價值的上市公司,外部投資者可以通過合法并購的方式,取得上市公司的經營權。或者通過外部投資者的股權收購,對上市公司的內部管理層產生監督的作用。通過并購,上市公司也能尋求協同效應。 但并購也有不好的一面——即上市公司利用并購來炒概念。用炒概念的方式來改變市盈率。這種收購,歸根到底是一種造泡沫的行為。 NBD:造泡沫該怎么管? 張巍:關鍵是你怎么把炒概念的并購,和那些良性的并購區分開來?法律和監管層恐怕很難做到。如果是通過操縱股價和內幕交易等違法行為來哄抬股價,則需要監管層的嚴打和嚴懲。但對于沒有違法的泡沫,還需要靠市場競爭來調節。 NBD:有一些上市公司屢屢跨界并購、造概念、甚至營造高價賣殼的概念。經過許多年,其股價在二級市場上仍有生存空間。為什么? 張巍:營造高價賣殼概念的上市公司,其實就是炒殼。至于炒殼的公司為何還有生存空間,這就要回過頭來,判斷市場的結構。如果是一個以散戶為主體的市場,投資的行為就更會偏離理性,更容易造成股市的波動。另外,中國的資本市場機制仍有待完善。 炒殼扭曲市場 NBD:炒殼的危害是什么? 張巍:炒殼的危害當然很大。第一個危害在于浪費資源。第二,扭曲了資本市場。 炒殼造成的“后遺癥”是:一個原來很差的、本來該被淘汰掉的公司,非但沒有被淘汰掉,反而成為了被熱捧的對象,股價被推高了上去,這就扭曲了資本市場的功能。炒殼扭曲了資本的合理流向,是對社會成本的極大浪費。 NBD:如何從根本上解決炒殼的問題? 張巍:從中長期來講,要發展A股上市的注冊制,降低上市的門檻。殼為什么會產生被炒作的空間?是因為市場準入障礙造成的。我們現在市場的準入有障礙,使得一旦進入市場的上市公司取得了尋租的資本,其實炒殼本質上就是一種尋租。要取消它的尋租空間,就需要取消市場準入的障礙。這是中長期的解決之道。 近期的做法,現在監管層也已經在做了,證監會和兩個交易所,都在嚴格的限制買殼、借殼,使得殼的價值上不去。本質上這還是一種治標。 當然,在中長期目標沒有辦法短時間內實現的時候,更加嚴格的管理買殼賣殼,至少是能治標。 相關新聞 劉士余再談降溫“殼炒作”“殼”貶值是大概率? 每經記者孫宇婷每經編輯姚治宇 2月10日,在一年一度的全國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上,證監會主席劉士余發表了言辭犀利的講話,其中特別提到了對“殼資源”炒作的限制。劉士余稱,IPO數量上去了,“殼”的價格不就下來了嗎?他還表示,此前中概股回歸一度盛行,“應認識到,在美國上市不回來,一樣也是服務國家戰略。” 從當前中概股回歸A股方式看,主要以“借殼”方式居多,證監會主席的最新表態被認為對中概股回歸采取不鼓勵態度,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對“殼資源”價格炒作起到了降溫效果。長城證券收購兼并部總經理尹中余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從證監會主席的講話看,“殼價格”貶值是大概率事件。 擠壓“殼資源”生存空間 從二級市場表現看,上市公司被“借殼”之后基本面發生了變化,公司價值被重估,復牌后短期內賺錢效應明顯,因此受到投資者的熱捧。 為了維持上市地位,上市公司“保殼”手法花樣百出——高溢價出售資產、債權債務重組或轉銷、突然變更會計政策和資產重估等成為新的四大“保殼”套路。 2016年9月9日,在證監會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鄧舸表示,《關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的決定》(以下簡稱《重組辦法》)正式實施。《重組辦法》通過“打補丁”的方式,逐一明確了鎖定期限、配套融資、停牌時間和剛性退市等,大部分修改措施被認為意在給“炒殼”降溫。 對于相關上市公司,特別是有“保殼”壓力的,監管部門下發問詢函,以一探其中奧秘,*ST南化、*ST江泉和*ST山水等上市公司均成為問詢的對象。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此前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垃圾股不退市,主要還是因為IPO通道不暢,導致很多企業寧愿去買垃圾股的‘殼’,而不愿排長隊,使得垃圾股遭到哄搶。” 在2月10日召開的2017年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上,劉士余稱,IPO數量上去了,“殼”的價格不就下來了嗎,還“炒殼”嗎? 隨著去年年底監管層加快新股發行后,原來傾向于借殼的優質公司再度回歸IPO排隊。尹中余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IPO繼續放量的話,“買殼”的一定會減少。 不鼓勵中概股大肆回歸 2015年以來的中概股回歸潮也一度引發了“殼資源”的炒作熱潮。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跟蹤發現,從2015年起,中國企業赴美上市步伐出現明顯放緩。與此同時,宣布私有化的中概股數量則呈上升之勢。2015年共有33家中概股先后收到了私有化要約,超過了此前4年的總和。大多數企業解釋背后動因時,都不約而同地提到:中概股在海外市場往往面臨著“估值歧視”等問題。 一位國內投行人士曾表示,由于海外估值體系和國內不同,加之機構投資者和散戶投資者偏好差異大,造成了A股同類公司估值較境外上市公司高出許多。 受時間成本低及門檻相對不高等因素影響,“借殼”上市成為最受中概股公司追捧的回歸方式。 劉士余稱,“去年初中概股回歸一度盛行,應認識到,在美國上市不回來,一樣也是服務國家戰略。”劉士余還表示,中國資本市場監管標準不比美國等其他市場低。 對此,尹中余分析稱,這意味著證監會方面對中概股的回歸不鼓勵態度,“這樣一來,‘買殼’的人也會減少,自然‘殼’價格就下來了。”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