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反不正當競爭法首次修訂 來看哪些行為屬于互聯網不正當競爭

北京青年報 2017-02-23 08:45:41

與1993年實施的現行法相比,修訂草案進一步界定了不正當競爭行為,新增互聯網不正當競爭行為條款,明確“經營者不得利用技術手段在互聯網領域從事影響用戶選擇、干擾其他經營者正常經營的行為”。同時,在治理商業賄賂、保護商業秘密等方面也進行了補充完善。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6次會議22日上午在北京舉行,反不正當競爭法修訂草案首次提請審議。這是反不正當競爭法施行近24年來的首次大修。

與1993年實施的現行法相比,修訂草案進一步界定了不正當競爭行為,新增互聯網不正當競爭行為條款,明確“經營者不得利用技術手段在互聯網領域從事影響用戶選擇、干擾其他經營者正常經營的行為”。同時,在治理商業賄賂、保護商業秘密等方面也進行了補充完善。

焦點

如何遏制互聯網領域的不正當競爭?

草案根據互聯網領域反不正當競爭的客觀需要,增加互聯網不正當競爭行為條款,規定經營者不得利用技術手段在互聯網領域從事下列影響用戶選擇、干擾其他經營者正常經營的行為:

第一,未經同意,在其他經營者合法提供的網絡產品或者服務中插入鏈接,強制進行目標跳轉;

第二,誤導、欺騙、強迫用戶修改、關閉、卸載他人合法提供的網絡產品或者服務;

第三,干擾或者破壞他人合法提供的網絡產品或者服務的正常運行;

第四,惡意對其他經營者合法提供的網絡產品或者服務實施不兼容。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利用技術手段干擾用戶選擇,實際是侵犯用戶知情權,是誤導用戶。

朱巍表示,互聯網領域的不正當競爭類型很多,一方面包含傳統領域中的不正當競爭行為,一方面也有其特殊表現形式,比如利用軟件優勢,屏蔽別人廣告、捆綁銷售、互聯網劫持等都是典型的不正當競爭。

“有的電影還沒上映,結果水軍就刷說電影不好看,為什么呢,都是同檔期的電影”,在朱巍看來,“網絡刷單”侵害了用戶的知情權,也是典型的不正當競爭行為,侵害的是用戶知情權。

朱巍認為,互聯網產業和技術發展太快是導致不正當競爭問題頻現的原因,“眼球經濟”、“關注經濟”等直接導致了互聯網不正當競爭的多發和頻發。

朱巍補充說,反不正當競爭法還需要約束政府這個主體。他說,互聯網思維是開放的思維、產業是開放的產業,政府不能有地方保護色彩,不能有舊產業的保護思路,不能過分保護傳統產業、地方產業和國企。他表示,反不正當競爭法要做好政府和企業之間的關系,“這點不能回避”。

關注1

擅自使用他人企業簡稱屬不正當競爭

現行的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經營者不得采用下列不正當手段從事市場交易,其中包括“擅自使用他人的企業名稱或者姓名,引人誤認為是他人的商品”。

此次修訂草案對上述條款進行了改動,規定經營者不得“擅自使用他人的企業名稱及其簡稱、字號,擅自使用他人的姓名、筆名、藝名,擅自使用社會組織的名稱及其簡稱,引人誤認為是他人的商品”。

同時,草案明確,“擅自使用他人的域名主體部分、網站名稱、網頁以及頻道、節目、欄目的名稱及表示等,引人誤認為是他人的商品”、“將他人注冊商標、未注冊的馳名商標作為企業名稱中的字號使用,誤導公眾”也屬于不正當競爭。

關注2

不得賄賂“可能影響交易的第三方”

根據治理商業賄賂的需要,修訂草案增加規定,經營者不得賄賂可能影響交易的第三方,可能影響交易的第三方不得收受賄賂。同時明確了可能影響交易的第三方的范圍,“是指可能利用職權對交易產生影響的單位和個人”。

修訂草案對“員工商業賄賂行為”的認定作出特別規定,經營者的員工利用賄賂為經營者謀取交易機會或者競爭優勢的,應當認定為經營者的行為;但是,經營者有證據證明屬于員工個人行為的除外。

在法律責任方面,草案規定,經營者違反相關規定賄賂他人或者收受賄賂的,由監督檢查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處十萬元以上三百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

關注3

國家工作人員侵犯商業秘密會給予處分

修訂草案還加強了商業秘密保護。草案第九條第一款明確,經營者不得以盜竊、賄賂、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

修訂草案增加規定商業秘密權利人的員工、前員工侵犯商業秘密的情形。明確將“商業秘密權利人的員工、前員工實施本法第九條第一款規定的行為”、“第三人明知或者應知商業秘密來源于本法第九條第一款規定的非法途徑,仍獲取、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視為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

此外,還增加規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律師、注冊會計師等專業人員對其履職過程中知悉的商業秘密的保護義務。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反相關規定侵犯商業秘密的,由任免機關或者監察機關依法給予處分;律師、注冊會計師等專業人員違反相關規定侵犯商業秘密的,由監督檢查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處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由有關部門吊銷其執業證書。

關注4

不正當競爭者將被納入信用懲戒

張茅表示,不正當競爭違法行為首先損害了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需要民事賠償優先,調動其他經營者制止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積極性。同時,不正當競爭行為也損害競爭秩序,需要予以行政處罰,但需創新行政處罰查處的措施。

修訂草案規定,經營者同時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和繳納罰款,其財產不足以同時支付時,優先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北青報記者獲悉,鑒于信用在市場競爭中的特殊重要作用,修訂草案增加了對違法行為人的信用懲戒,規定經營者從事不正當競爭,受到行政處罰的,由監督檢查部門記入信用記錄,并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予以公示。此外,修訂草案補充規定行政強制措施,建立社會舉報機制,加大行政處罰力度,增加規定有關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切實發揮法律的懲戒與教育作用。本組文/本報記者 孟亞旭

責編 李語涵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反不正當競爭法首次修訂 互聯網不正當競爭行為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