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收購英超南安普頓仍在路上 萊茵體育又遇搶食者?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2-24 00:53:04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一進展在今年1月就已經提出,收購的詳細信息一直未進一步披露,而原定3個月的停牌也被延長至6個月。如今的萊茵體育還可能面臨新的競爭對手。

每經編輯 每經實習記者 蘇杰德 每經編輯 趙橋    

每經實習記者 蘇杰德 每經編輯 趙橋

歐洲足球俱樂部被中國資本追捧已久,最近一筆涉資數十億元的收購也再次引發外界關注。

2月23日下午,針對間接收購英國足球俱樂部南安普頓的情況,萊茵體育(000558,SZ)發布公告稱,相關標的公司已與球隊老板Katharina Liebherr簽署了《股權收購協議》,擬收購其所持有的圣瑪麗足球集團有限公司的部分股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一進展在今年1月就已經提出,收購的詳細信息一直未進一步披露,而原定3個月的停牌也被延長至6個月。如今的萊茵體育還可能面臨新的競爭對手。

2月23日,英國路透社報道稱,中信證券聯手材料業巨頭正威國際集團(以下簡稱為正威集團)正擬競標收購英國足球俱樂部南安普頓。就此,記者向萊茵體育、中信證券及正威集團核實,但均未收到明確回應。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分析稱,中企去海外收購俱樂部,從目前形勢看,這一類項目國內管理非常嚴格,涉及換匯等問題。要完成這一收購,三方的形勢似乎都不容樂觀。

●萊茵體育并購有新對手?

萊茵體育公告顯示,萊茵體育實控人高繼勝、萊茵達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持有的標的公司,已與英國球隊俱樂部南安普頓俱樂部老板Katharina Liebherr簽署了《股權收購協議》,擬收購其所持有的圣瑪麗足球集團有限公司的部分股權。

而在2月23日午間,路透社報道稱,正威集團和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正準備以2.46億英鎊(約合人民幣21.09億元)的價格競標英國足球俱樂部南安普頓。路透社的分析稱,此次投標對萊茵體育構成潛在挑戰。

記者就此咨詢萊茵體育董秘辦,對方回復“不知情”。記者又聯系了中信證券,其董秘辦人士稱,“您還是留意我們的公告吧,這個事情我這兒真沒法回答您。”隨后,記者向正威集團發送采訪函,但截至發稿未得到回復。

2015年剝離地產業務進軍體育行業的萊茵體育,因重組事宜已經于2016年10月份停牌。今年1月份,萊茵體育公告稱,其董事會已投票簽署了《關于簽署重組框架協議暨關聯交易的議案》,擬收購公司實控人高繼勝、萊茵達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所持有的浙江萊璟體育發展有限公司、浙江萊茵體育運營有限公司、萊茵達體育投資有限公司股權,并披露標的企業正在收購“第三方體育類資產”。

這一“第三方體育類資產”在后續進展公告中被明確,正是南安普頓足球俱樂部。根據此前英國泰晤士報的報道,與Katharina談判的是萊英達體育投資有限公司,收購價格與此次路透社公布價格在同一區間,高達2億英鎊。

南安普頓俱樂部確有叫價資本。球隊官網資料顯示,球隊歷史悠久,1894年加入英格蘭足球南部聯賽后,開始長達百年的歐洲征戰,在英超聯賽場上占據重要席位,沃爾科特、貝爾等多位球星都出自該隊。1月25日,南安普頓還傳出捷報,在英格蘭聯賽杯半決賽中力克利物浦,率先奔赴溫布利。

值得注意的是,要斥巨資收購這家俱樂部,在市場競爭和審批程序上都不容易。萊茵體育原定爭取停牌不超過三個月,之后改為六個月。

●明星球隊受中國資本熱捧

近年來,眾多中國資本追逐國外頂級足球俱樂部。人民日報的報道顯示,2016年6月蘇寧集團旗下蘇寧體育產業集團以約2.7億歐元(約合20.12億元人民幣)的總對價,通過認購新股及收購老股的方式,獲得國際米蘭足球俱樂部約70%的股份。而在此前,包括萬達集團、中國華人文化控股集團在內的眾多中國企業已登陸歐洲足球市場。

沈萌認為,這幾年之所以出現并購國外足球俱樂部的小高潮,一是與國內足球市場尚不成熟相有關,目前的歐洲足球市場更為商業化;二是國內足球產業政策的驅動,以及在美元走強的預期下,國內一些資本保值的考慮。

東興證券分析稱,經過多年發展國際化的球員產業鏈已經形成,歐洲頂級聯賽成為全世界球員成熟和變現的舞臺。

信達證券分析,目前國內職業足球俱樂部尚不具備盈利能力,中超聯賽在收入規模、盈利狀況、收支結構上都和國外聯賽存在較大差距。歐洲足球產業市場規模約為200億歐元,英超、德甲、西甲、意甲、法甲五大聯賽占據著半壁江山。其中,英超是五大聯賽中最賺錢的聯賽。

對于中國資本收購歐洲足球俱樂部,沈萌提出了擔憂,目前英超等俱樂部收入主要來自轉播、商業衍生品、門票、轉會費等。實際上,除去購買大牌球星等支出,這些俱樂部盈利狀況并不好。

沈萌認為,國內公司并購歐洲俱樂部的資金也是一個問題。對于不符合商業價值的并購項目,很難被相關部門審核通過。如果企業特別想競購該項目,除了通過國內資金以外,還可以考慮國外籌集資金。

(實習生肖達明對本文亦有貢獻)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實習記者蘇杰德每經編輯趙橋 歐洲足球俱樂部被中國資本追捧已久,最近一筆涉資數十億元的收購也再次引發外界關注。 2月23日下午,針對間接收購英國足球俱樂部南安普頓的情況,萊茵體育(000558,SZ)發布公告稱,相關標的公司已與球隊老板KatharinaLiebherr簽署了《股權收購協議》,擬收購其所持有的圣瑪麗足球集團有限公司的部分股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一進展在今年1月就已經提出,收購的詳細信息一直未進一步披露,而原定3個月的停牌也被延長至6個月。如今的萊茵體育還可能面臨新的競爭對手。 2月23日,英國路透社報道稱,中信證券聯手材料業巨頭正威國際集團(以下簡稱為正威集團)正擬競標收購英國足球俱樂部南安普頓。就此,記者向萊茵體育、中信證券及正威集團核實,但均未收到明確回應。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分析稱,中企去海外收購俱樂部,從目前形勢看,這一類項目國內管理非常嚴格,涉及換匯等問題。要完成這一收購,三方的形勢似乎都不容樂觀。 ●萊茵體育并購有新對手? 萊茵體育公告顯示,萊茵體育實控人高繼勝、萊茵達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持有的標的公司,已與英國球隊俱樂部南安普頓俱樂部老板KatharinaLiebherr簽署了《股權收購協議》,擬收購其所持有的圣瑪麗足球集團有限公司的部分股權。 而在2月23日午間,路透社報道稱,正威集團和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正準備以2.46億英鎊(約合人民幣21.09億元)的價格競標英國足球俱樂部南安普頓。路透社的分析稱,此次投標對萊茵體育構成潛在挑戰。 記者就此咨詢萊茵體育董秘辦,對方回復“不知情”。記者又聯系了中信證券,其董秘辦人士稱,“您還是留意我們的公告吧,這個事情我這兒真沒法回答您。”隨后,記者向正威集團發送采訪函,但截至發稿未得到回復。 2015年剝離地產業務進軍體育行業的萊茵體育,因重組事宜已經于2016年10月份停牌。今年1月份,萊茵體育公告稱,其董事會已投票簽署了《關于簽署重組框架協議暨關聯交易的議案》,擬收購公司實控人高繼勝、萊茵達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所持有的浙江萊璟體育發展有限公司、浙江萊茵體育運營有限公司、萊茵達體育投資有限公司股權,并披露標的企業正在收購“第三方體育類資產”。 這一“第三方體育類資產”在后續進展公告中被明確,正是南安普頓足球俱樂部。根據此前英國泰晤士報的報道,與Katharina談判的是萊英達體育投資有限公司,收購價格與此次路透社公布價格在同一區間,高達2億英鎊。 南安普頓俱樂部確有叫價資本。球隊官網資料顯示,球隊歷史悠久,1894年加入英格蘭足球南部聯賽后,開始長達百年的歐洲征戰,在英超聯賽場上占據重要席位,沃爾科特、貝爾等多位球星都出自該隊。1月25日,南安普頓還傳出捷報,在英格蘭聯賽杯半決賽中力克利物浦,率先奔赴溫布利。 值得注意的是,要斥巨資收購這家俱樂部,在市場競爭和審批程序上都不容易。萊茵體育原定爭取停牌不超過三個月,之后改為六個月。 ●明星球隊受中國資本熱捧 近年來,眾多中國資本追逐國外頂級足球俱樂部。人民日報的報道顯示,2016年6月蘇寧集團旗下蘇寧體育產業集團以約2.7億歐元(約合20.12億元人民幣)的總對價,通過認購新股及收購老股的方式,獲得國際米蘭足球俱樂部約70%的股份。而在此前,包括萬達集團、中國華人文化控股集團在內的眾多中國企業已登陸歐洲足球市場。 沈萌認為,這幾年之所以出現并購國外足球俱樂部的小高潮,一是與國內足球市場尚不成熟相有關,目前的歐洲足球市場更為商業化;二是國內足球產業政策的驅動,以及在美元走強的預期下,國內一些資本保值的考慮。 東興證券分析稱,經過多年發展國際化的球員產業鏈已經形成,歐洲頂級聯賽成為全世界球員成熟和變現的舞臺。 信達證券分析,目前國內職業足球俱樂部尚不具備盈利能力,中超聯賽在收入規模、盈利狀況、收支結構上都和國外聯賽存在較大差距。歐洲足球產業市場規模約為200億歐元,英超、德甲、西甲、意甲、法甲五大聯賽占據著半壁江山。其中,英超是五大聯賽中最賺錢的聯賽。 對于中國資本收購歐洲足球俱樂部,沈萌提出了擔憂,目前英超等俱樂部收入主要來自轉播、商業衍生品、門票、轉會費等。實際上,除去購買大牌球星等支出,這些俱樂部盈利狀況并不好。 沈萌認為,國內公司并購歐洲俱樂部的資金也是一個問題。對于不符合商業價值的并購項目,很難被相關部門審核通過。如果企業特別想競購該項目,除了通過國內資金以外,還可以考慮國外籌集資金。 (實習生肖達明對本文亦有貢獻)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