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嚇死寶寶了!印度人剛剛總結出“中國害怕印度的5大理由”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3-11 09:22:05

對于中國和印度兩個大國,西方媒體向來喜歡以“龍象之爭”將兩個國家進行對比,中國人對于此類的對比并不太感冒,畢竟中國的經濟總量長期是印度的5倍以上,而且經濟增速也相對更快。

對于中國和印度兩個大國,西方媒體向來喜歡以“龍象之爭”將兩個國家進行對比,中國人對于此類的對比并不太感冒,畢竟中國的經濟總量長期是印度的5倍以上,而且經濟增速也相對更快。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然而有些印度人對此卻樂此不疲。3月7日,印度一家名為《經濟時報》的媒體又刊發了一篇和中國對比的文章,標題也是讓寶寶膽戰心驚“中國如此害怕印度的五大理由”。

文章一開頭還是“十分謙虛”的:印度在多個領域仍遠落后于中國。然而接下來卻話鋒一轉,直入正題:“這個社會主義國家正因印度在外商投資、科技、以及制造業領域取得的進步”而感到憂慮。

文章還稱,中國已經意識到,印度擁有很大潛力,如何能夠充分釋放潛力,印度將成為中國的主要威脅。

這個欲揚先抑的手法運用得也是爐火純青。那么問題來了,這樣的開頭有沒有讓你感到無比害怕?

印度媒體:中國害怕印度的五大理由

一、外商直接投資

文章稱,中國正面臨著外匯儲備減少的問題,而印度則積極地推動自己成為外商投資目的地。2015年,印度首次成為最主要的外商直接投資目的地,吸引外資630億美元,首次超過了中國(566億美元)和美國(596億美元)。這給中國敲響了警鐘。

看起來好像沒什么毛病,但是一核對數據,小編卻發現好像完全不是這么回事。據中國商務部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7813.5億元人民幣(折1262.7億美元)。該數據也與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發布的《2016年度全球投資報告》和經濟合作和發展組織報告相近。

此外,商務部網站顯示2016年1至11月,中國實際使用外資7318億元人民幣(約1137億美元),同比增長3.9%。

另外,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到,2016年中國實際使用外資1300多億美元,繼續位居發展中國家首位。換言之,在所有發展中國家中,中國的外資投資規模是NO.1。

二、制造業

文章稱,因為勞動成本的上升,中國也害怕在制造業領域被印度超過。

報道指出,針對今年1月份印度對中國出口大幅增加42%的情況,連中國《環球時報》近期的一篇文章都稱,“中國應該對印度日益增長的制造業競爭力多加關注”。報道還特別提到,《環球》報道中提到的一份分析顯示,中國制造業的計時工資是印度的5倍。

小編翻閱德勤發布的《2016全球制造業競爭力指數》發現,中國排名第一,印度則位列第十一,報告將中國稱為最具競爭力的制造業國家。預計2020年,美國將取代中國占據第一名,而印度將會位列第五,位次上仍落后于中國。另據世界銀行數據,制造業僅相當于印度17%的產出,而中國這一數據在30%以上。

除此之外,中國也正在力推制造業轉型。李克強總理在兩會期間表示,未來中國將“把發展智能制造作為主攻方向,推進國家智能制造示范區、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深入實施工業強基、重大裝備專項工程,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中國制造向中高端邁進”。

三、人才

文章在談到人才儲備對外資的吸引時稱,美國軟件公司CA Technologies遣散了在中國的300人研發團隊,卻在印度建立了2000人的團隊。這是印度擁有更好技術人才儲備的證明。

然而在IT領域,中印可謂各有所長。中國在硬件制造、基礎設施、信息產業總量上強于印度,2016年世界十大互聯網公司中,中國有三家,印度沒有。

相對而言在勞動成本方面,印度則比中國更有優勢,《環球時報》也曾報道,“因為較低的勞動力成本,現在一些高科技公司將注意力從中國轉移到了印度”。從這方面來說,遠赴印度拓展的中國科技企業,如華為、小米、聯想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此外,在中國的很多城市,比如深圳、成都等都在人才吸引方面推出了大力度的扶持政策,對人才的獎勵也涵蓋了資金、不動產等多個方面。

四、科技

在談到科技環節時,文章再次把一次性發射104顆衛星的案例拿來舉證。文章稱,印度曾利用一枚火箭一次性發射104顆衛星,打破了俄羅斯2014年一箭37星的紀錄。雖然剛開始中國媒體對此輕描淡寫,不過幾天后,他們改變立場,表示中國在太空技術領域可以向印度學習。印度在太空領域的成就足以令中國羨慕,印度領先中國實現了火星探測。

對此,《環球時報》曾援引行業人士的分析稱,印度之所以能夠創造這個紀錄,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此次發射的衛星大部分都很小,104顆加在一起還不到1.4噸,去年中國發射的天宮二號為8.6噸(當然兩者軌道高度有所不同)。

英國《金融時報》也曾引述專家的話稱,對印度取得的成績感到驕傲,但印度太空技術絕不是亞洲最強的,人們經常談論亞洲太空競賽,但是如果你仔細看,中國的太空項目要強許多。澳大利亞航天專家莫里斯·瓊斯則表示,雖然印度也取得巨大的進步,但還明顯落后于中國,雖然在衛星技術上可以和中國比肩,但是在火箭技術以及載人航天方面卻進展不大。

五,印度和美國的軍事關系

最后,文章提到了印美之間的軍事關系。去年,印度和美國簽訂了后勤補給協議(LEMOA),讓兩國軍方能夠使用彼此的軍事基地,進行補給、武器維修和軍人休憩等后勤補給作業。

報道稱,這一協議已經成了中國的一個大麻煩。這一協議意味著美國不僅可以控制印度洋,也可以輕易從印度進入南海。

不過,此前外交部華春瑩早就表示,美國和印度都是對亞太地區有著重要影響的國家。希望美印關系的發展有利于促進本地區國家間的互信與合作,有利于維護本地區和平、穩定與繁榮。

在看過文章之后,網友們是這樣評論的:

中國真的開始“害怕”印度了嗎?

首先說說印度的經濟總量,這個話題小編在文章已開始的時候也已經提到過,據世界銀行數據顯示,印度2015年的GDP為2.095萬億美元,而中國為11.008萬億美元,在總量上大幅領先于印度。

在2015年初,當莫迪政府宣布將印度未來十年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維持在9%-10%的增長水平時,《經濟學人》試圖用一張“綁著飛行引擎,卻在地上行走的大象”圖片表達對該政策的疑慮。

印度還在2015年初調整了GDP的計算方式,如果按照新的計算標準,那么絕大多數國家GDP都會被抬高。受此影響,再加上當年英鎊下跌的助攻,到2015年底時,《福布斯》雜志發布一則報告顯示,印度的GDP總量已超過英國。這一消息引發了印度國內媒體的歡呼。

然而圍繞印度的GDP新算法,外界卻質疑聲不斷。就連印度央行行長拉古拉姆·拉詹(Raghuram Rajan)也對新數據公開表達了疑惑。英國《金融時報》刊文質疑稱,印度制造業的經濟增速只有1%,與印度接近8%的GDP目標相去甚遠。

如果說計算GDP可以使用自己的計算器,那么在國際信用評級方面則只能接受別人給出的結果。去年11月,今年1月份,國際評級機構標普宣布,維持印度主權評級“BBB-”不變,展望為“穩定”。而與此對比,標普在今年1月份對中國給予“AA-”長期主權信用評級和“A-1+”短期主權信用評級;確認對中國的“cnAAA”大中華區信用體系長期評級和“cnA-1+”大中華區信用體系短期評級。

對此,印度甚至發布長篇報告認為評級方法存在問題。然而標普在給予印度評級時,也給出了相應解釋:

維持對印度“BBB-”評級不變立場的基礎,是預期印度中期增加的財政收入將不足以明顯減少赤字,同時還指出印度政府舉債仍高。此外,由于印度公共財政疲弱,人均收入偏低,排除在今明兩年調升其評級的可能性

從目前來看,不管是用別人的計算器,還是自己的計算器,印度離中國都還有一定的差距,至于未來能否超越中國并讓中國感到害怕,就讓時間帶給我們答案吧!

每經編輯 王曉波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環球時報、觀察者網(guanchacn)、每經網等

責編 趙慶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對于中國和印度兩個大國,西方媒體向來喜歡以“龍象之爭”將兩個國家進行對比,中國人對于此類的對比并不太感冒,畢竟中國的經濟總量長期是印度的5倍以上,而且經濟增速也相對更快。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然而有些印度人對此卻樂此不疲。3月7日,印度一家名為《經濟時報》的媒體又刊發了一篇和中國對比的文章,標題也是讓寶寶膽戰心驚“中國如此害怕印度的五大理由”。 文章一開頭還是“十分謙虛”的:印度在多個領域仍遠落后于中國。然而接下來卻話鋒一轉,直入正題:“這個社會主義國家正因印度在外商投資、科技、以及制造業領域取得的進步”而感到憂慮。 文章還稱,中國已經意識到,印度擁有很大潛力,如何能夠充分釋放潛力,印度將成為中國的主要威脅。 這個欲揚先抑的手法運用得也是爐火純青。那么問題來了,這樣的開頭有沒有讓你感到無比害怕? 印度媒體:中國害怕印度的五大理由 一、外商直接投資 文章稱,中國正面臨著外匯儲備減少的問題,而印度則積極地推動自己成為外商投資目的地。2015年,印度首次成為最主要的外商直接投資目的地,吸引外資630億美元,首次超過了中國(566億美元)和美國(596億美元)。這給中國敲響了警鐘。 看起來好像沒什么毛病,但是一核對數據,小編卻發現好像完全不是這么回事。據中國商務部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7813.5億元人民幣(折1262.7億美元)。該數據也與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發布的《2016年度全球投資報告》和經濟合作和發展組織報告相近。 此外,商務部網站顯示2016年1至11月,中國實際使用外資7318億元人民幣(約1137億美元),同比增長3.9%。 另外,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到,2016年中國實際使用外資1300多億美元,繼續位居發展中國家首位。換言之,在所有發展中國家中,中國的外資投資規模是NO.1。 二、制造業 文章稱,因為勞動成本的上升,中國也害怕在制造業領域被印度超過。 報道指出,針對今年1月份印度對中國出口大幅增加42%的情況,連中國《環球時報》近期的一篇文章都稱,“中國應該對印度日益增長的制造業競爭力多加關注”。報道還特別提到,《環球》報道中提到的一份分析顯示,中國制造業的計時工資是印度的5倍。 小編翻閱德勤發布的《2016全球制造業競爭力指數》發現,中國排名第一,印度則位列第十一,報告將中國稱為最具競爭力的制造業國家。預計2020年,美國將取代中國占據第一名,而印度將會位列第五,位次上仍落后于中國。另據世界銀行數據,制造業僅相當于印度17%的產出,而中國這一數據在30%以上。 除此之外,中國也正在力推制造業轉型。李克強總理在兩會期間表示,未來中國將“把發展智能制造作為主攻方向,推進國家智能制造示范區、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深入實施工業強基、重大裝備專項工程,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中國制造向中高端邁進”。 三、人才 文章在談到人才儲備對外資的吸引時稱,美國軟件公司CATechnologies遣散了在中國的300人研發團隊,卻在印度建立了2000人的團隊。這是印度擁有更好技術人才儲備的證明。 然而在IT領域,中印可謂各有所長。中國在硬件制造、基礎設施、信息產業總量上強于印度,2016年世界十大互聯網公司中,中國有三家,印度沒有。 相對而言在勞動成本方面,印度則比中國更有優勢,《環球時報》也曾報道,“因為較低的勞動力成本,現在一些高科技公司將注意力從中國轉移到了印度”。從這方面來說,遠赴印度拓展的中國科技企業,如華為、小米、聯想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此外,在中國的很多城市,比如深圳、成都等都在人才吸引方面推出了大力度的扶持政策,對人才的獎勵也涵蓋了資金、不動產等多個方面。 四、科技 在談到科技環節時,文章再次把一次性發射104顆衛星的案例拿來舉證。文章稱,印度曾利用一枚火箭一次性發射104顆衛星,打破了俄羅斯2014年一箭37星的紀錄。雖然剛開始中國媒體對此輕描淡寫,不過幾天后,他們改變立場,表示中國在太空技術領域可以向印度學習。印度在太空領域的成就足以令中國羨慕,印度領先中國實現了火星探測。 對此,《環球時報》曾援引行業人士的分析稱,印度之所以能夠創造這個紀錄,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此次發射的衛星大部分都很小,104顆加在一起還不到1.4噸,去年中國發射的天宮二號為8.6噸(當然兩者軌道高度有所不同)。 英國《金融時報》也曾引述專家的話稱,對印度取得的成績感到驕傲,但印度太空技術絕不是亞洲最強的,人們經常談論亞洲太空競賽,但是如果你仔細看,中國的太空項目要強許多。澳大利亞航天專家莫里斯·瓊斯則表示,雖然印度也取得巨大的進步,但還明顯落后于中國,雖然在衛星技術上可以和中國比肩,但是在火箭技術以及載人航天方面卻進展不大。 五,印度和美國的軍事關系 最后,文章提到了印美之間的軍事關系。去年,印度和美國簽訂了后勤補給協議(LEMOA),讓兩國軍方能夠使用彼此的軍事基地,進行補給、武器維修和軍人休憩等后勤補給作業。 報道稱,這一協議已經成了中國的一個大麻煩。這一協議意味著美國不僅可以控制印度洋,也可以輕易從印度進入南海。 不過,此前外交部華春瑩早就表示,美國和印度都是對亞太地區有著重要影響的國家。希望美印關系的發展有利于促進本地區國家間的互信與合作,有利于維護本地區和平、穩定與繁榮。 在看過文章之后,網友們是這樣評論的: 中國真的開始“害怕”印度了嗎? 首先說說印度的經濟總量,這個話題小編在文章已開始的時候也已經提到過,據世界銀行數據顯示,印度2015年的GDP為2.095萬億美元,而中國為11.008萬億美元,在總量上大幅領先于印度。 在2015年初,當莫迪政府宣布將印度未來十年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維持在9%-10%的增長水平時,《經濟學人》試圖用一張“綁著飛行引擎,卻在地上行走的大象”圖片表達對該政策的疑慮。 印度還在2015年初調整了GDP的計算方式,如果按照新的計算標準,那么絕大多數國家GDP都會被抬高。受此影響,再加上當年英鎊下跌的助攻,到2015年底時,《福布斯》雜志發布一則報告顯示,印度的GDP總量已超過英國。這一消息引發了印度國內媒體的歡呼。 然而圍繞印度的GDP新算法,外界卻質疑聲不斷。就連印度央行行長拉古拉姆·拉詹(RaghuramRajan)也對新數據公開表達了疑惑。英國《金融時報》刊文質疑稱,印度制造業的經濟增速只有1%,與印度接近8%的GDP目標相去甚遠。 如果說計算GDP可以使用自己的計算器,那么在國際信用評級方面則只能接受別人給出的結果。去年11月,今年1月份,國際評級機構標普宣布,維持印度主權評級“BBB-”不變,展望為“穩定”。而與此對比,標普在今年1月份對中國給予“AA-”長期主權信用評級和“A-1+”短期主權信用評級;確認對中國的“cnAAA”大中華區信用體系長期評級和“cnA-1+”大中華區信用體系短期評級。 對此,印度甚至發布長篇報告認為評級方法存在問題。然而標普在給予印度評級時,也給出了相應解釋: 維持對印度“BBB-”評級不變立場的基礎,是預期印度中期增加的財政收入將不足以明顯減少赤字,同時還指出印度政府舉債仍高。此外,由于印度公共財政疲弱,人均收入偏低,排除在今明兩年調升其評級的可能性 從目前來看,不管是用別人的計算器,還是自己的計算器,印度離中國都還有一定的差距,至于未來能否超越中國并讓中國感到害怕,就讓時間帶給我們答案吧! 每經編輯王曉波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環球時報、觀察者網(guanchacn)、每經網等
印度人總結出中國害怕印度的5大理由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