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 2017-03-15 10:17:46
截至3月13日,今年以來,證監會發審委累計審核了91家擬上市企業的首發申請,較去年同期近50家公司相比,同比增幅達八成。而新三板企業則成為上市的“后備軍”,已有384家新三板公司進入上市輔導。
“最近的并購重組標的少了很多。現在,企業都是能IPO的就IPO。”3月14日,一家大型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據我們了解,有年報披露早的公司2月份就完成了年報審計工作,因此,申請過會時也排得靠前。像最近過會的德藝文化創意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德藝文創)從材料受理到過會,前后才花了11個多月時間,算是今年來最快的一家了。估計公司的上市批復也就在這幾天里下發。”
就在德藝文創過會當天的3月6日,全天共計有四場發審會,多達11家首發企業IPO申請同一天上會,創下歷史新高。而11家擬上市企業全部獲得通過,都拿到了登陸資本市場的入場券。
統計數據還表明,截至3月13日,當月申請過會的24家擬上市公司首發申請全部獲得通過。
而在今年2月上會的18家企業中,過會率尚不到八成。其中,江蘇凱倫建材、江蘇新日電動車因故暫緩表決,深圳西龍同輝技術、長春普華制藥兩家公司首發申請未獲通過。
值得一提的是,在當前IPO的隊列中,除了原先一心一意直奔上市的企業以外,另有不少在A股市場曲線上市遇阻和新三板轉道而來的公司也加入進來。
如在并購失利轉而IPO的公司中,繼拉卡拉支付首發申請于3月2日獲受理之后,3月15日,周大生珠寶股份有限公司(周大生珠寶)的首發申請也即將上會,其保薦機構為廣發證券。
而新三板企業則成為上市的“后備軍”,截至3月13日,已有384家新三板公司進入上市輔導。
投行稱將加大投入
另據同花順統計數據顯示,截至3月13日,今年以來,證監會發審委累計審核了91家擬上市企業的首發申請,較去年同期近50家公司相比,同比增幅達八成。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3月10日,證監會核發了10家擬上市企業的首發申請,其中包括了新三板掛牌公司光莆電子(430568.OC)。光莆電子也成為繼拓斯達(300607.SZ)、三星新材(603578.SH)、江蘇中旗(831223.OC)后,第4家成功轉IPO的新三板企業。
從過會進程來看,光莆電子IPO申請于2015年7月3日獲受理,2017年2月20日獲證監會披露反饋意見。2月27日,公司首發申請即獲證監會審核通過,可見,公司反饋披露意見與上會時間只隔了短短7天的時間。10天過后,公司又順利拿到了上市批文。
“預計后期仍有望保持現有的核發速度,2017年全年IPO核發家數將較2016年會有大幅增長。”上述大型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稱。
當天,一家上市券商投行事業部董事總經理也表示,“隨著IPO審核進程加快,我們也會在人力、物力上進一步加大IPO業務的投入。不過,對于質量的把控要求也愈加從嚴”
就在3月10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亦強調,證監會將在日常發行審核中實施常態化IPO企業現場檢查,檢查對象主要來自三方面:一是首發企業信息披露質量抽查抽簽中被抽中企業;二是根據標準不降、條件不減的原則享受“即報即審、審過即發”政策的貧困地區申請IPO的企業;三是日常審核中有必要實施現場檢查的企業。
“2017年以來首發過會通過率較去年全年超過九成的首發過會通過率相比,同比已有所下降。由此可見,發審速度加快的同時證監會審核并沒有放松審核標準。”前述上市券商投行事業部董事總經理稱。
384家新三板公司上市輔導
“不少新三板企業成為了IPO隊伍中一支重要的后備力量。主要是新三板公司在掛牌前都已進行了股份制改造,公司治理也基本成形,只要企業經營業績本身具備成長性的話,進行上市輔導并不難。” 前述大型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稱。
該負責人進一步表示,目前擬上市企業進行上市輔導的周期大約為3個月至6個月,輔導驗收后即可以啟動報會等后續上市進程。
3月13日晚間,新三板兩家創新層企業開心麻花(835099.OC)和白虹軟件(430178.OC)雙雙披露了其IPO進程的最新動向。其中,開心麻花公告稱,目前正在接受中信建投的輔導,輔導期自 2017年1月16日開始。同樣,白虹軟件也公告稱正在接受海通證券輔導。
截至3月13日,在處于上市輔導的384家新三板公司中,180家為創新層企業,占比接近5成。
此外,另有業內并購專家表示,自從去年借殼新規之后,借殼不能進行配套融資,只能完成資產證券化,對標的本身要求提高了很多,尤其是自身‘造血’能力,IPO和借殼已經幾乎等同了。“加之現在IPO報會、過會審核和核準發行的速度比以前快了不少,這對一級市場的交易博弈和方案設計產生了很大的心理影響,有些標的資產認為自身經營情況經得起推敲,就寧愿自行選擇IPO了。”該并購專家稱。
最典型的代表當算江蘇東珠景觀股份有限公司(東珠景觀)。自2011年首次沖擊IPO算起,公司曾連續兩次直接IPO闖關失利。其后,公司又經歷與東方銀星(600753.SH)和宏磊股份(002647.SZ)借殼、并購等曲線上市路徑亦宣告失敗。最終,公司還是決定三度申請IPO。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