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3-19 10:03:50
“最近有一個比較流行的說法,就是中國100年都不會缺人口,當然這指的是數量層面。同時,我們也知道,中國人口的受教育程度還不夠?,F在我還要補充一點,中國人口結構,也不像以前那么有利了?!辈虝P說到。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張懷水
每經記者 張懷水 每經編輯 姚祥云
2017年3月18日,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承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7”在北京開幕。
在當天下午舉行的“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分論壇上,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蔡昉表示,關注城鎮化發展,不僅要關注人口數量,更要重視人口結構的問題。
“最近有一個比較流行的說法,就是中國100年都不會缺人口,當然這指的是數量層面。同時,我們也知道,中國人口的受教育程度還不夠?,F在我還要補充一點,中國人口結構,也不像以前那么有利了。”蔡昉說到。
在蔡昉看來,人口結構不平衡問題凸顯的第一個方面就是未富先老。更加直接的反映在經濟當中,就是普通勞動力工資增長速度高于勞動生產率提高的速度。
“當前,中國不僅高技能的勞動力短缺,而且普通勞動力也在短缺。到目前為止,普通勞動力工資的上漲速度高于勞動生產率的上漲速度。這就意味著單位勞動成本的提高,也就意味著制造業的比較優勢在喪失。我們企業投資缺乏動力,投資回報率也在下降的原因也就找到了。某種程度上,我把他歸結為中國人口紅利的逐步消失。”蔡昉說。
按照中國社科院提供的數據,2014年中國農村16歲到19歲的人口到達峰值,此后即負增長,在當年即出現1600萬勞動力人口的短缺。同時,中國目前接近14億的總人口中,已有2.3億屬于60歲以上人口,進入老齡化社會。
如何解決在推進城鎮化過程當中人口結構的問題,在蔡昉看來,最關鍵的在于戶籍制度改革。“中國有1.7億的農民工留在大城市里,把這部分人留下來,就是新的城市化的儲備資源,其關鍵點就是戶籍制度改革,也就是提高戶籍人口的城鎮化率。”
“過去兩年,這方面的速度明顯提高了。戶籍人口的城鎮化率已經達到41%左右。然而,戶籍制度改革的難點依然客觀存在,就是把農民工變成城鎮居民,是要付成本的?;竟卜?、各種補貼保障,財政需要承擔相當一部分的支出。目前,我們還沒有在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上做出明顯的合理的分配機制。”蔡昉說到。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