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2017-03-24 09:54:38
企業部門在過去20年中,每流入1元資金,平均的GDP產出量大致維持在8元~10元水平,最低也有4元,最高曾經達到驚人的17元。而同期,金融部門每流入1元資金,最高的GDP產出量只有6元,近10年來則長期維持在2元左右水平。
隨著MPA(宏觀審慎評估體系)考核步步逼近,市場分化愈發明顯:一方面,銀行發愁怎樣才能借到錢,對付即將到來的考核;另一方面,有關部門在加緊通過各種手段抑制資金涌入房地產,平抑可能出現的資產泡沫。與之并行且同樣暗流涌動的,是從去年底討論至今的大資管業務監管框架——哪些方案已被摒棄?哪些新的思路得以引入?每一條規則的變化都關乎資金流向,各方自然高度關注。
這些不同層次的市場斷面都指向一個關鍵點,那就是當下整體社會資金流動的規模和方式都早已今非昔比。隨著量級的逐漸累升,想要馴服資金流這條長龍,達到“脫虛入實”的目標并不容易。
但問題的關鍵不在于此,而在于我們對整個社會的資金流向統計不精確,以至于分析問題時沒有流量數據可用,只能勉強用M2(廣義貨幣)、信貸余額或者資產規模這樣的存量數據來模擬。其中的問題不一而足,隨著市場的深化和發展,有條件的研究者早已在尋求可行的替代指標了。
在整個宏觀經濟層面,是否也有類似于企業會計那樣的現金流量表工具,來供決策者掌握全社會資金分布和流動的全貌呢?我們是有這樣的工具的,即所謂FFA(資金循環統計)。國內的FFA報表也叫資金流量表,目前分別由國家統計局和央行操刀,其中國家統計局負責實物交易的流量統計,央行的統計則主要涵蓋金融交易。
這些統計有什么用?幾個簡單的例子足以說明。我們都知道,金融部門過于膨脹不利于社會總效用的最大化。其中的理論支持是什么?有研究者用近20年以來分部門GDP數據和資金運用量相比,得出了很精準的判斷。企業部門在過去20年中,每流入1元資金,平均的GDP產出量大致維持在8元~10元水平,最低也有4元,最高曾經達到驚人的17元。而同期,金融部門每流入1元資金,最高的GDP產出量只有6元,近10年來則長期維持在2元左右水平。
雖然這個結論顯示企業部門投資效率高于金融部門,但事實上,從長期看,資金沒有更多地流向企業。央行的統計數據顯示,最近20年中分部門資金籌集和運用的一個基本趨勢,是企業部門的資金流入流出量占比在下降,而金融部門的流入流出量占比在上升,金融部門目前占據了全社會資金運用量的一半以上。巧合的是,有研究顯示,當年日本泡沫達到最頂峰之時,金融部門的資金運用總量占比也從平穩發展期的44%左右,上升到過半的51%。
盡管這些數據極有意義,但我們的FFA統計框架也有不少缺陷:一是不夠細化。以金融交易部分為例,不僅沒有單列的按揭貸款統計數,也沒有近年來大熱的資管產品統計數據,金融衍生品的統計也沒有細分出來;二是發布時間過于滯后,間隔期也長。目前能夠查到的數據基本時滯都有2年,發布周期都是年度數據,沒有季度數據。而在很多國家,不僅季度數據及時公布,而且發布時滯通常不超過3個月,足以讓市場及時掌握經濟運行中各部門最新的存量信息。
認識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盤活存量、用好增量”也是解決問題的基本方略。能不能在統計上先努一把力,讓市場能夠準確了解當下經濟運行各環節上的信息,繼而有針對性地用好增量呢?從近處講,在大資管事實上已經打通金融分業格局的當下,詳細的統計數據更是制定相關監管政策必不可少的參考資料。能不能在現有的數據基礎上,綜合整理以一覽市場全貌呢?我們期待著。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