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2017-03-27 11:34:38
在中國的日企都是一副隨時拔腳就走的心態,把中國的國家風險無限放大。時至今日,日本企業的指導思想一直如此,這也是日本企業在中國市場越走越窄的根本原因。
陷入巨額虧損的夏普已賣身富士康 新華社圖
曾經,中國是日本的老師;如今,日本是中國的鏡子。客觀的看待日本,能為很多中國同樣面臨的問題找到答案。日企的潰敗,無關技術,也無關經營,問題就出在日本人本身。
日本企業之潰敗,始于家電行業。
2009年,先鋒電子陷入經營困難,將Pioneer的品牌使用權出售給蘇寧電器。
2016年,陷入巨額虧損的夏普賣身富士康。
索尼也好不到哪去,在2008至2015年的8個財年里,累計虧損1.15萬億日元(695億人民幣)。
最慘的莫過于三洋,先變賣部分業務,又整體賣給松下,最后又被松下賣給了海爾和投資基金。
日本引以為傲的汽車產業,也不容樂觀。
2016年4月20日,日本第五大汽車制造商三菱汽車承認油耗造假。
不到一個月內,日本第二大輕型汽車生產商鈴木汽車也承認燃效數據造假。就連稱霸全球的豐田,蟬聯4屆冠軍后,在2016年被大眾超越,讓出了全球銷售第一的寶座。
日本企業的集體潰敗,在“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上亦見端倪。1996年,日本上榜企業多達99家,與美國并駕齊驅;2006年減少至70家;2016年僅剩52家,比20年前,銳減了近一半。
短短20年,日本企業經歷了什么,為何呈現集體潰敗的趨勢?
三洋,先變賣部分業務,又整體賣給松下,最后又被松下賣給了海爾和投資基金 新華社圖
1、日企的技術偏執狂,創新過度
經濟學家約瑟夫·熊彼特將創新定義為“發明和市場的新結合”,在經濟領域能夠與市場相結合的創新,才是有效創新,僅僅是技術上的突破,那只能屬于科學家實驗室里的游戲。
日本制造企業對技術有著偏執的追求,為了讓產品提高1%的性能,不惜投入30%的成本,導致日本制造在價格上失去了國際競爭力。技術過盛導致產品性價比降低,市場售價往往高出其他企業同類產品的幾倍,甚至幾十倍。譬如夏普,一直致力追求與眾不同,為了證明自己的技術能力很強,會制造只有夏普才做得出來的特殊面板,例如四原色液晶電視Quattron、氧化銦鎵鋅面板。這種“不標準”的產品越多,就越難賣給外面的顧客。
對一般消費者也是如此,夏普常附加一些抬高成本、卻是偽需求的功能。例如四原色電視的色差精細,但是與其他品牌的差距,不一定大到消費者愿意多花錢的地步。又如夏普推出一款機器人自動吸塵器,還附有語音功能,一些單身女性覺得很可愛,但多數人覺得這樣的功能只是想抬高售價而已。
在科技創新風起云涌的年達,夏普誤判了全球電子行業的主要發展趨勢,一失足成千古恨,賣身富士康。
2、缺少用戶思維,營銷意識淡薄
日本大企業營銷意識淡薄導致失場失利。日本企業重技術而輕市場,以技術決定市場,導致產品和市場嚴重脫節。缺乏合作意識導致企業難破發展瓶頸,日本有著濃厚的匠人文化,強悍的研發人員可以在技術領域攻無不克,這既養成了日本企業的技術自信也導致了他們的盲目自大,以致缺乏合作意識。
立石泰則所著的《死于技術:索尼衰亡》一書中就提到,技術是索尼成名立萬的根本。但最后,索尼的衰亡也是過度依賴于技術。長久以來,日本消費電子品牌都癡迷于技術的提升,迷信“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原則。但在當下,消費電子產品更新迭代速度加快,技術的“超進化”被置于一旁。只要保持足夠的表面噱頭,就能夠吸引到消費者的關注。真正隱藏于產品內部的技術創新,反而容易被忽略。
在中國大陸消費市場,很少看到日本消費電子品牌的花樣營銷。在營銷上真不如小米、魅族、樂視等消費電子品牌的強勢,日本消費電子品牌的衰落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從產業鏈層面看,產業鏈快速下沉、細分化是不爭的事實。越來越多個性化分支產品的出現,讓習慣集中化研發、生產的日本消費電子品牌難以跟上形勢。再加上越來越多的技術被后來者替代,讓日本消費電子品牌深陷泥淖無法自拔。
3、終生雇傭制,日企不能承受之痛
大企業員工的終生雇傭制也是日本企業日益衰落的原因之一。
以往,在提到日本企業的“員工一般會在一家公司干到老”,我們都認為這一制度可以保障員工權益、提高員工忠誠度。但實際上,不少日本企業都被“國企病”拖累著——在這些日資企業,“鐵飯碗”、“論資排輩”及“領導說了算”等機制非但沒有提高員工忠誠度,反而使一些員工在混日子。
既不能開除那些不合格的員工,又要指望所有的員工都能認真工作,這就得靠員工的“自覺性”了。但既然不認真工作不會被開除,并且也對收入沒有多大影響,那我為什么要累死累活地拼命工作呢?
有些責任心強的員工,即使看不慣這種工作氛圍,想跳槽,也很難。因為,其他公司不辭退員工,也沒有員工辭職,沒有留下崗位空缺,沒法錄用你。這就導致大量的員工被固定在自己并不喜歡、也并不怎么適合自己的崗位上,無法發揮專長,造成人力資源的極大浪費。而且員工一旦跳槽,工齡將在新單位從頭算起。這就導致,員工在跳槽后收入往往不增反減,因此,員工不敢輕易跳槽。
而那些能接受這種體制的人,就不大會去鉆研創新。畢竟只要工齡越長工資就會越高,既然年輕人干得再多、干得再好也很難升職,很難漲工資,那我為什么要努力?
終身雇傭制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逐漸成為日本大企業的樊籠,磨滅了絕大多數員工的激情,產生了極大的惰性。
4、日企對華方針戰略的失敗
日本以家電為龍頭的對華投資從一開始到后來的方針一直就是失敗的,不愿意合資倒逼中國“窮則思變”,于是有了海爾、長虹、康佳、TCL、創維和順德的家電產業群。如果日本一開始就跟中國合資,日本其實是可以通過合資一直占領中國市場的半壁江山,而且可以在世界市場上跟中國一起共進退的。
在中國的另一個失誤就是日本企業基本沒有長遠戰略,其在中國的投資只是將中國視為一個廉價的生產基地,沒有長遠戰略布局。只注重短期利益,缺乏雙贏思維,甚至呈現出抗拒本土化的傾向。
盡管日企是第一批來中國淘金的跨國企業,但他們來中國的原因,并不是認識到了中國市場未來的巨大潛力,而是在簽署廣場協議導致日元升值后的無奈選擇—必須到海外進行生產加工,以降低由于日元升值抬升的經營成本。在2000年之前,他們普遍低估中國市場的消費潛力,在2000年之后,他們又普遍夸大中國市場的經營風險。
戰略上的短視,使得日企在面對中國消費者時,普遍輕視品牌管理,彌漫著盲目的自信情緒。對內則發展出相對封閉的企業文化,普遍不愿意擢升中國員工擔任管理層,高層中很少有中國人或華人,在關鍵決策上依賴日本人內部溝通,導致決策緩慢,典型如日企在手機市場的集體潰敗,其產品更新速度僅為歐美和韓國企業的三分之一。研發上也同樣如此,與歐美等跨國企業相比,日企在華設立研發中心的積極性、深度、力度和廣度都遠遠不及。
“一流產品銷日本,二流產品銷歐美,三流產品銷中國”,是長期以來中國人對日本企業的普遍感覺,部分日企在中國存在狹隘傲慢的心態,奉行歧視性經營和雙重標準。比如在中國生產的某些豐田車只配兩個氣囊,而在國外市場上投放的車則普遍配有5個氣囊—這不僅是商業道德的缺失,也是對中國相關法律法規的漠視。
總之,在中國的日企都是一副隨時拔腳就走的心態,把中國的國家風險無限放大。時至今日,日本企業的指導思想一直如此,這也是日本企業在中國市場越走越窄的根本原因。如果在中國市場一直如20年前那樣稱霸,日本家電企業不會如現在那么悲涼。
下一頁:細數日本整個國家的文化就是不鼓勵創業等原因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