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3-27 19:38:10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現場看到,在楊凱現身之前的一個小時內,已至少有8家供應商前來詢問賬款結算問題,他們被拖欠的貨款,從十幾萬元到幾百萬元不等。作為最早的一家,一位沈陽本地供應商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其與輝山乳業在2016年初分8個季度結算的貨款,2016年第四季度仍未執行。這或許意味著公司資金鏈去年底已趨緊。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彭斐
每經記者 彭斐 沈陽攝影報道 每經編輯 張海妮
在因“黑天鵝”事件股價閃崩、董事長承認資金鏈斷裂后,債務如何償付、何時償付,成為輝山乳業的債主們牽腸掛肚的唯一問題。
作為輝山乳業的員工,今日(3月27日)上午8點多上班時,肯定會發現異樣:除了拉起的警戒線、門口停放的警車,在距門口5、6米之外,就被要求拿出工作證件以備檢查。
(輝山乳業大廈樓下,安保升級 每經記者 彭斐/攝)
而上周六、周日,作為輝山乳業董事長的楊凱,可能更加煎熬。《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連續兩天看到,楊凱都會親自到樓下接送客人,他所乘坐的奧迪車也停放在公司門口顯眼位置。
今日上午9點半,楊凱乘坐奧迪車再次來到公司,已經六旬的他,氣色看起來還不錯。不過,擺在他面前的狀況卻頗為棘手。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現場看到,在楊凱現身之前的一個小時內,已至少有8家供應商前來詢問賬款結算問題,他們被拖欠的貨款,從十幾萬元到幾百萬元不等。
作為最早的一家,一位沈陽本地供應商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其與輝山乳業在2016年初分8個季度結算的貨款,2016年第四季度仍未執行。這或許意味著公司資金鏈去年底已趨緊。
去年底資金就已緊張
相比剛從東北首富位置跌落的楊凱,依靠輝山乳業產業鏈生存的供應商,可能更著急,畢竟如今的楊凱再瘦,也曾是“駱駝”。
早上8點,《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再次來到輝山乳業大廈樓下時,多位輝山乳業的供應商已在樓下等待,在上周末看到輝山乳業股價暴跌的新聞后,他們普遍感到“不踏實”。
(輝山乳業大廈遠景 每經記者 彭斐/攝)
“不是出大事了嗎?過來看看。”在輝山乳業大廈樓下,一位酸奶盒供應商客戶經理小王在電話中向在沈陽的朋友抱怨道。不過,上周六就從北京動身的他,雖身處輝山乳業大廈樓下,但與他對接的輝山乳業負責人并未接聽電話。
小王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按照雙方約定,他們公司與輝山乳業每兩個月結算一次,最近一次結款日期本應是3月22日,但他們并沒有收到款項。
而一個意外事件,讓他有些哭笑不得。在上一次的結算中,輝山乳業曾多給了16萬元款項,不過被他所在公司發現后退回,“你說財務能不后悔?!”
一位飼料供應企業人士則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老板之前一直和輝山乳業高級副總裁葛坤聯絡,但最近幾天電話一直關機,老板不放心讓我趕緊過來看看。”
與從北京趕來的小王相比,輝山乳業在沈陽本地的供應商,早就覺察到了異樣。“去年底的錢還沒給。”一位做環保設備的沈陽本地人士透露。
在與記者交談中,該人士稱,其與輝山乳業已合作多年,但2016年四季度本應拿到的設備款,至今沒有音訊,而同時拖欠的還有2017年一季度的款項。
與小王不同的是,該設備商聯系到了輝山乳業工程部相關負責人。不過,進入大樓一個小時再出現時,他的神色比之前還要濃重,“見到人也沒給答復”。
值得注意的是,在楊凱到達之前,已經有至少8家供應商代表在輝山乳業大廈樓下等待,最遠的一家飼料企業代表從黑龍江大慶趕來。不過,能進入大樓的卻少之又少。
“進去又能怎樣?楊凱是來了,高層領導都在開會,不可能見我們。”一位供應商人士吐槽稱,希望企業還能活下去,不然我們這些人都得遭殃。
資產管理公司找上門
對于股價暴跌原因,輝山乳業稱會發布公告披露。不過,對于3月27日下午發布公告的消息,輝山乳業人士稱,“我們也不清楚。”
早在股價暴跌前,對于輝山乳業的債務危機,金融機構已經先知先覺。就在3月23日,遼寧省政府金融辦已組織召開由輝山乳業債權人參加的會議。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取的材料顯示,會議的主題是維穩,遼寧省金融辦吸取東北特鋼的教訓,為了社會穩定,要求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不要抽貸。
值得注意的是,輝山乳業大廈一位安保人士透露,最近幾天公司高層都在開會,同時參加的不只有遼寧省官員,還包括金融機構的代表。
對于輝山乳業債務問題及解決方案相關事宜,3月27日上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多次嘗試聯系遼寧省政府金融辦,但電話始終未有人接聽。
不過,對于拖欠款項,前述包裝盒供應商小王并不擔心,周末到沈陽后,他第一件事就是到超市看輝山乳業產品的生產日期,“鮮奶(生產日期)每天都在更新,不過酸奶就更新到24號凌晨。”
與小王有同樣觀點的,還包括一名從北京慕名而來的投資公司人士。該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輝山乳業的問題在于解決資金流動性問題,畢竟他們的實體還算不錯。
在該人士看來,與同樣做牛奶的伊利相比,輝山乳業的總資產和凈資產都是伊利的四分之一,但輝山乳業一年營業額在40多億元,而伊利早已突破500億元,說明企業管理有問題,但也說明有潛力。
事實上,有同樣想法的不只他一人。3月27日上午,某資產管理機構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他們想通過當地銀行朋友引薦,與輝山乳業洽談合作。
不過,讓他們一行三人掃興的是,雖然楊凱已到公司,但上午10時許,在內部等待近1小時的他們,并未見到相關負責人,也沒有人告知楊凱已經進入。
該資產管理機構的一位人士表示,目前的關鍵在于,掌握公司控制權的楊凱,什么時候愿意放棄部分股權,引入戰略投資者,進而盤活資產。
值得注意的是,據財新報道顯示,在3月23日債權人會議上,楊凱承認,公司資金鏈斷裂。但他宣稱,公司將出讓部分股權引入戰略投資者,通過重組在一個月之內籌資150億元,解決資金問題。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