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輸入法總用戶超4.3億 科大訊飛2C變現能力待考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3-28 01:00:25

科大訊飛主營業務以2B為主,而人工智能除了技術和算法,數據積累同樣重要。其對2C業務的整體規劃如何,與BAT等互聯網公司相比,開拓2C業務有何優劣勢?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趙娜 每經編輯 張力    

每經記者 趙娜 每經編輯 張力

科大訊飛2016年年報顯示,面向手機等移動互聯網領域,訊飛輸入法總用戶超過4.3億,活躍用戶超過1.1億,輸入法語音輸入的月覆蓋率超過40%,支持方言已達19種;與中國移動合作品牌靈犀語音助手用戶穩步增長,活躍用戶達到1600萬,保持同類產品中用戶規模第一。此外,截至2016年末,訊飛開放平臺開發者達25.7萬(同比增長133.6%),日服務量達31.3億人次(同比增長141.1%)。

另據了解,2016年11月的發布會上,科大訊飛一連發布多項基于“訊飛超腦”人工智能最新技術的產品和技術,推出了全球首個萬物互聯輸入解決方案、訊飛聽見多語種翻譯、智能家居、智能服務機器人、智能車載系統、個性化語音合成、智慧教育等技術產品。

而在此之前,科大訊飛通過調整組織架構成立了三大事業群,分別是教育事業群、智慧城市事業群和消費者事業群,可見其希望提升2C業務競爭力。

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在網上業績說明會上稱,2C業務將主要從云平臺大數據與廣告業務的結合、智能家庭軟硬件產品、有聲閱讀和聽見轉寫、教育個性化學習業務方面發力。輸入法等業務在持續提升客戶體驗的基礎上也會探索VIP收費模式。未來幾年訊飛2C業務將持續高速增長。

但值得注意的是,科大訊飛主營業務以2B為主,而人工智能除了技術和算法,數據積累同樣重要。其對2C業務的整體規劃如何,與BAT等互聯網公司相比,開拓2C業務有何優劣勢?

科大訊飛方面回應《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訊飛在核心技術基礎上,將技術優勢轉化為行業市場優勢和用戶口碑優勢。”

華安證券TMT研究組袁曉雨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稱,像科大訊飛做的智學網教育體系,也是先鋪政府渠道,再到學校以及學生和家長。C端真正放量還是要看教育,而像輸入法和靈犀語音助手等軟件,雖然累積的用戶量比較大,但目前從中產生的收入比較少。

她認為,未來科大訊飛圍繞人工智能生態變現將主要有三個渠道:一,從技術層面,基于訊飛開放平臺,公司現在也在做大數據廣告,慢慢會成為一種變現方式;二,該開放平臺已有20多萬開發者,圍繞科大訊飛的人工智能技術來開展,未來這些公司里可能產生某領域的獨角獸公司,科大訊飛可能會考慮以參股、控股的方式獲得股權上的收益;三,是對于行業的滲透,這兩年成長較快的是教育、汽車和公共安全領域,未來醫療跟下游行業的結合也是看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