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7-03-31 09:27:38
年報顯示,2016年,公司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億元,同比下降15.15%。其中,子公司江蘇悅達卡特新能源有限公司(簡稱“悅達卡特”)計提了高達2.57億元的減值準備近。
近年來,新能源備受車企追捧,悅達投資也“趕時髦”涉足新能源領域,但從近年來的“成績單”發現,新能源似乎成為公司利潤的拖累。
年報顯示,2016年,公司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億元,同比下降15.15%。其中,子公司江蘇悅達卡特新能源有限公司(簡稱“悅達卡特”)計提了高達2.57億元的減值準備近。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4年公司收購悅達卡特以來,這家新能源公司至今尚未盈利。
涉足新能源“遇坑”
關于悅達卡特持續虧損,悅達投資解釋稱:“受成本和渠道的制約,生物柴油行業仍然處于低迷時期。”公司表示,報告期內,悅達卡特繼續實施限產措施,期間著力謀劃新品開發和裝備改造工作。
資料顯示,悅達卡特成立于2013年10月份,其前身是悅達墨特瑞公司。2014年4月份,悅達投資通過全資子公司江蘇悅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悅達新材料公司),采用股權收購及定向增資方式,以3.75億元的價格,收購卡特公司60%股權。卡特公司變更為悅達卡特,注冊資本為1750萬元。
資料顯示,卡特公司成立于1996年6月份,最初從事工業潤滑油業務,于2005年開始生物柴油的研發。悅達投資稱,卡特公司的生物柴油于2013年7月15日在大連再生資源交易所上線交易,是國內唯一一家以生物柴油作為一種金融產品在交易所上線交易的公司。
《證券日報》記者發現,悅達投資投資悅達卡特之時,正是該公司宣告2013年的業績虧損875.26萬元之際。對于悅達投資入股虧損的卡特公司,有投資者認為,公司是在原油價格低的時候買入,其實是在撿便宜,“待油價上漲時,該公司的利潤就會體現出來。”
收購資產連虧三年
然而,此后悅達卡特的盈利情況依然如故,并未出現投資者設想中大賺特賺的情況。據2014年年報顯示,公司于2014年通過重組對上述公司進行了增資,但悅達卡特公司的業績依然是虧損。該公司2014年協議口徑凈利潤為-3355.63萬元,與承諾的4000萬元相差7355.63 萬元。公司解釋稱:“業績未能達到承諾的主要原因是:2014年下半年以來,國際原油價格持續大幅下跌,致使成品油價格連續下跌。”
對于上述業績補償,《證券日報》記者在公司2015年的年報中看到了解決方案。年報顯示,悅達新材料公司與張偉明簽訂《補充協議》,由張偉明以其向悅達方轉讓悅達卡特6%股權所得價款扣除相關稅費后的余額(共計2400萬元)補償悅達投資應享受的利潤分成,不足部分不再補足。
不料,悅達卡特2015年依然虧損,當年凈利潤為-1.13億元。交易方張偉明故技重施,在未完成利潤承諾的情況下,再次拋出悅達卡特20%的股權給悅達投資做為補償,補償完成后,悅達投資對悅達卡特的控制股權從60%變成80%。
對于上述補償方案,有投資者質疑“交易方張偉明是在空手套白狼”,畢竟其以一家虧損公司的股份換得業績承諾的補償對交易方來說并無實質性的損失。
更關鍵的是,公司投資悅達卡特獲得的不僅僅是連年虧損,還有因此前溢價收購而帶來的商譽損失。年報顯示,2015年,該子公司的商譽被計提減值4911.48萬元。
截至2016年年底,悅達卡特的損失再次擴大。2016年,悅達投資凈利潤虧損1.02億元,其中,對悅達卡特商譽計提減值6861.61萬元,計提準備2.57億元。
對此,有市場人士分析,上市公司重組對交易方的業績承諾應該加以限制,用股權抵消兌現業績承諾的方式有待改善。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