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4-06 14:18:56
有專家指出,白洋淀要發揮最佳的生態功能,保持生物多樣性,水位應維持在7.5米至8.5米最為適宜。現在白洋淀入淀河流中多數已斷流,如果不及時補水,7.5-8.5米這樣的水位得不到保障。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張懷水 實習記者 張鐘尹
每經記者 張懷水 實習記者 張鐘尹
雄安新區的選址這幾天備受社會關注,其交通優勢已十分明晰,那么其生態環境如何也成為熱點之一。
雄安新區擁有華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白洋淀,水資源比較豐富,可滿足區域生態用水需求。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安新縣委宣傳部獲悉,自1988年8月份白洋淀淀區重新蓄水后,水質有了好轉。
同時,有專家表示,白洋淀要發揮最佳的生態功能,保持生物多樣性,應建立白洋淀長效補水機制。
曾23次給予生態補水
據了解,白洋淀總面積366平方公里,淀區地形復雜,大小淀泊達143個。
從實際情況來看,此前各級政府對白洋淀高度重視,23次給予生態補水,使白洋淀水位基本達到生態用水的要求。白洋淀的重點保護區域如:燒車淀、大麥淀等主要核心區的水質基本能保持在Ⅲ、Ⅳ類水。
Ⅲ、Ⅳ類水分別指的是,集中式生活飲用水、一般工業用水區及人體非直接接觸的娛樂用水區。
另一方面,白洋淀核心區內的植被,得到較好的保護,水生植物的大量繁殖增強了白洋淀的自身凈化能力。
記者梳理發現,2002年11月,經河北省政府批準,建立白洋淀省級濕地自然保護區,保護區面積31200公頃,分為4個核心區。
2012年經河北省政府同意,對白洋淀濕地保護區的范圍進行了調整,調整后保護區總面積29696公頃。
專家建議建立長效補水機制
2015年,白洋淀被列入河北省首批12個省級重要濕地名錄之一。
據介紹,白洋淀水源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自然降雨,二是上游補水。
由于近年來華北地區持續干旱,降水量減少,白洋淀水位的保持基本只能靠補水。
有專家指出,白洋淀要發揮最佳的生態功能,保持生物多樣性,水位應維持在7.5米至8.5米最為適宜。現在白洋淀入淀河流中多數已斷流,如果不及時補水,7.5-8.5米這樣的水位得不到保障。
對此,專家建議建立白洋淀長效補水機制,補水期間應采取有效措施,確保入淀水質優良,水量足夠。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