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市場

每經網首頁 > 市場 > 正文

住建部、國土部聯合發聲:住宅供地應隨去庫存周期而動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4-07 09:21:56

4月6日,又一則重磅通知面世,住建部和國土資源部聯合簽發《關于加強近期住房及用地供應管理和調控有關工作的通知》,從用地層面嚴防高價地擾亂市場預期,此通知是近期第一次出臺的全國樓市調控統領性文件。

每經編輯 舒曼曼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經實習記者 舒曼曼 每經編輯 曾建輝

自3月以來,各地樓市調控新政密集發布,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已有近40個城市發布新一輪房地產調控政策,“認房又認貸”、規定購房資格中增加個稅或社保限制等措施密集出臺,部分熱點城市的樓市成交量明顯下滑,從房價來看,總體走向平穩,但個別城市有下降預期。

4月6日,又一則重磅通知面世,住建部和國土資源部聯合簽發《關于加強近期住房及用地供應管理和調控有關工作的通知》,從用地層面嚴防高價地擾亂市場預期,此通知是近期第一次出臺的全國樓市調控統領性文件。

住建部表示,各省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要按照“五類”(顯著增加、增加、持平、適當減少、減少直至暫停)調控目標,加強對本地區市縣住宅用地年度供應計劃編制和實施工作的監督指導。住房供求矛盾突出、房價上漲壓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住宅用地特別是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供應規模,去庫存任務重的城市要減少以至暫停住宅用地供應。

國土資源局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土地出讓面積20.82公頃,同比下降5.9%,房地產用地10.75萬公頃,同比下跌10.3%。

記者注意到,2016年上海住宅供地面積為391.43萬平方米,比上年銳減超過三成,2016年北京住宅用地僅成交15宗,遠低于歷年56宗的平均值,成交面積同比下跌超過七成,深圳住宅用地成交面積雖然較上一年大幅上漲80%,但總面積只有24萬平方米。

《通知》指出,各地要根據商品住房庫存消化周期,適時調整住宅用地供應規模、結構和時序,對消化周期在36個月以上的,應停止供地;36-18個月的,要減少供地;12-6個月的,要增加供地;6個月以下的,不僅要顯著增加供地,還要加快供地節奏。通過嚴格的量化標準調控住宅用地,并要求建立購地資金審查制度,房地產開發企業必須使用合規的自有資金購地,不符合要求的取消土地競買資格。

更為關鍵的是,上述新政強調因地制宜。要結合本地實際和出讓土地的具體情況,靈活確定競價方式,包括“限房價、競地價”、“限地價、競房價”、超過溢價率一定比例后現房銷售或競自持面積等,堅決防止出現區域性總價、土地或樓面單價新高等情況,嚴防高價地擾亂市場預期。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自3月17日北京樓市限購升級后,僅十天內,北京市國土資源局一共掛牌出讓8幅含住宅用地,共計建設用地面積36.88萬平方米,供地速度明顯加快。

上述新政要求各地樓市針對住房供求矛盾突出、房價上漲壓力大的城市,要建立商品住房建設項目行政審批快速通道,提高辦事效率,嚴格落實開竣工申報制度。要嚴格執行土地利用動態巡查制度,督促房地產開發企業及時足額繳納土地出讓價款,并嚴格按照合同約定及時開工、竣工,加快商品住房項目建設和上市節奏,盡快形成市場有效供應。

對具備預售條件拖延上市、變相捂盤的項目,要嚴肅查處。落實房地產成交價格申報制度,嚴格執行明碼標價、一房一價制度。加強商品住房項目預售價格管理,督促房地產開發企業合理定價。

《通知》要求,加大住房保障力度,統籌做好2018-2020年棚戶區改造三年計劃,繼續發展公租房、共有產權房。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住宅供地應隨去庫存周期而動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