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網 2017-04-11 09:44:08
截至4月10日,已有195家企業披露收購標的實際凈利潤,近30家未達到當期承諾凈利潤。資訊統計顯示,包括早期的收購、重組、借殼等,2016年有554次收購資產需完成業績承諾,涉及470家上市公司。
據中國證券報11日報道,截至4月10日,已有195家企業披露收購標的實際凈利潤,近30家未達到當期承諾凈利潤。
資訊統計顯示,包括早期的收購、重組、借殼等,2016年有554次收購資產需完成業績承諾,涉及470家上市公司。此外,在2016年期間披露往年業績承諾實施情況的共有154件,涉及116家上市公司。按照歷年業績承諾凈利潤總和與實際貢獻凈利總和對比來看,88家上市公司收購的標的資產順利完成業績承諾,完成率為75%,另有25%的上市公司并購標的業績未達預期。
據中國證券報記者統計,截至4月10日,已有195家企業披露收購標的實際凈利潤,近30家未達到當期承諾凈利潤。其中大多數未達標標的屬傳媒游戲、網絡科技、互金等“三高”現象突出的新興行業,此前掀起并購熱的新興行業已然成為業績承諾難兌現的“重災區”。
標的業績難達預期已成為拖累上市公司業績的重要因素。某大型券商并購重組分析師指出,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并購標的業績虧損拖累公司并表業績。同時,收購完成后,上市公司至少應當在每年年終進行減值測試,如果并購標的業績沒有預期那樣高,出現資產價值下降趨勢,會一次性全額計提或分年計提。大額商譽一次性在沖減資產的同時,也會抵減凈利潤,直接拖累上市公司當期業績。
隨著標的業績拖累上市公司的情況愈演愈烈,監管層逐漸加大對并購重組、對外投資帶來的業績預測不達標、大幅計提商譽減值等問題的關注。同時,監管層亦對并購標的業績承諾兌現情況的真實性和準確性進行問詢。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