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輪播

每經網首頁 > 輪播 > 正文

誰動了共享單車?

中國青年報 2017-04-12 09:44:54

來自云南的金妹終于在“小黃車(ofo共享單車)”上學會了騎自行車,不過第一個月里就被撞倒了兩次,一次是悄無聲息超車的外賣小哥,一次是突然右拐的三輪板車。“唉,這里的路比老家寬,但路邊全停著(小汽)車,沒地方騎(自行車)。”

來自云南的金妹終于在“小黃車(ofo共享單車)”上學會了騎自行車,不過第一個月里就被撞倒了兩次,一次是悄無聲息超車的外賣小哥,一次是突然右拐的三輪板車。“唉,這里的路比老家寬,但路邊全停著(小汽)車,沒地方騎(自行車)。”

春節后,金妹換了一份工作,路途遠一些、工資高一點,需要坐地鐵上下班。這座位于北京東四環外1公里的地鐵站離她的住處大約兩公里,沿途路燈有些昏暗。特別是下班晚了的時候,她覺得,騎車會比步行安全一些。

身形嬌小的金妹在一堆共享單車中挑中了一輛車座較矮的。這是四月的北京,春暖花開。地鐵口附近,騎車的人明顯多了起來。

來北京十多年的老杜在這個地鐵口開摩的,他說,以前摩的司機們扯著嗓子搶活,現在喊也沒用,抱著手機的小年輕頭都不抬,一出地鐵站就拿著手機“掃一掃”(共享單車的二維碼)。如今,坐他車的要么是路不熟,要么還不太會用智能手機。

老杜偶爾也看到輪胎被扒了出來、車座被卸掉的共享單車。但他并不知道,在網上,摩的司機為“國人素質”背了黑鍋,他愣了一會兒說:“破壞?你看看,這么多車,弄得過來嗎?我家那口子還騎小黃車上下班呢。”

正值下班高峰,老杜的摩的旁密密麻麻地擠著各色共享單車,他估計,最多的時候,“四五百輛都不止”。這里被他稱為年輕人的地盤。網上一份北京租房攻略里提到,這個社區附近影視娛樂公司居多,聚集了不少小明星。

剛從金融街下班的王非像往日一樣不停地按著喇叭,“實在太亂了,行人、自行車、機動車都攪在了一起,誰按規矩來誰就沒辦法走。”

王非的手機里也有摩拜單車的應用軟件,但最初這款單車的車座不能調節,他身高一米八幾,騎起來并不舒適,加上早高峰時常常找不到車,就很少再租用了。不過,開車更痛苦,“回家這最后一公里的路,有時要堵上半個小時。你看看,這些自行車都快停到馬路上了”。

車窗外,擦身而過的是一層疊一層停放的共享單車,還有隨著天氣轉暖,不斷侵占人行道的小吃攤位,烤冷面、串串香在年輕人中最受歡迎。

等著烤串出爐的“魚頭”跨在一輛共享單車上,她高調地承認自己是摩拜單車創始人胡緯緯的粉絲。在她看來,共享單車被曝光的負面問題只是事物的一個側面,真正牛的是共享單車對人們出行、生活方式的變革,“能做一件改變人們生活的事是偉大的”。

“魚頭” 自稱 “設計小工”,手機里有4個共享單車軟件,其中一個還是去外地出差時臨時下載的。天好時,騎著車在住處周邊溜達是她近期的愛好,“我在這里住了一年多了,竟然不知道這條鐵路后面有成片的居民房,那是北京的另一副模樣”。

自行車一輛輛被騎走,地鐵站外漸漸安靜了下來。不到11點,這些單車一輛不剩地被注入了周邊街區的每一條毛細血管。

胡緯緯曾在演講上說,一旦給單車通上電,放到外面讓它自運營的時候,它們就仿佛有了生命。這些被胡緯緯視為有生命的單車,它們未來的命運將有賴于這座城市里的每一個人。

而在城市規劃專業的方韋看來,一座軟、硬件都考慮到騎行的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數是非常高的。

責編 段思瑤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共享單車;ofo;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