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市場

每經網首頁 > 市場 > 正文

北京150萬套房源供應量背后:樓市投資屬性逐漸被削減

北京商報 2017-04-13 08:36:37

“從計劃披露的信息來看,政府的態度十分明確,就是要增加供給,加大中低端價位的商品房供應,穩定樓市預期。”

在一系列調控政策落地之后,北京樓市土地供應端也正在改變市場預期。

日前,《北京市2017-2021年及2017年度住宅用地供應計劃》獲得市政府批復。未來五年北京供應保障150萬套住房建設需求的土地,總共6000公頃;2017年北京將供應滿足30萬套住房建設需求的土地,總共1200公頃;新建住房中產權類約占70%,租賃類約占30%。產權類住房中,商品住房約占70%,其中,自住型商品住房、中小套型商品住房約占70%。業內人士分析,6000公頃的土地供應絕不是小數字,未來的供應主要分布在哪兒?150萬套的供應量對樓市而言意味著什么?租購并舉的市場又會是怎樣的?這些都成為業內外關注的焦點。

百萬供應計劃

4月7日,北京市政府通過《北京新聞》發布了一條與北京樓市未來發展息息相關的重要信息。該新聞內容主要是《北京市2017-2021年及2017年度住宅用地供應計劃》獲得市政府批復。其中,計劃的主要內容包括未來五年供應保障150萬套住房建設需求的土地,總共6000公頃;2017年北京將供應滿足30萬套住房建設需求的土地,總共1200公頃。其中產權類約20萬套,租賃約10萬套;新建住房中產權類約占70%,租賃類約占30%。產權類住房中,商品住房約占70%,其中,自住型商品住房、中小套型商品住房約占70%。

“看似簡單的新聞數據的發布,其中蘊含著北京樓市未來發展的關鍵信息。”一位業內人士表示,若這些供應計劃順利推進,將給北京樓市供應端帶來根本性改變。

以北京2017年供地計劃為例,2017年北京將供應滿足30萬套住房建設需求的土地,總共1200公頃。單從數據上來看,這與往年北京的供地計劃相比,并沒有大幅提高,屬于平穩供應。但事實上,往年北京供地計劃的完成度一直不甚理想,但今年情況則顯然不同。2017年以來北京放地速度明顯快于往年同期,甚至在一些相對敏感的時間節點也依然有土地出讓。

從機構數據統計來看,2017年北京已經成交及即將成交住宅類土地分析,所有今年將上市的掛牌地塊合計29宗住宅地塊,面積為373萬平方米。年內供應的住宅類已達20宗,而等待成交的15宗,已經成交的有7宗。從已經成交的7宗地塊來看,合計成交的商品房住宅地塊面積為90.64萬平方米。其中限價商品房為47.9萬平方米,主要分布在房山、平谷、密云。公建面積17.5萬平方米。這7宗住宅用地中自住房為22萬平方米。由此可見,計劃中的土地供應將大多來自五環外,甚至六環外。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在需求端,北京對自住型商品住宅的需求量巨大。以最近搖號的北京朝陽金隅匯景苑項目為例,申購家庭為14.5萬戶,最終通過審核的家庭為13.8萬戶。

據統計,北京目前待售的住宅土地中,合計有7宗含自住房地塊,合計預計供應自住房面積高達50萬平方米。大約6000多套自住房,從北京土地供應看,限價與自住房將成為2017年北京土地市場的最主要特征,2017年土地供應量相比2016年有明顯增加。

按照2017年土地供應節奏和土地類型的趨勢來看,未來五年“6000公頃,150萬套”的供地數量、土地類型很可能保持這樣的大方向,并由此徹底改變北京樓市的市場格局。

金融屬性大減

“從計劃披露的信息來看,政府的態度十分明確,就是要增加供給,加大中低端價位的商品房供應,穩定樓市預期。”北京市房地產業協會副會長陳志分析,之前北京市土地供應出現了不少高價地塊,產生了許多高價樓盤,整體上拉高了北京房價。而現在的供地計劃,保障性意味很濃,就是要在供地結構上進行本質上的調整。著重強調住房社會屬性的同時,大幅削減房產的金融投資屬性,從而符合中央提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炒的”的市場定位。

本次計劃披露,新建住房中產權類約占70%,租賃類約占30%。產權類住房中,商品住房約占70%,其中,自住型商品住房、中小套型商品住房約占70%。五年內,三個70%將足以改變市場預期。

事實上,北京樓市的投資屬性正在逐漸被削減。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租賃類約占30%”類似的供應計劃在以往從未推出過。如此大規模的“無產權”供應,必然無法實現以往購房時房價大幅上漲的投資預期,無法交易的租賃類供應對市場的沖擊可想而知。

此外,新政還提到“研究擴大租賃住房賦權,這一表述十分耐人尋味,此前有分析指出,這表明未來政府很可能賦予租賃住房享有的社會服務均等化。其中將包括社會保障、醫療、教育等公眾最關心的權益。倘若賦權實現,制約租賃市場發展的瓶頸將有實質性突破,購房人對產權的天然熱衷也會隨之消減,租售并舉也將不再停留在計劃上。同時,70%的商品住房中,有70%的比例是自住型商品住房、中小套型商品住房。相比于此前一般的商品住房品類,這些產品要么都無法隨時變現,要么交易收入部分上繳,要么升值空間有限,都讓此類樓盤的資產溢價能力不被投資者所看好。一旦這些住宅品類成為北京市住房供應主流,住房投資屬性將被極大削弱。

“北京土地供應結構的改變與此前政府推出的限購、限貸、限‘商改住’、調控學區房、整頓二手房市場等一系列調控動作無疑將形成綜合系統。”陳志進一步分析,這也讓本輪調控形成多層次、全方位、立體式調控,并逐漸改變以往調控以短期行政手段向理性長效機制轉變的調控思路。

高端消失?

“樓市三段論會回歸,即‘低端有保障、中端有支撐、高端有市場’。”張大偉預測,除了保障性住房外,剛需、首改選擇二手房可能更為現實。畢竟供應結構變化的結果將導致新建商品房高端化的現實。

數據顯示,六環內商品房住宅供應未來會稀缺到極致,在供應端更多的土地將完成自住房及租賃住房的供應。改善型需求依然需要在商品房市場,這種情況下,好的商品房住宅產品會顯得更稀缺。

關于豪宅市場生存空間,市場仍有爭論。有觀點認為,自住房、限價房、租賃住宅逐漸成為市場主角后,豪宅的“土壤”正在“被消失”。按照當前北京樓市在售豪宅以及潛在豪宅供應(近兩年內出讓的高價土地),數年內也將完成去化,北京豪宅恐怕要淡出樓市。

北京目前已經進入了新建商品房供應末端,土地已經進入存量時代,豪宅市場未來即使有空間也將被嚴重壓縮。若加上雄安新區的分流效應,北京豪宅市場很可能利空。

易居中國執行總裁丁祖昱也認為,一旦150萬套住房以及25萬套自住型的任務完成將對剛需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會解決住房困難的問題,但對于中高端商品房市場可謂是雪上加霜。

但市場也有不同觀點。“首都的政治經濟地位,依然是頂尖資源要素的匯聚地,對精英人口的吸引力不會更改”,有業內人士表示,雄安新區、通州以及京津冀未來分散承接首都的非首都功能后,北京會變得更宜居,更適合少數高端項目的生存。

亞豪機構市場研究總監郭毅則認為,在未來三個70%供應之外,高端及改善性土地仍有空間,如果真能按供地計劃足量供應,每年不限套型面積的商品住宅,即有機會做成高端的項目還有4.4萬套,已足夠滿足當前的“改善+高端需求”。同時,如果住房保障力度加大,民生問題得以解決,商品房市場化后,會給豪宅市場帶來新空間。

責編 曾建輝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北京供地規劃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