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4-13 20:23:31
每經編輯 周禹彤
每經記者 孟慶建
眾所周知的,華為主營的通信業務占到華為總營收的半壁江山,也是華為利潤的主要來源,隨著4G網絡投入進入末期,5G網絡還沒有運營商撥出資金建造,華為主營業務面臨增長減速的局面。盡管手機出貨量已經達到了1.39億部,但給華為集團的凈利潤貢獻方面還需要長足的進步。
電信行業的新增長在哪里?運營商“財主”營收低迷的情況下,華為怎樣實現持續增長?華為常務董事徐文偉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開誠布公地談了兩點,一是運營商業務尋找新空間,另外一個是數字化轉型。這是華為希望在運營商市場之外,擁抱的萬億市場。
給電梯連上網
數字化轉型可以做多少事?徐文偉分享了華為在一個非常細分的行業做出了一個經典案例——“梯聯網”。
全球電梯保有量達到1500萬部,每天乘坐電梯的人次達到數十億次,如果每部電梯每年業務中斷兩天計算,全球電梯中斷總時間將達到驚人的3000萬天/年,人工巡檢次數3.6億次/年。人力、時間損耗,會降低電梯運營的效率,增加運營的成本。
華為看到了這個機會,兩年技術研發,基于SDN和邊緣計算推出梯聯網解決方案。通過大數據分析技術實現故障隱患預警、針對性保養,使得電梯的業務中斷降低90%。同時,通過SDN架構實現電梯的統一集中管理,使運維成本降低了50%。提供了多種網絡開放接口,創造了廣告傳媒、大數據挖掘、與物業聯動等創新的商業模式和機會。
“梯聯網是一個小的樣本,萬物聯網的數字化轉型大幕拉開,華為希望能夠聯合各行業合作伙伴一起推動數字化的轉型。”徐文偉表示。
各行業對數字化轉型的需求,在企業角度看來更直觀。比如主業聚焦到醫療行業的飛利浦,正在打造一個健康全程關護產品和解決方案,覆蓋健康生活、疾病預防、精準診斷和治療以及家庭護理。
飛利浦大中華區梁建球表示,飛利浦在醫療數字的宏觀愿景是健康關護全程數字化,目前正與與華為攜手打造一個遠程三維醫療解決方案,通過數字化影象掃描,協助偏遠城市地區。另外飛利浦和華為合作研發將家庭電器設備進行互聯,家庭內部部署個人健康管理系統,并監護老人的居家安全。
華為的數字化實踐
華為此前活躍在3GPP、ITU等通信行業組織,現在華為積極加入了包括美國IIC, 中國AII在內的多個工業互聯網的組織。其中IIC發源于北美,由AT&T、Cisco、IBM和Intel發起成立,有超過250多個會員參與,成立26個測試床項目。 華為目前已經成為IIC的“籌劃指導委員會”成員,華為希望通過IIC這樣的組織拉通各行業標準,尤其是IT架構和云計算標準。
“華為正從此前賣盒子的公司向數字化轉型的使能者角色轉型,華為此前的合作伙伴主要是運營商在內的商業合作伙伴,但是現在合作伙伴范圍變了,更多是和產業合作伙伴合作來經營各個產業。比如華為大型的制造企業,ABB、西門子、美國通用的合作。”徐文偉稱。
在數字化轉型大幕拉開的初期,華為從此前電信行業的跟隨者角色已經變身ICT行業領導者。“以前作為跟隨者要容易很多,但在數字化轉型領域做為行業領導者,華為承擔的責任要大很多,不僅僅要梳理與行業伙伴的關系,還要與上下游的利益相關者打通。尤其在推進標準化工作的時候,經常遇到商業規則破壞者,走的越深面對的問題越復雜。”徐文偉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華為作為一家企業,希望在三到五年內將自身的數字化實踐作為行業轉型做案例。華為的數字化包括內部的IT全部云化,與客戶、合作伙伴、員工的對接流程全部云化。
“華為數字化的目標是,達到包括ROADS體驗、激發員工、敏捷創新等五個領域。五個領域中敏捷創新就是產品以客戶為中心的響應速度、創新能力、智慧運營,這是華為要達到的目的。目前華為內部已經開始大筆資金投入。”徐文偉表示。
運營商市場的“新增量”
數字化轉型的進程難以畢其功于一役,對華為來說,在全球運營商普遍低迷的情況下,在運營商市場尋找新增量是更務實的做法。
“現在很多廠商講5G,卻很少講新增長,尤其是很少講利用現有運營商網絡優勢網絡本身獨特的地方幫助運營商成長。華為投資5G并不意味著華為不再投資3G、4G,事實上,目前大量的投資還是面向3G、4G網絡。華為是真正站在運營商角度幫助運營商怎么找到新增長點。主要路徑是推動運營商網絡全面云化,促進網絡服務敏捷性,來提升運營商的競爭力。”徐文偉表示。
徐文偉介紹,在推動運營商云化的措施有三個方向,一是幫助運營商網絡云化,利用云的技術可以把基站、傳輸的通信資源池化。二是,推動運營商的IT架構要云化,運營商最終要通過云服務的方式向它的客戶提供服務。三是,華為要用云的方式向運營商提供業務和服務,今后有一些業務運營商不一定要采購,二是直接是華為在云上租用, 降低投資風險。這一點上華為與德國電信在視頻業務上已經做出了嘗試。
“在云計算方面,華為將是運營商的重要推動者。華為目前為德國電信、中國電信提供云計算解決方案,在海外,華為的公有云也將主要和運營商合作。”徐文偉同時也表示,“華為內部在中國市場云服務戰略上達成一致,要強力進入中國公有云市場,華為在公有云市場有強大的線下服務能力,今年成立Cloud BU重點是補齊線上能力,華為希望公有云的線上能力三年時間超過阿里云。”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