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網貸“羊毛黨”生存縮影:以前一年買寶馬 現在只能買單車

證券日報 2017-04-15 10:22:52

一位資深“羊毛黨”對記者表示,“目前我身邊月收入最高的‘羊毛黨’大概月入5萬元,能有這樣收入的人也是少數。“以前,薅羊毛情況好的時候,一年買輛寶馬絕不是問題,現在只能買單車了。”這是羊毛群里十分流行的一句話,也是“羊毛黨”目前的生存狀態縮影。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對于寄生在P2P網貸行業的這群特殊群體——“羊毛黨”,《證券日報》記者在加入了幾個職業“薅羊毛”的QQ群,蹲點觀察、接觸兩周后發現,這個群體有著獨特的生態鏈,“羊頭”、“羊毛黨”、散客、網貸平臺推廣人員等各懷心思,共同的利益將他們捆到了一起。

隨著網貸行業的發展,“羊毛黨”在“羊頭”的帶領下,由開始的游擊戰和小打小鬧,逐漸發展成為有組織有紀律的團結隊伍,他們通過日常QQ群、微信群進行日常溝通串聯、信息共享和任務分發。隨著“羊群”的擴大,很多“羊毛黨”隊伍足以影響一個平臺的生死存亡。

不過, 目前很多平臺出臺規定開始清理“羊毛黨”,并且今年以來各大平臺紛紛降息,資產項目一標難求,眾多高返平臺又相繼出現逾期或提現困難,在P2P行業“寄生”了多年的“羊毛黨”日子不再好過。一些有名的“羊頭”已經“金盆洗手”,另尋他途,“羊毛客”也不斷減少。有調查顯示,13.64%的投資人在“薅羊毛”時曾因項目逾期、平臺跑路而踩雷。

一位資深“羊毛黨”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我身邊月收入最高的‘羊毛黨’大概月入5萬元,能有這樣收入的人也是少數。“以前,薅羊毛情況好的時候,一年買輛寶馬絕不是問題,現在只能買單車了。”這是羊毛群里十分流行的一句話,也是“羊毛黨”目前的生存狀態縮影。

近15%投資人“薅羊毛”時踩雷

“羊毛黨”默認風險自擔

“羊毛黨”從最初的個體化發展到現在,變成有組織、有分工的職業群體。“羊毛黨”中的領頭人為“羊頭”, 主要為群內“羊毛黨”提供各種平臺的福利信息,甚至組織“羊毛黨”們與平臺談判,以獲得更多的優惠。散客“羊毛黨”常常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游走于各個“羊毛群”,有羊毛就“薅”一把,主要靠注冊返現、邀請獎勵和渠道返利賺些小錢。

“行業發展初期,行業套利現象嚴重,也引發了許多用戶抱著‘薅羊毛’的心態進入此領域。”拍拍貸CEO張俊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但是,隨著監管從嚴,網貸平臺加速退出,“羊毛黨”以前很少踩雷,而現在踩雷卻變成了家常便飯。據網貸之家報告顯示,大約三成的投資人有過踩雷經歷,預計其中有超過一半是因為“薅羊毛”而踩雷。“有調查顯示,13.64%的投資人在薅P2P羊毛時曾因項目逾期、平臺跑路而踩雷。”網貸天眼研究員李欣竹對本報記者表示。

本報記者在調查中發現,現在充當意見領袖的“羊頭”也經常踩雷,甚至連續踩雷。4月11日,“P2P投資理財薅羊毛”的QQ群里異常冷清,甚至連可薅的平臺清單都沒有發。記者詢問之后才知道,“羊頭”趙軍(化名)4月份不足半月已經連續兩次踩雷,群里很多“羊毛黨”都在安慰趙軍,但趙軍一直沒有出來說話。據趙軍的朋友稱,當初趙軍給很多“羊毛黨”投資某平臺返現的錢都是自己墊付的,平臺還沒有付刷單的錢。當記者追問踩雷平臺名字及群里人員涉及具體金額時,他表示并不知情,很多東西“羊毛黨”并不知情,只有“羊頭”知道。

“風險自擔”,這是“羊頭”趙軍之后出現在QQ群里對踩雷的“羊毛黨”說的話。此后群里變得異常寂靜,并沒有任何“羊毛黨”責問“羊頭”。“這是‘羊毛黨’自己的選擇,你愿意來就等于默認要承受風險。”一個常年活躍在群里的“羊毛黨”稱。

“部分平臺確實通過羊毛群進行刷單的行為,但也有很大一部分居心不良平臺則是利用高額返現吸引投資人,目的是為了進行詐騙,沖在最前面的‘羊頭’自然難免踩雷。”投之家COO鄧偉表示,“對‘羊毛黨’來說,需要刷單的平臺往往是新平臺或者是背景較弱的平臺,所以‘羊毛黨’也面臨正常投資人數倍的風險。”

盈利空間越來越窄

“羊毛黨”不斷退場

雖然“薅羊毛”風險很大,但“薅”來的收入也相當客觀,但隨著監管從嚴已開始嚴重下滑。

“前幾年‘羊頭’最高投資本金是2000萬元,收入肯定也是千萬元級別的。有的‘羊毛黨’甚至從VIP投資人轉化為部分平臺的股東,但現在‘雷’太多,沒人敢拿那么多錢出來投了。”一位資深“羊毛黨”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我身邊月收入最高的‘羊毛黨’大概月入5萬元,能有這樣收入的人也是少數。這本來就是灰色地帶,具體賺多少沒幾個人會說實話。”

據該‘羊毛黨’介紹,早期被薅羊毛的P2P平臺和“羊毛黨”合作存在多種模式。其中一種是以“團”的形式存在,“羊毛黨”抱團同時將一大筆資金注入一個平臺。收益方面,平臺則會和“團長”進行協商,除頁面展示的利率外,還會有額外的返點。但是這種形式對平臺來說風險太高,后來逐步被淘汰。

目前的主流模式則是“羊毛黨”到平臺試水,然后通過QQ群、微信等多種互聯網手段拉幫結派,分享邀請,有組織有計劃地對平臺進行薅羊毛行動。平臺則將原本的推廣費用轉而放在獎勵上,設定獎勵規則,通過“羊毛黨”將活動擴散出去。也有一些平臺推廣人員為了賺取流量,找一些“羊頭”進行刷單。

《證券日報》記者調查發現,各薅羊毛QQ群收益模式大致相同。總收益=返現+利息+平臺紅包。不過,記者注意到,返現是由群主也就是“羊頭”進行,但要在“羊頭”發的邀請鏈接注冊,且只能是首次投才有返現,反復投則沒有。具體選擇哪家平臺則是由“羊毛黨”自己選擇,“羊毛黨”需按照攻略要求注冊投資后“交單”,次日晚上由“羊頭”統一支付寶進行返現。

不過,隨著監管的越發收緊,“羊毛黨”們似乎越來越無羊毛可以薅。以“P2P網貸理財薅羊毛”QQ群為例,群公告中顯示,從3月16日起能“薅羊毛”的P2P平臺大概17家左右。而到了4月11日,公告顯示可“薅羊毛”的平臺并沒有增加幾家。

紫馬財行CEO唐學慶坦言,“監管力度加強使絕大多數平臺的收益率以及網絡投放、市場推廣等費用都已經回落至理性區間,因此活躍在網貸平臺上的大量‘羊毛黨’再無高額利潤可榨取,現已加速退場至其他新興的流量高地。”

除了“羊毛黨”自愿退出以外,很多平臺通過政策遏制也使得“羊毛黨”生存空間受限。很多平臺認為,“羊毛黨”不利于行業的長期發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還會成為平臺發展的負擔。“目前平臺在技術層面主要通過風控、大數據分析、IP監測,運營則通過提高活動門檻、紅包和投資額、投資期限掛鉤、現金紅包獎勵轉換為物質獎勵等多種手段進行防治”,一位不愿具名的平臺負責人表示。記者 李 冰

責編 王可然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網貸“羊毛黨” 寶馬 單車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