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市場

每經網首頁 > 市場 > 正文

防范“洗綠”風險 專家稱需強化企業環境信息披露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4-16 21:33:20

4月15日,2017年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年會暨中國綠色金融峰會在北京舉行。央行副行長陳雨露在會議上指出,要持續提提升綠色金融市場的透明度,打破由于信息不對稱導致的綠色投融資瓶頸,有效制約污染性投資,防范“洗綠”的風險。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張壽林    

每經記者  張壽林  每經編輯 姚茂敦 

4月15日,2017年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年會暨中國綠色金融峰會在北京舉行,會議由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主辦,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生態金融研究中心及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承辦。

央行副行長陳雨露在會議上指出,要持續提提升綠色金融市場的透明度,打破由于信息不對稱導致的綠色投融資瓶頸,有效制約污染性投資,防范“洗綠”的風險。

央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馬駿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洗綠”就是以綠色的名義融到了資金,卻沒投到綠色項目中去。全世界都在討論這一問題。

銀監會政策研究局巡視員葉燕斐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綠色信貸做了好多年,總的來說,目前來看發生“漂綠”的事件不是很多,畢竟有第三方認證,但偶然的事件也有,比如財務報表造假等。他提示,要把整體的情況和個別的情況區分開來看。

 

綠債回報相對穩健、風險低

會議上,陳雨露指出,目前中國綠色金融總體仍處于起步階段,其中投資者和資金需求方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比較突出,許多企業未充分披露環境信息,許多資產還沒有綠色標識。

他指出,要通過強化環境信息的披露要求,建立公共環境數據平臺,完善綠色金融產品的標志和綠色評級認證,建立環境壓力測試體系等手段,打破由于信息不對稱導致的綠色投融資瓶頸,有效制約污染性投資,防范“洗綠”的風險。

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金融國際研究院院長王遙預測,未來碳價可能進一步升高,碳價風險越來越大,環保處罰、水資源風險同樣如此。王遙的團隊研究認為,這種風險壓力確實可以將環境成本內生化。通過環境壓力測試,可以了解金融機構面臨環境和氣候風險的風險值,引導金融機構減少對污染性和高碳項目投資,進而提升綠色投資偏好,有效抑制污染性投資。

馬駿主編的《國際綠色金融發展與案例研究》則指出,綠色債券的發行機構一般信用級別極高,或現受免稅政策。嚴格篩選項目、并具備清晰、詳實、透明的信息披露和第三方認證的“標貼”綠色債券,具有風險較低、回報相對穩健的特點,吸引了養老基金、大型資管機構、知名企業和各國央行為主的責任投資者。

充分的企業環境信息可以幫助投資人評估投資指標的環境風險,有助于判斷投資標的綠色與否、綠色程度如何,從而有依據地通過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等工具,將更多資本引向綠色企業、綠色項目,減少對污染企業與項目的投資。

當日,人大生態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藍虹教授發布了由人大重陽金融研究院等機構主編的《2016中國綠色金融發展報告》。報告指出,加強綠色債券市場的規范和監管,關鍵是使綠色債券成為真正的綠色債券,降低“漂綠”或虛假綠色項目產生的風險,吸引更多投資者。綠色債券市場的規范和監管,關鍵在于兩方面:一是關注募集資金用途,嚴禁名實不符,冒用、濫用綠色項目名義套用、挪用資金。二是確保發行人信息披露的真實、準確和完整。

馬駿告訴記者,“洗綠”風險有很多原因造成,比如披露不充分,所以要求強制性信息披露。此外,披露標準以及第三方認證等都方面也需要加強。

葉燕斐告訴記者,對于綠債,每一筆都要求中介機構認證,披露環境信息;銀行貸款也要求有第三方機構認證。“當然不可能是百分之百認證,審計不可能每筆業務都去審,他可能是抽樣審計,這樣也可能有漏洞。但是,認證機構如果公正性、獨立性能夠保證,‘漂綠’的幾率就比較小。”

葉燕斐表示,信息機制中的四方面,借款人、非政府組織包括媒體、貸款人、政府都要盡職。綠色信貸做了好多年,總的來說,目前來看發生“漂綠”的事件不是很多,畢竟有第三方認證,但偶然的事件也有,比如財務報表造假等。要把整體的情況和個別的情況區分開來看。

 

需建立強制性環境信披制度

綠色債券認定是一大挑戰,中誠信國際副總裁孔令強介紹,中誠信從四大方面進行定量和定性評估:募集資金的投向、募集資金的使用、項目環境效益實現的可能性評估、信息披露。“在實踐中,我們會發現,尤其是其他品種的債券,其募集資金很容易被挪用。融來了這筆錢,名字叫綠色債券,實際用到綠色項目中的有多少?到底有多綠,這需要一個標準。”

孔令強稱,不但要披露做到的,還要披露沒有做到或者是認為負面影響的。

浦發銀行投行及大客戶部副總經理楊靜也感受到環境信息共享不對稱的問題。他表示,現在被環保部門掛牌督辦的企業、關停并轉的企業、限期治理的企業,以及環境友好的企業等信息,銀行沒有辦法及時、充分、全面獲得。信貸審批在入口關少了一些依據。“很多信息是滯后的,貸款放下去之后,出了環境和社會風險,(才知道)這個項目不是綠色。”

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制度是綠色金融制度的重要的基礎性制度。證監會中證金融研究院副院長馬險峰指出,從今年開始建立各行各業的環境信息披露的指標體系,類似交強險,規定應該披露的最核心信息。還將從環保部門監控的企業逐步擴展到全國所有上市公司的環境信息披露。

馬險峰表示,從長遠來看,可能需要一段時間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分幾個步驟落實建立強制性的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制度。今年要做的是,對環境保護部門重點監控的企業,必須建立強制性的環境信息披露制度。對于沒有在環保部門重點監控名單上的企業,可以自愿披露,但也要遵循國際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的做法,不披露需要進行解釋為什么不披露,逐漸過渡到全部上市公司都進行環境信息披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綠色金融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