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4-27 20:20:50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日從四川省金融工作局獲悉,通過市場、行政等方式,2016年全省共有28家小額貸款公司和37家融資擔保公司退出了行業。截至2016年末,全省小額貸款公司平均實收資本1.64億元,比年初增加46萬元,融資擔保公司平均實收資本1.43億元,比年初增加3500萬元。未來,四川將加快兩類公司的行業體系建設。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張喜威
每經記者 張喜威 每經編輯 姚茂敦
經過多年的高速發展之后,近幾年兩類公司步入了整合期。面對行業的新變化,2015年,四川省就提出了“三個一批”戰略,即通過增資擴股做大一批、重組轉型做強一批、嚴格監管淘汰一批,推動優化發展機構、轉變發展方式。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日從四川省金融工作局獲悉,通過市場、行政等方式,2016年全省共有28家小額貸款公司和37家融資擔保公司退出了行業。截至2016年末,全省小額貸款公司平均實收資本1.64億元,比年初增加46萬元,融資擔保公司平均實收資本1.43億元,比年初增加3500萬元。
四川省金融工作局副局長程永革表示,接下來將加快行業體系化建設,建設“一體兩翼”的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重點發展5~10家資金實力強,專業化、規范化程度高的小額貸款集團。
加快行業體系建設
截至2016年末,四川省融資擔保法人機構383家,實收資本549億元;小額貸款公司法人機構348家,實收資本571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在兩類公司法人機構數量下降的情況下,去年末全省融資擔保公司和小額貸款公司平均實收資本比年初均有所增加。
四川省金融工作局披露的數據顯示,兩類公司2016年全年累計擔保和發放貸款1421億元,年末融資擔保在保余額和小額貸款余額2227億元,約占全省社會融資余額3.7%,在保戶數31萬戶、在貸戶數20萬戶;從業人員12104人,納稅6.45億元。年末,融資擔保小微企業和城鄉居民(含個體工商戶)在保余額1352億元,占比83.44%;小額貸款公司涉農及小微貸款在貸余額232.56億元,占比38.30%。
“可以說,融資擔保已經成為地方金融中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而小貸公司在緩解小微、三農的融資難方面做出了積極的貢獻。”程永革表示,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小貸公司和融資擔保公司發展的深層次矛盾也比較突出。對于當前兩類公司的發展現狀,可以用3個三分之一來概括:即有三分之一的公司發展良好,也比較規范;有三分之一的公司能夠維持現狀;還有三分之一的公司資產質量已經惡化,經營比較困難。
未來,四川將加快兩類公司的行業體系建設。今年要加快建設“一體兩翼”的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一體”是指再擔保業務體系,“兩翼”中的一翼是以省農業信貸擔保公司牽頭的農業信貸擔保體系建設,另一翼是指做大做強省發展擔保公司等省級國有大型融資擔保機構,并按照市場化、專業化原則,通過與市(州)政府性融資擔保公司加強股權、管理、業務等多方面的合作。
此外,四川還要重點發展5~10家資金實力強,專業化、規范化程度高的小額貸款集團,發揮其龍頭引領作用,加大行業整合、重組、規范力度。
引領行業回歸本源
在監管方面,四川省金融工作局表示,建立了“三個機制”:一是省、市監管聯動機制;二是金融監管部門監管合作機制;三是發揮行業協會的規范自律功能。
具體而言,“1+21”省、市金融工作聯動機制,落實和強化屬地監管責任,縱向加強金融辦系統的工作協調、業務合作、信息共享和隊伍建設。與“一行三局”簽訂合作備忘錄,通過建立部門間制度化的信息共享機制、工作會商機制、人員交流機制,重點解決監管視角盲點、預警效能、穿透監管、監管配合等問題,積極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綜合監管體系。
此外,程永革還強調,在促進兩類公司轉型發展的過程中,要堅持“管、服結合”:
一是突出監管重點解決行業規范問題。在行業合規經營檢查、行業評級、專項檢查等年度重點現場檢查工作,突出對控股股東監管這一“牛鼻子”,從資格準入、注冊資本到位、股東行為規范、關聯交易等方面,督促控股股東切實履行在公司管理制度建設、規范經營、重大事項披露等方面的義務。
二是建設信息系統提升行業信息化程度。加快推進地方金融預警監管平臺的建設和上線工作,提升日常監管的及時性、有效性。
三是強化協調服務引領行業回歸本源。支持兩類公司對接重大項目、小微企業、科技創新、消費金融、脫貧攻堅等各項全省重大發展戰略領域,支持兩類公司到“老少邊窮”地區設立機構、拓展服務,逐步退出房地產、鋼鐵等產能過剩行業。今年,配合全省項目年工作,專門提出要創新擔保模式,加大對重點項目融資的支持力度。
四是加強分類監管鼓勵規范創新。按照“綜合評估、扶優扶強、謹慎推進”原則,在總結評價前期試點工作基礎上,在明確監管責任、監管要求、準入條件且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研究擴大小額貸款公司擴大融資和業務創新試點,以及開展融資擔保公司加大資本金運用試點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