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原創

每經網首頁 > 原創 > 正文

巴菲特前腳召開股東大會,他投資的這家中國企業后腳就傳“大利好”,靠譜嗎?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5-08 19:58:44

“對王傳福而言,電池業務面臨的不是能否獨立的問題,而是什么時候獨立的問題。”一位汽車行業分析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資本市場一直有關于比亞迪(002594,SZ)電池業務要拆分的傳聞。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劉旭 駱一帆    

每經記者 劉旭 駱一帆 每經編輯 楊翼

“對王傳福而言,電池業務面臨的不是能否獨立的問題,而是什么時候獨立的問題。”一位汽車行業分析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資本市場一直有關于比亞迪(002594,SZ)電池業務要拆分的傳聞。

上述汽車行業分析師表示,一般來說,資本市場是比較喜歡這種分拆行為,分拆可以提升所分拆出來業務的估值,從而整體價值也會提升。

比亞迪的股價表現印證了這一觀點:今年一季度,在新能源板塊普遍走低的大趨勢下,比亞迪走勢基本平穩。哪怕是比亞迪今年一季度出現“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下滑47.6%,致使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出現較大幅度下滑”的情況,其股價依然堅挺。

實際上,4月初,比亞迪將拆分旗下業務板塊的消息不脛而走,但比亞迪并沒有正面回應。對此,比亞迪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沒有任何關于第二事業部獨立運營的消息。

但從“電池圈兒”和比亞迪內部傳出的種種聲音顯示,這并非“空穴來風”?!睹咳战洕侣劇酚浾吡私獾剑安痪?,比亞迪將實行多年的事業部體制進行變革,賦予事業部更多權限,比如薪酬獨立核算等。這成為外界揣摩比亞迪將事業部進行拆分的根源。

云軌

比亞迪架構改革“箭在弦上”

“增強事業部獨立性是比亞迪內部改革的重要一步。”一位比亞迪內部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坦言,按照董事長王傳福的規劃,比亞迪未來將覆蓋新能源交通全產業鏈,因此,事業部架構改革是為了提升內部效率。

實際上,比亞迪一直希望打造一條以新能源汽車為主的汽車產業鏈,除輪胎外,其整車的絕大多數零部件都是自給自足,旗下事業部達到數十個之多。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王傳福有一個理論,在行業發生顛覆之際,垂直整合的研發效率會非常高。在此背景下,電池板塊獨立在邏輯上顯得順理成章。

為加速比亞迪在新能源領域的布局,從而降低未來電池板塊拆分后可能給比亞迪帶來的沖擊——簡單說,就是解決新能源電池業務獨立后,比亞迪還有哪些優勢資產的問題。

所以,2017年比亞迪正在發生轉型,云軌成為突破口。“在比亞迪內部,一直有個說法,云軌業務可能再造一個比亞迪。”上述比亞迪內部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去年10月,首列跨座式單軌——“云軌”通車儀式,在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坪山的總部六角大樓舉行,這意味著著比亞迪公司進入IT、汽車、新能源三大產業外的第四大產業——軌道交通產業。

“云軌”加速落地,以及其他業務加速提升,是支撐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有更多可能性的基礎。

2017電池變革“時不我待”

比亞迪日前發布的一季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210億元,同比增長3.75%;凈利潤為6.06億元,同比下降28.99%。凈利潤下滑主要是由于新能源汽車領域波動帶來的影響。

實際上,新能源汽車銷售仍是比亞迪最重要的收入支撐。2016年報顯示,比亞迪的汽車及相關產品業務收入約570.1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上升 40.23%;手機部件及組裝業務的收入約390.94億元,同比上升 17.53%;二次充電電池及光伏業務的收入約70.44億元,同比上升 20.79%。三個業務占其總收入的比例分別為55.10%、37.78%和 7.10%。

其中值得注意是,2016年,雖然其新能源電池“爆發”,但二次充電電池及光伏業務的收入占比“不升反降”。《每日經濟新聞》查閱比亞迪2015年財報發現,該年,其二次充電電池及光伏業務收入約60.8億元,占總收入的比例為8%。

這也是比亞迪必須加速拆分電池相關業務的一個原因,一位新能源電池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在目前的市場上,北汽、長安、上汽等大客戶已被“瓜分”殆盡。

EVtank的數據顯示,2016年,比亞迪動力電池出貨量為8.23Gwh,同比增長174.33%,市占率達27%,寧德時代動力電池出貨量為6.26Gwh,同比增長156.38%,市占率達20%。

車云網的資料顯示,在全球動力電池市場,呈現出中、日、韓“三足鼎立”態勢,歐美日韓的電動車市場,基本已被日本松下以及韓國三星SDK、LG化學,中國的比亞迪和寧德時代所“壟斷”,這5家是動力電池行業在全球范圍內最具競爭力的“TOP5”。

業內還有分析認為,比亞迪如果保持“封閉”,將喪失做大的良機。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閱信達證券的研報也發現,該券商認為,2017 年是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反彈和升華之年,是行業新起步的開始,未來3-5年將是行業的最好成長期和最好投資期。

“獨立運營主要是參與市場競爭,不只服務比亞迪,所有的新能源企業都要服務,沒分拆(或者是沒有獨立運營)只是內部的一個制造部門,也不參與對外市場。”上述汽車行業分析師坦言,不分拆可能競爭力可會變弱,后起電池企業也就會趁機做大。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