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5-09 01:32:54
數字化轉型、開放式創新、技術與業務深度融合是新時期軟件產業發展的重要特點。順應時代變革,華為將攜手合作伙伴,幫助客戶迎戰云時代,通過軟件開發云向軟件企業和軟件開發團隊提供智能化軟件研發管理平臺,以云的方式傳承華為20多年積累的軟件工程能力和優秀實踐,不斷提升軟件企業核心競爭力,加速推進中國軟件產業的轉型升級。
“風口”處加速轉型
六年來,我國軟件產業收入由2010年的1.3萬億元增至2016年的4.9萬億元,年均增速為24.7%。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快速發展,有力地支撐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同時,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涌現,也為軟件產業注入新的活力,帶來深刻變化,創造了發展機遇。
順應“互聯網+”時代發展,互聯網已被視為國家經濟發展、技術創新的重點,以及謀求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方向。互聯網加速滲透各行業,帶來乘數效應,創造新的生態:互聯網+金融促進了互聯網金融、移動支付的蓬勃發展,互聯網+工業指明了智能制造、工業4.0的發展方向。作為處于核心地位的軟件產業也亟須轉型升級,既應將“互聯網+”與各行業的融合作為軟件產業自身發展的機遇,也要將互聯網作為產業自身治理的重要抓手。
當前,國家正持續推進供給側改革,指出須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來引領供給側改革。
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從根本上要靠供給側推動,每次科技和產業革命,帶來一次生產力提升,不斷創造供給能力。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的核心與靈魂,軟件和服務業業需要以供給側改革為契機,推進軟件產業各生產要素的有效配置與創新。
同時,也要積極發揮“雙創”戰略為軟件產業創新發展提供新動能。從2015年“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被正式寫入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到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建設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范基地的實施意見》,“雙創”一詞走紅全國,企業、政府都在積極行動,響應“雙創”號召。截至目前,我國已有雙創示范基地28個,國家級眾創空間超過1300家,它們都已成為名副其實的“雙創”策源地。
這一過程中,眾多ICT企業憑借自身技術和資源優勢,依托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為“雙創”搭建技術和服務平臺;各地政府通過設立創業基金,出臺扶持政策,加強營銷、財務等第三方服務支持,打造信息、技術等共享平臺等多種方式,鼓勵、引導“雙創”發展。在此利好條件下,軟件產業領域涌現大批創業企業,軟件企業自身也在加速轉型。
與此同時,各地政府也在積極探索,充分發揮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興技術在企業產品創新和行業應用中的促進作用,不斷推動創新,實現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帶動城市經濟發展。
以南京、成都、杭州、北京、上海、武漢、大連、青島等城市為代表的軟件產業重鎮一直高度重視加快當地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并制定了系列軟件產業發展政策促進城市經濟“換擋提速”。
以大連為例,為促進軟件產業升級,大連市制定了《大連市軟件產業振興工程實施方案》,明確重點企業、重點項目、重點產品和重點發展領域,認真組織實施軟件產業升級工作。
青島也在加快其在云計算、大數據、互聯網和智慧城市等領域的發展步伐。2016年11月,青島高新區與華為正式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合作共建華為企業云青島基地,這是青島市與華為深化戰略合作的重要舉措。
該基地將依托華為領先的云計算與大數據技術,建設區域公共云計算服務平臺,以軟件開發云為依托,聯合華為相關領域合作伙伴,構建云計算、軟件研發、軟件培訓、軟件外包等軟件與信息產業生態,提升青島市云服務水平。
未來,青島基地將成為青島及膠東區域的科技服務支撐中心、技術創新區域中心、智能制造支撐中心、信息消費中心和藍色經濟支撐中心,通過搭建云計算產業生態鏈,加速推動青島產業結構實現轉型升級。
軟件開發云端變革
軟件產業轉型迫在眉睫。
提高軟件開發效率和質量,降低軟件開發運營成本,是提升軟件創造力和產業競爭力的關鍵。云無疑是一種高效的方式。隨著企業上云越發普及,軟件開發也在加速向云端遷移。
軟件開發模式正由早期的瀑布式流程向敏捷性開發模式轉變,并開始向下游延伸至IT運營領域,出現DevOps開發與運維相結合的模式。
現在,軟件開發過程也被搬上云端,從受限于開發環境、地點到現在開發者可輕資產運行,基于云端進行開發,無痛協作、專注創新,軟件開發云的需求急劇攀升。
實際上,傳統軟件開發模式確實存在流程繁瑣復雜、部署維護低效、團隊協作壁壘等諸多問題,制約了軟件交付的效率和質量。
例如,傳統軟件交付的是軟件包,首先,開發周期長,大部分軟件產品發布周期都在半年以上;其次,交付成本高,傳統軟件從代碼提交到成功部署,通過至少需要1~6個月時間,而復雜大型代碼部署至生產環境,也給系統整合、運維帶來巨大挑戰,如兼容性問題,而且復雜的調試過程往往會導致開發與運維的相互指責。
軟件開發時如果在測試中發現問題,開發者須找出根源并修復這些問題。在某些情況下,特別是涉及非功能特性如安全、性能、可用性等方面的缺陷,可能需要做出架構上的調整,付出巨大代價。此外,國際化、跨地域團隊溝通協作多,項目可見性、同步性要求高,新技術、新語言學習曲線長,也會使得工具部署和維護低效、復雜。
這些問題帶來較大不可預期性,往往容易導致軟件交付延期。
相比傳統模式,采用DevOps開發的高效能IT企業產品發布頻率則更為領先。Puppet調查數據顯示,采用DevOps 開發的企業產品發布次數是傳統企業的200倍,交付時間縮短2555倍,故障恢復時間縮短24倍,變更失敗率降低3倍,計劃外工作比傳統企業少了22%,而投入在創新上的時間比后者多了29%。這份數據在突顯DevOps價值的同時,傳統軟件開發模式的低效也被揭露得淋漓盡致。
因此,解決傳統開發模式遇到的一系列問題,向DevOps、敏捷、精益等軟件模式轉型,提升企業IT部門的總體運作效率,快速響應用戶需求,提升競爭力,成為當前大多數企業最為迫切的需求。
但DevOps雖好,落地并不容易,尤其離不開相應工具平臺的支撐。目前,網上DevOps工具很多,但大多分散單一,缺乏統一的一站式解決方案。由于大型企業往往都有自己的工具研發部門,專門提供DevOps工具。因此,對大多數中小企業而言,他們對輕量化、服務化、社交化、智能化的一站式開發平臺的需求更為迫切。
目前,云廠商已經開始提供相關工具集,以AWS開發工具集、華為軟件開發云(DevCloud)、微軟VSTS(Visual Studio Team Services)、IBM Bluemix、百度效率云等為代表的一系列平臺也為企業踐行DevOps開發模式提供了更多選擇。例如華為軟件開發云,它是一款輕量級DevOps工具,面向中小企業、初創公司、個人開發者提供包括項目管理、配置管理、代碼檢查、編譯構建、測試、部署、發布等端到端地覆蓋軟件生命周期的相關服務,采用按需計費。
這一新型軟件生產工具與平臺因為著力構建生產配套、產業協同、共生共榮的產業生態系統,正成為軟件產業提質增效的重要基礎和方式。
當然,軟件企業向DevOps轉型并非一蹴而就。除了技術革新之外,改造流程、重組團隊,也需配套同步。但軟件開發平臺的價值在于企業可釋放開發、運維壓力,將更多精力聚焦到自身擅長的商業創新上。
傳遞核心優勢及能力
面對軟件產業轉型升級的挑戰,華為推出了集其優秀研發實踐、領先研發理念及先進研發工具為一體的軟件開發云平臺。
軟件開發云是華為企業云面向軟件開發團隊提供的智能化軟件研發管理平臺,承載先進的研發模式和方法,為軟件企業及軟件開發者提供端到端的研發工具服務,可以適用于各種主流軟件開發應用場景。
談及華為軟件開發云的初衷,華為軟件開發云產品總監徐峰表示,在2016年軟件產業百強中,華為連續15年蟬聯榜首,軟件研發方面具有領先地位。而華為軟件開發云正是華為基于其先進經驗而打造的一款產品。希望通過這個產品平臺可以將華為最優秀的開發方法和能力傳遞給企業、高校和開發者,幫助他們提升軟件交付質量和效率,這就是構建軟件開發云的初衷。
對于軟件開發云在企業云的定位,華為企業云業務部總裁楊瑞凱表示,在2015年企業云的發布會上,華為定義了企業云的業務邊界,就是聚焦IaaS層基礎設施服務,聚合SaaS層的生態服務,更好地服務于客戶。現在,中國的云發展還屬于初級階段。在此背景下,為了更好地服務于合作伙伴和客戶,華為在提供IaaS層服務的同時也會在PaaS層上提供更多的能力,而華為軟件開發云正是在PaaS層提供能力。未來,華為會和合作伙伴一起構建PaaS能力。
具體來說,華為軟件開發云即一個面向開發者提供的公有云服務,是華為企業云面向軟件開發團隊提供的智能化軟件研發管理平臺,它面向開發者提供的云服務,即開即用,開發者可隨時隨地在云上進行項目管理、配置管理、代碼檢查、編譯構建、測試、部署和發布等操作。
所有的研發人員和企業軟件從業人員只需要申請就可以獲得這個軟件開發云服務。華為軟件開發云基于云上開發、DevOps/持續交付、全生命周期、體驗與樂趣四大核心理念,形成了“一多(多場景)、二全(全集成、全云化)、三高(高性能、高安全、高智能)”的七大產品特性。多年來,華為在服務質量、可靠性、安全性方面都投入了重金。在項目研發的整個流程中,華為有專業的技術專家解決安全和可靠性設計,有關安全的研討在產品的設計階段就融入進來,對每塊進行安全測試實施保障。在可靠性方面,通過集群的技術和各種備份的能力保障客戶數據的可靠和安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