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 2017-05-20 20:31:36
在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思維之下,一場轟轟烈烈的去桿杠浪潮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遍及金融業的各個角落,曾經紅火的P2P房抵貸也難逃此劫,正在走向衰落。
“我們現在房產抵押貸款業務占比已經很小了,基本不再發新標。新規對于這塊業務限制很嚴格,除了在一線城市能做幾單業務之外,二三線城市基本不再展開。現在房地產市場受宏觀調控陷入滯脹,房產抵押貸款的風險也不能忽視,在房價上漲的時候各家平臺都拼命做房產抵押貸款,現在敢做的已經不多了。”5月17日,上海一家P2P平臺負責人張國寶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而記者了解到,就在5月16日,網貸之家研究中心發布了一份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4月底,國內涉及房抵貸業務的正常運營平臺數量有369家,占同期P2P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數量的比例約為16.67%,總體呈現一個單邊下降的情況,僅隔8個月,退出不再進行房貸業務的平臺數量超過400家。
400家平臺出局
曾經搶著做房抵貸業務的P2P平臺,現在正風聲鶴唳。
記者了解到,同樣是網貸之家去年9月份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在2016年1-8月,國內市場共有773家P2P網貸平臺涉及房貸業務,成交量為1256.50億元,綜合收益率高達10.96%,平均借款期限為5.24個月。P2P房抵貸產品覆蓋了個人和企業在房地產融資上的大部分需求。而到了今年4月,P2P平臺房抵貸業務成交量僅約為140.52億元,從事該業務的平臺為369家。
“有些曾經專做房產抵押貸款的P2P平臺不堪壓力已經轉型其他業務,還有些平臺則退出了市場,目前市場上還在做房產抵押貸款的P2P平臺,其股東有些是地產商背景,所以還能維持業務運作;但是收益率也已經下降了很多,在一線市場低迷、房價都有松動跡象的時候,沒有哪家平臺愿意以超過10%的收益率發標。”5月18日,華南一家P2P平臺的CEO李軍(化名)受訪時坦言。
而據記者了解,在這 369家P2P網貸平臺中,主要也是分布在北京、深圳、上海三個網貸發展居于全國前列的地區,平臺數量累計占比達到了49.16%;成交量方面,北京、深圳、上海三地房貸平臺的累計成交量約為103.57億元,占房貸平臺累計成交量達到73.70%。
“二三線城市沒人做,做了也發不出去,沒有投資者認購。而P2P房抵貸萎縮嚴重不僅僅是因為房產市場的低迷,還有政策新規對于該項業務的限制因素。”李軍稱。
據了解,從去年8月下旬銀監會公布《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后,對于同一自然人在同一網絡借貸信息中介平臺的借款余額上限不超過人民幣20萬元,在不同網絡網貸信息中介機構借款總額不超過人民幣100萬元;同一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在同一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平臺的借款余額上限不超過人民幣100萬元,在不同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平臺的借款余額上限不超過人民幣500萬元。
“這一規定使得小額信貸、消費金融、車貸業務逐步成為了網貸行業發展的主流,房抵貸等大標居多的業務肯定要受到抑制。現在看來新規嚴格執行以后,P2P平臺做不了房抵貸,贖樓貸也做不了。”地標金融總裁劉俠風分析指出。
“房抵貸”生死劫
本報記者了解到,就在去年上述新規發布后,有業內人士曾建議稱,針對房抵貸的整改措施,個人可通過多人聯合單平臺借款、跨平臺借款或以法人/企業名義借款,法人或企業可通過聯合、跨平臺借款,一定程度弱化限額對借款人資金需求的限制;對于平臺,可通過抱團形式放貸滿足借款人需求;對于資產端優勢不明顯的平臺,業務范圍可向二三線城市轉移、轉型做小額房貸業務或純資金/資產端平臺等。
然而現在看來,這些辦法遇到國家嚴厲抑制房價的諸多政策之后,已經宣告失效。
“一線城市房價維持在高位,上海市區隨便一套50平米的小房子就要三四百萬元,根據政策規定個人房產抵押最高100萬元,抵押率只有三成,但是年化貸款利率高達20%,假如借款人用來投資股市,只有保證獲得超過50%的收益才能抵扣成本。”對此,有房地產市場人士分析指出。
這位人士進一步表示,P2P房抵貸業務還存在二次抵押的風險敞口,與銀監會發布的政策也相抵觸。當借款人因某種原因不能履行還款義務的時候,處置房屋之后因平臺出借人沒有優先受償權而可能得不到或者不能全得到賠償。尤其在資產處理所帶來的流動性風險是房屋抵押貸款中最為重要的一個風險,在一些二三線城市,仍有大量的庫存需要消化,而一線城市,由于房價過高,除非是剛需,本身很難有人買房投機,這使得房屋的流動性一般,在房屋抵押借款出現逾期時,往往采用過戶售賣,轉讓給其他機構的方式變現,處置的時間一般較長,在資金流動性不足的情況下容易出現擠兌危機。
據悉,去年9月,網貸之家就P2P平臺房抵貸做過一輪壓力測試,結果顯示,行業八成以上房抵貸和贖樓業務的平臺有超額發標現象,在18867項樣本標中,金額超過20萬的有15075項,占比為79.90%;金額超過100萬的有7020項,占比為37.21%。考慮到拆標,實際的超額借款標占比可能更高。
“100萬限額對房抵業務借款標影響并沒那么明顯,但20萬的限額對房抵業務標影響較大;相對房抵業務,涉足贖樓業務的平臺不多,但單筆借款金額較大,超過20萬、100萬的標的占比均超過房抵業務;房抵業務中以企業借款為主,但個人標限額低、不合規率高,面臨的整改難度更大。”對此,網貸之家一位負責人也坦言。
去杠桿沖擊波
“把本來就是貸款買來的住房再次抵押貸款,無論投資什么都是加杠桿行為。如果再投資買房,其風險可想而知。如果第三次、第四次……循環往復抵押買房,整個社會經濟金融風險將無窮大,一旦一個環節資金鏈條斷裂,那么必將引爆金融風險。”5月19日,上海社科院房地產研究專家楊濤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指出。
在楊濤看來,P2P的房抵貸目前規模已經比去年三季度最高點下降了很多,但這其中就是一個隱性“擠泡沫”的過程,400多家平臺離場就是明證。
“去年8月份房價漲幅刷新了歷史紀錄,9月初多個城市成交明顯升溫,在信貸超發的預期下,多地出現了恐慌性購房入市,房產抵押貸款和消費貸是買房的兩大資金來源,相當于給房貸融資加杠桿,P2P扮演著首當其沖的角色,而且銀行也參與其中。”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受訪時也指出。
據了解,在去年下半年有部分銀行跟P2P平臺合作,將房抵貸變成了在P2P平臺上流轉的理財產品。借款人將其名下房產抵押至房金所的合作金融機構。借款人通過房金所提出借款申請,從而獲得投資人的出借款,投資人將獲得最高9.5%/年的收益。如果借款人逾期還款,房金所合作金融機構為借款人代償本息。
“P2P房抵貸完全依靠房地產的價值,沒有按揭分期償還這一風險遞延,抵押了房子再去買房,一套房漲到1000萬元,就能給出700萬元的貸款。樓市這樣不斷加杠桿,很恐怖。事實上在一般人的大額消費中除了購房買車炒股,只有房市加杠桿才需要投資者將原來的房子二次抵押貸款。”有房地產市場人士分析。
現在看來,這樣的循環恐怕很難完成了。
來源:華夏時報 記者 胡金華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