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5-25 00:54:46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駱一帆 每經編輯 楊 軍
每經記者 駱一帆 每經編輯 楊 軍
繼4月底,原沃爾沃亞太區企業傳播副總裁寧述勇離職后僅一個月,沃爾沃日前再次發生人事變動。
近日,沃爾沃汽車中國銷售公司市場副總裁易寒將辭去在沃爾沃的職務,調回吉利集團主要管理領克品牌。5月22日,易寒通過個人社交平臺對此給予了證實。5月23日,沃爾沃官方發公告稱,易寒將于今年6月16日正式調任吉利汽車集團旗下高端品牌領克,擔任領克事業部常務副總經理。
從銷量來看,沃爾沃4月在華實現38%的增長并不算低,是什么原因讓沃爾沃在華陷入管理層不斷更迭中?
在沃爾沃進入“全球復興”第二階段,中國成為其全球最大單一市場的當下,沃爾沃對中國市場寄予了太高的目標。有分析指出,頻繁的人事調整背后,可能是因為沃爾沃的高目標落地執行未達預期。
一年時間4位高管離職
對于易寒離開沃爾沃,沃爾沃公關部門相關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是正常的人事變動,屬于整個吉利集團內部的人才交流?!?/p>
盡管如此,但近一年來沃爾沃高層的人事變動可謂頻繁,去年5月16日原沃爾沃汽車中國銷售有限公司總裁兼CEO付強離職;56天后,原沃爾沃汽車中國銷售公司首席運營官柳燕也宣布離開沃爾沃。
今年4月底,在沃爾沃工作7年的原沃爾沃亞太區企業傳播副總裁寧述勇也選擇離職,加盟觀致汽車。加上當下易寒的離職,沃爾沃在華管理團隊并不穩定。
在今年的日內瓦車展上,沃爾沃汽車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漢肯·塞繆爾森曾向記者表示,“我們在中國的團隊還需注入更多能量和更強領導力?!?/p>
在漢肯·塞繆爾森看來,沃爾沃在中國的發展,一是需要管理團隊的完善與穩定;二是需要繼續導入新的產品,如果這兩方面都能做好,沃爾沃將有希望達到中國豪華品牌第四名的位置。
沃爾沃的2016年財報顯示,去年,沃爾沃在華銷量達9萬輛,同比增長11.5%,在豪華車銷量排名第七位。2014年,沃爾沃曾以8.12萬輛的業績排名第五。
3年以來,并不是沃爾沃的增長停滯,而是“對手”的增長率太高了,這讓視中國為第二本土市場的沃爾沃倍感壓力。
去年,中國豪華車市場銷量排名前十品牌的平均市場增速為15.98%,沃爾沃所處二線陣營,捷豹路虎和凱迪拉克的銷量增幅分別為28%和45%,銷量突破11萬輛。
沃爾沃并不承認自己處于以銷量排名的豪華車第二陣營,而是身處“第一陣營”。雖然從中國市場情況來看,德系三強(奔馳、寶馬、奧迪)壟斷地位短期無法撼動,但從2014年的銷量來看,沃爾沃確實具備在第二陣營充當“領頭羊”的實力。
沃爾沃的年銷量徘徊在9萬輛規模,始終未突破10萬輛大關,這也成沃爾沃在華的一塊“心病”。目前,沃爾沃在華銷量處于快速增長狀態,今年前4月沃爾沃在華銷售3.2萬輛,同比增長23.6%。沃爾沃汽車中國銷售公司總經理陳立哲在今年的上海車展期間曾表示,沃爾沃對今年銷量突破10萬輛有信心。
沃爾沃的瓶頸是什么
記者整理數據發現,今年前4月,沃爾沃在豪華品牌銷量排名中位列第七,在第二陣營“墊底”,與位列第六的雷克薩斯的銷量相差8199輛。
從車型來看,今年前4月,沃爾沃在華的國產車型的銷量遭遇較大挑戰。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以下簡稱乘聯會)數據顯示,除去年底新上市的S90外,其他車型銷量均出現下滑,其中S60累計銷售7119輛,同比下滑11.7%,銷量擔當XC60累計銷售1.06萬輛,同比下滑7%。
對于新上市且被寄予厚望的S90來說,也并未達到此前對其的預期。在該車型上市時,原沃爾沃汽車集團全球高級副總裁兼亞太區首席執行官拉爾斯·鄧曾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對這款車的產品競爭力非常有信心,預期S90長軸距版可占大型豪華車市場約5%的份額,月銷2000輛左右。”
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前4月,沃爾沃S90累計銷售4591輛,平均月銷量為1148輛,這和當初的目標有一定差距。
相比之下,去年國產上市的捷豹XFL的表現則強于S90。乘聯會數據顯示,捷豹XFL前4月銷量5057輛,比S90多出幾百輛。
在今年的上海車展上,沃爾沃汽車集團高級副總裁,亞太區總裁兼CEO袁小林曾向記者坦言,目前,國產S90銷量情況并不如此前業內想象的那樣好。
來自沃爾沃中國區的內部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沃爾沃更多問題來自于內部管理體系,這是家唯一無中外方搏弈的公司,但銷售體系、研發體系和管理體系都不能借鑒合資公司和自主品牌的經驗,所以體系能力是當前的最大問題。
“讓聽到炮聲的人”做決策是沃爾沃在中國市場面臨的重要問題,獲得類似于美國市場同樣的決策權,在定價、產品導入、品牌推廣等方面獲得更大自由度,才能真正讓沃爾沃“放虎歸山”。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