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洞見

每經網首頁 > 洞見 > 正文

美聯儲加息縮表看似如箭在弦實則仍陷兩難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5-25 23:18:47

每經編輯 張敬偉    

張敬偉 

美聯儲加息縮表看起來似乎已經箭在弦上。

5月24日,美聯儲公布的會議紀要顯示,聯儲官員在本月初的會議上預計,再次加息很快就會變得比較合適。這意味著,美聯儲有可能于6月加息。

此外,美聯儲還就縮減其4.5萬億美元資產負債表達成共識,預計于今年晚些時候開啟縮表。美聯儲計劃逐步允許債券到期,而不再進行重新投資。美聯儲會議紀要顯示,幾乎所有的美聯儲官員都贊成2017年開始縮表。關于縮表,美聯儲計劃到時公布每個月不再投資規模的上限。該上限將每3個月上調一次。

會議紀要公布的內容和市場預測基本一致,而是否加息則要留到下個月的美聯儲政策會議了。目前市場多數的看法是,年內預計還會加息兩次,縮表時間表則存在爭議(有9月、12月和來年初3個選項),縮表“路線圖”仍未明確,縮表規模也存爭議。

這是很有意思的節點——樂觀者可能認為美國經濟實現了全面復蘇,美國迎來了新經濟周期的曙光;謹慎者或考慮這是美國在經過長時期的量化寬松后,不得不回歸常規貨幣政策,因為貨幣寬松帶來的實際后果是美國綜合實力的相對衰落(例如和中國相比),而且美國從積極的全球化實踐者變成了堅定的逆全球化鼓吹者。

更重要的是,美國經濟基礎的現實催生了非主流的特朗普政府——美國上層建筑出現典型的“美國優先”,恰恰凸顯美國經貿政策的不自信和美元地位的下滑。

美國式量化寬松(QE)在政策層面早已結束,但是只有把擴張的資產負債表降下來,才是真正把危機時代的QE畫上句號。美聯儲選擇了先加息再縮表的策略,但是加息帶來的全球市場紊亂已有所顯現。

2015年底美聯儲首次加息,導致全球資本市場出現動蕩,這讓美聯儲主席耶倫不得不謹慎起來。直到目前為止,美聯儲雖然有多次加息的預期,但真正兌現的只有謹小慎微的3次。目前,美聯儲維持基準短期利率不變,在0.75%至1%之間。特朗普上臺迎來了“特朗普行情”,美聯儲內的鷹派聲音增加,即使如此,美聯儲加息的口氣雖然硬了不少,但是加息動作依然謹慎。

美聯儲加息不會光靠嘴巴,而是要靠美國經濟的表現。今年第一季度,美國經濟增長不及預期,通脹指數也不達標,關鍵是“特朗普行情”也趨于消退。不過,由于全球市場對美聯儲加息預期的風險有了足夠的耐受度,加之美國經濟第一季度數據向來不好看,所以美聯儲發出的加息信號也不好收回來,否則可能帶來更大的市場紊亂。這才有年內再加息兩次的說法——預期6月份加息一次,9月或年底再加息一次。

如前所述,美聯儲貨幣政策要實現正常化,僅有加息是不夠的,還必須要有縮表。現在看來,美聯儲用了兩年時間還未徹底搞定加息帶給美國和全球市場的不穩定,而縮表才是剛剛開始的挑戰,后果如何仍有待觀察。

如果美聯儲今年第三季度或第四季度啟動縮表進程,不管規模如何,傳導給全球市場的都將是難以預期的副作用。從美聯儲加息的漸進進程看,美聯儲縮表預計也是“摸著石頭過河”——因為美國不可能“霸王硬上弓”,只能按照全球市場的反應來逐步進行。

加息推高美元的效應已經不太彰顯,縮表催化強勢美元的邏輯也靠不住。更大的可能是美聯儲縮表讓全球市場陷入恐慌:一是讓剛剛緩過神來的新興市場再次淪入資本外流和匯率動蕩的不安中;二是讓尚未終結貨幣寬松政策的日本和歐洲的貨幣政策進退失據;三是給中國等美國國債持有者造成影響。由于中國也在謹慎地進行貨幣緊縮操作,全球兩大經濟體的貨幣政策選項,可能會對全球經濟復蘇帶來不確定性。

總之,美聯儲加息和縮表,都不完全是美聯儲自己的事,美聯儲也不敢任性而為。何況,歐洲大選年雖然沒有形成所謂的“黑天鵝湖”,但是英國脫歐和防不勝防的恐怖主義,對美聯儲加息縮表也會形成倒逼。更糟糕的是,美國總統特朗普陷入“通俄門”和“泄密門”兩大丑聞,他可能成為白宮里飛出來的最大最肥的“黑天鵝”。如果屆時特朗普遭遇彈劾,也會影響到美聯儲的決定。

加息與縮表,看似箭在弦上,但如何適時適度地雙箭齊發,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院客座研究員)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張敬偉 美聯儲加息縮表看起來似乎已經箭在弦上。 5月24日,美聯儲公布的會議紀要顯示,聯儲官員在本月初的會議上預計,再次加息很快就會變得比較合適。這意味著,美聯儲有可能于6月加息。 此外,美聯儲還就縮減其4.5萬億美元資產負債表達成共識,預計于今年晚些時候開啟縮表。美聯儲計劃逐步允許債券到期,而不再進行重新投資。美聯儲會議紀要顯示,幾乎所有的美聯儲官員都贊成2017年開始縮表。關于縮表,美聯儲計劃到時公布每個月不再投資規模的上限。該上限將每3個月上調一次。 會議紀要公布的內容和市場預測基本一致,而是否加息則要留到下個月的美聯儲政策會議了。目前市場多數的看法是,年內預計還會加息兩次,縮表時間表則存在爭議(有9月、12月和來年初3個選項),縮表“路線圖”仍未明確,縮表規模也存爭議。 這是很有意思的節點——樂觀者可能認為美國經濟實現了全面復蘇,美國迎來了新經濟周期的曙光;謹慎者或考慮這是美國在經過長時期的量化寬松后,不得不回歸常規貨幣政策,因為貨幣寬松帶來的實際后果是美國綜合實力的相對衰落(例如和中國相比),而且美國從積極的全球化實踐者變成了堅定的逆全球化鼓吹者。 更重要的是,美國經濟基礎的現實催生了非主流的特朗普政府——美國上層建筑出現典型的“美國優先”,恰恰凸顯美國經貿政策的不自信和美元地位的下滑。 美國式量化寬松(QE)在政策層面早已結束,但是只有把擴張的資產負債表降下來,才是真正把危機時代的QE畫上句號。美聯儲選擇了先加息再縮表的策略,但是加息帶來的全球市場紊亂已有所顯現。 2015年底美聯儲首次加息,導致全球資本市場出現動蕩,這讓美聯儲主席耶倫不得不謹慎起來。直到目前為止,美聯儲雖然有多次加息的預期,但真正兌現的只有謹小慎微的3次。目前,美聯儲維持基準短期利率不變,在0.75%至1%之間。特朗普上臺迎來了“特朗普行情”,美聯儲內的鷹派聲音增加,即使如此,美聯儲加息的口氣雖然硬了不少,但是加息動作依然謹慎。 美聯儲加息不會光靠嘴巴,而是要靠美國經濟的表現。今年第一季度,美國經濟增長不及預期,通脹指數也不達標,關鍵是“特朗普行情”也趨于消退。不過,由于全球市場對美聯儲加息預期的風險有了足夠的耐受度,加之美國經濟第一季度數據向來不好看,所以美聯儲發出的加息信號也不好收回來,否則可能帶來更大的市場紊亂。這才有年內再加息兩次的說法——預期6月份加息一次,9月或年底再加息一次。 如前所述,美聯儲貨幣政策要實現正常化,僅有加息是不夠的,還必須要有縮表。現在看來,美聯儲用了兩年時間還未徹底搞定加息帶給美國和全球市場的不穩定,而縮表才是剛剛開始的挑戰,后果如何仍有待觀察。 如果美聯儲今年第三季度或第四季度啟動縮表進程,不管規模如何,傳導給全球市場的都將是難以預期的副作用。從美聯儲加息的漸進進程看,美聯儲縮表預計也是“摸著石頭過河”——因為美國不可能“霸王硬上弓”,只能按照全球市場的反應來逐步進行。 加息推高美元的效應已經不太彰顯,縮表催化強勢美元的邏輯也靠不住。更大的可能是美聯儲縮表讓全球市場陷入恐慌:一是讓剛剛緩過神來的新興市場再次淪入資本外流和匯率動蕩的不安中;二是讓尚未終結貨幣寬松政策的日本和歐洲的貨幣政策進退失據;三是給中國等美國國債持有者造成影響。由于中國也在謹慎地進行貨幣緊縮操作,全球兩大經濟體的貨幣政策選項,可能會對全球經濟復蘇帶來不確定性。 總之,美聯儲加息和縮表,都不完全是美聯儲自己的事,美聯儲也不敢任性而為。何況,歐洲大選年雖然沒有形成所謂的“黑天鵝湖”,但是英國脫歐和防不勝防的恐怖主義,對美聯儲加息縮表也會形成倒逼。更糟糕的是,美國總統特朗普陷入“通俄門”和“泄密門”兩大丑聞,他可能成為白宮里飛出來的最大最肥的“黑天鵝”。如果屆時特朗普遭遇彈劾,也會影響到美聯儲的決定。 加息與縮表,看似箭在弦上,但如何適時適度地雙箭齊發,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院客座研究員)
美聯儲 加息 資產負債表 量化寬松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