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6-03 13:15:48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李彪
每經記者 李彪
在應對氣候變化上美國與全球194個國家正式“分手”。
華盛頓時間6月1日(北京時間6月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協定》。
特朗普表示,美國將開始協商新的條款,可能重新加入《巴黎協定》,甚至締結新的氣候協定。但條件是,必須“對美國公平”。
作為全球第二大碳排放國,美國的舉動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聯合國、歐盟等紛紛表明立場,同時,美國退出之后,未來《巴黎協定》將走向何方是不得不思考的問題。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姜克雋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美國的退出對《巴黎協定》的落實會有影響,但是,對于全球低碳發展格局的影響不大。這一做法會把美國的經濟拉得更低端,也給中國創造機會,引領全球應對氣候變化。
中國仍將“認真履行《巴黎協定》”
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協定》,并非偶然。與美國前任總統奧巴馬對《巴黎協定》持有的積極態度相比,特朗普卻把全球氣候變化視為“騙局”。
其實在今年1月20日正式宣誓就職總統時,特朗普便誓言要在上任后的100天以內“取消”《巴黎協定》,以支持美國的石油和煤炭工業。
即便特朗普多次就美國將退出《巴黎協定》表態,但是,這一天真的到來時,仍然引起了世界高度關注,各方紛紛就此表明態度和發表觀點。
6月1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通過發言人發表聲明說,美國宣布退出《巴黎協定》“是一件令人極其失望的事”。
6月1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巴黎協定》所倡導的全球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的大趨勢與中國生態文明的概念是相符的,所以無論其他國家的立場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中國都將繼續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立足自身可持續發展的內在需求,采取切實措施,加強國內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認真履行《巴黎協定》。
意大利、法國、德國三國領導人發布聯合聲明回復特朗普:我們認為2015年達成的《巴黎協定》,其引領的趨勢是不可逆轉的,《巴黎協定》條約也不可修改,因為這是我們星球、社會、經濟的重要工具。
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教授鄒驥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稱,美國的退出對其他國家落實《巴黎協定》的影響不會太大,不會因為一個締約方退出了就出現落實問題,總體上其他國家也不會效仿美國做法。
危害美國就業崗位說法并不成立
國際社會上對于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基本達成一致,正如古特雷斯所說,氣候變化是不可否認的。但是,由于應對氣候變化需要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將需要進行能源結構調整,帶來生產、生活方式的改變,短期內或許會出現“陣痛期”。
正因為如此,氣候談判需要更多的國家參與其中,氣候談判中每向前走一步都非常艱難。
《巴黎協定》是繼1992年《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1997年《京都議定書》之后,應對氣候變化的第三個里程碑式的國際法律文本,形成2020年后的全球氣候治理格局。是由全球195個國家于2015年12月12日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峰會中通過的氣候協議,該協議于2016年4月22日在紐約簽署,旨在通過減少燃燒化石燃料產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排放物來限制全球變暖。
《巴黎協定》為世界各國定下了一個“硬指標”:以工業化之前的世界氣溫為基準,把全球平均溫度升幅控制在2℃以內,或者更進一步,將氣溫升幅控制在1.5℃以內。2030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下降到400億噸,盡快實現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達到峰值,再不上升。締約國將以“自主貢獻”的方式參與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發達國家將繼續帶頭減排,且發達國家每年籌資1000億美元支援發展中國家,幫助后者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
特朗普認為,《巴黎協定》將美國置于一個非常大的經濟劣勢。巴黎協議可能使美國失去多達270萬就業崗位。
同時,對于發達國家每年1000億美元支援發展中國家的要求,特朗普稱,《巴黎協定》通過綠色氣候基金將財富轉移到了其他國家。而為了將美國的經濟增速提升至3%-4%,美國需要一切形式的能源。
鄒驥認為,特朗普的觀點并不成立,恰恰相反,走綠色低碳發展會有更多機會促進就業,在可再生能源等一些重要領域研究發現,產生的就業機會比煤炭等行業去產能所失去的就業機會更多,應對氣候變化和經濟發展是并行不悖的。
特朗普否定《巴黎協定》,但是,他并非完全否定氣候變化,特朗普稱美國將開始協商新的條款,可能重新加入《巴黎協定》,甚至締結新的氣候協定。但條件是,必須“對美國公平”。
對此,《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回應:《巴黎協定》仍然是由194個國家簽署并經147個國家批準的歷史性條約。因此,不能根據單方要求重新談判。
全球低碳發展不會受大的影響
美國現在的溫室氣體排放在全球占比15%以上,是僅次于中國的全球第二大溫室氣體排放國。根據該協議,至2025年,美國溫室氣體排放將比2005年的水平降低26%-28%。
此次美國宣布退出《巴黎協定》,成為了全球第三個明確拒絕加入對抗氣候變化陣營的國家,另外兩個是尼加拉瓜與敘利亞。
鄒驥認為,無論是對于全球利益還是美國利益來說,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協定》的做法都是錯誤的,即使美國退出,對中國及全球的低碳發展都不會有大的影響。
鄒驥解釋說,中國確定自己的立場、戰略及減排目標,是根據中國自己的國情、戰略來確定的,中國未來大的經濟戰略和氣候變化是一致的,包括轉方式、調結構、提高能效等都與碳減排的目標一致。低碳發展是能源進步、技術進步的潮流,中國不會因為這屆美國政府的錯誤來改變自己的戰略。
同時,姜克雋介紹,未來世界經濟肯定向低碳發展,美國即使退出《巴黎協定》,但是頁巖氣、煤炭等價格肯定也不可能大漲。而美國一些大企業已經感受到低碳發展的好處,肯定不會再走回頭路,這些企業也都是跨國企業,肯定要遵守其他國家的要求。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