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原創

每經網首頁 > 原創 > 正文

自動駕駛不再“裸奔” 國家車聯網體系建設征求意見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6-13 19:21:26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牛小歐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經記者 牛小歐 每經編輯 楊翼

沒有標準和法規支撐的自動駕駛汽車,無疑是在馬路上“裸奔”。這也導致了因自動駕駛汽車引發的交通事故引起巨大爭議,汽車生產商和當事人的各執一詞,讓這一新技術的發展顯得有些尷尬。

今日(6月13日),據工信部網站消息,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組織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建設工作,這標志著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將向前跨出實質性的一步。

據了解,目前已形成了《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智能網聯汽車)(2017年)》(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現公開征求社會意見。

征求意見稿提出,到2020年,初步建立能夠支撐駕駛輔助及低級別自動駕駛的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制定30項以上智能網聯汽車重點標準,涵蓋功能安全、信息安全、人機界面等通用技術以及信息感知與交互、決策預警、輔助控制等核心功能相關的技術要求和試驗方法。

對此,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付于武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汽車的電動化和智能化是未來出行變革的趨勢,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作為主要力量正推動汽車行業新一輪技術革命,這將對汽車產業的研發、生產、消費,以及組織管理方式產生全面影響。”

明年市場規模將達400億歐元

所謂車聯網(Internet of Vehicles)是由車輛位置、速度和路線等信息構成的巨大交互網絡。作為物聯網發展的重要一環,車聯網幫助所有車輛與網絡互連,做到車與車、車與路側設施、車與人之間信息的實時交互,不僅提高了交通效率,改善了交通治理,更有效保證了駕駛安全,是實現無人駕駛與智能交通的利器。

根據調研機構的預測,全球車聯網市場正以25%的年均復合增速增長,明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400 億歐元,同時滲透率達到20%。

征求意見稿提出,到2020 年,初步建立能夠支撐駕駛輔助及低級別自動駕駛的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到2025 年,系統形成能夠支撐高級別自動駕駛的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

而未來2~3 年,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優先開展標準制定:一是支撐整個標準體系的基礎類、通用類標準,如先進駕駛輔助系統術語和定義、自動駕駛等級劃分標準等;二是目前技術比較成熟、應用比較廣泛的智能網聯汽車各類產品和功能標準,如汽車自動緊急制定系統標準等;三是與國家戰略規劃有關的技術、產品標準,如汽車信息安全通用技術規范等。

此外,還將籌建“全國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智能網聯汽車分技術委員會”,建立標準立項、制定和發布實施綠色通道。

對此,付于武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車聯網不僅是概念,也是人們生活方式的一種轉變,共享單車就是一個很具代表性的例子。目前,全球都在致力發展車聯網領域,因為車聯網將帶動汽車產業、汽車電子產業、新一代信息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和良好前景。”

搶占智能化風口

事實上,近年來,智能化已成為汽車產業的一大風口,如何促進信息化和智能化,不僅是整車企業的重要課題,也成為眾多國內外高科技企業布局的方向。

在不久前舉行的第三屆亞洲消費電子展上,智能汽車就是一大亮點。如寶馬發布了兩款產品,分別展示了實現自動駕駛后的汽車內飾設計理念,以及智能云驅動下的個人數字生活;一汽集團與百度車聯網部門就車聯網解決方案、高精地圖等產品達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寶馬(中國)汽車貿易有限公司總裁劉智表示,向自動化發展是大趨勢,未來汽車必定要實現自動駕駛,自動駕駛的車輛一定會高度互聯,大量應用人工智能,人類個體的出行方式也將會被顛覆。

百度自動駕駛事業部執行經理李震宇則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當下,市場對消費電子和無線互聯服務接受度不斷提升,消費者對車輛安全性、舒適性、娛樂性等的需求也在不斷提高,人機交互設計的便利性也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技術轉型升級成為關鍵,但車聯網領域不只屬于汽車行業或電信行業,它是一個集合性產物,因此行業、企業間的融合發展也十分必要。”

就在6月12日,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聯盟正式成立,聯盟目前首批成員單位已達98家。

對于智能網聯汽車的前景,業內有觀點認為,今年是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落地的關鍵之年,智能駕駛技術未來將逐步實現應用,有望成為行業標配,市場前景巨大。

對此,中國信息化百人會執委、北京信百會信息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錢衛列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智能網聯汽車發展前景相當可觀,屬于千億元的藍海市場,而發展智能網聯汽車是我國搶占汽車產業未來戰略的制高點,是轉型升級、由大變強的重要突破口,同時也是我國汽車產業實現轉型和彎道超車的一個機遇。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