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推薦

每經網首頁 > 推薦 > 正文

投資大咖、影視大佬哄搶《強影之路——中國電影產業供給側改革白皮書》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6-18 14:55:07

每經編輯 牟璇    

每經影視記者 牟璇

每經影視編輯 溫夢華

6月18日下午,由每日經濟新聞與上海電影集團聯合出品的《強影之路——中國電影產業供給側改革白皮書》,將在“中國影視領袖峰會”上正式發布。發布現場氣氛熱烈,參會嘉賓反響強烈:無論是企業大佬,還是專家學者以及影視界人士,均對白皮書給予了極高評價。現場,拿到這份白皮書的嘉賓表示:回去定仔細研究。財經界和電影界首次聯手發布的這部白皮書極具珍藏價值。

一位參會嘉賓在翻閱過白皮書后也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中國影視產業需要供給側改革這一觀點非常獨特,且完全符合目前這個行業的現狀,正如書中所言:“現在電影行業的主要矛盾,已經變成了供給端優質作品的極其短缺和人民大眾觀影需求和欣賞水平不斷提高的矛盾。因此,提高供給端電影產品的質量及其數量,成為目前電影產業面臨的首要問題。”


該嘉賓坦言,這個話題非常能夠引發大眾深思,作為電影人都應該認真的思考如何讓中國的電影產業能夠在質量上更上一層。

而另一位到場的券商分析師也認為白皮書的未來·展望部分非常有前瞻性,例如“好萊塢主流商業片模式不是唯一成功模式”這一章節,以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為例,這部電影的成功讓那些以為除了美國主流商業電影賺錢別的都不賺錢的觀念得到糾正。“很久以來大家都一味去模仿好萊塢,認為好萊塢大片就是賺錢,但結果卻并不完全如此。這說明我們既有的觀念是時候該刷新了。”該分析師提到。

事實上,這份白皮書的精彩內容還遠不止于此。

該書從票房·需求、放映·發行、電影·資本、未來·展望四大維度出發,以權威數據為基礎,縝密研究,并邀請專業人士進行深度剖析,梳理了近十年以來中國電影各層面的取得的成績、存在的不足以及未來的發展。

票房•需求篇詳盡闡述了中國電影十年發展路之輝煌與掣肘。從數量來看,十年增長了十多倍,國產片年產量近千部。但從影片質量來看,我們首先應該關注的是如何全面提升中國電影的質量,特別是在電影工業大變革的背景下,中國電影人如何講好“中國好故事”。我們剖析票房發展的關鍵節點,解讀科技、口碑、工業化在票房中的影響力。我們統計發現,近六年,每年平均生產約850部國產片,但觀眾認可的高分國產片每年很難超過20部,而這些高分國產片的基因密碼又是什么呢?

放映•發行篇著重體現中國院線制發展的升級與更迭,以及電影發行的巨大變局,我們預測,保底發行模式逐漸成為主流。在2016年,13部影片被保底,保底影片的數量是過去兩三年的數倍,一些影片尚未開拍就被保底。

電影•資本篇則是近幾年關注度極高的話題之一,從影視資本路出發、到影視并購的白熱化和存在的一些問題,以及展望未來影視公司新的排位之爭。我們追問金融和電影牽手后,行業如何洗牌、融合與健全?如何讓資本只為優質電影“助攻”,而不能肆意“越位”。

未來·展望篇,我們回首中國電影產業砥礪前行的昨天,立足今天,也著眼產業發展的明天。中國電影票房增長的天花板在哪里?電影產業又如何向縱深發展?中國何時能誕生自己的“六大”影業?好萊塢主流商業模式是不是我們產業前進的唯一模式?結合專家意見,本章節對于中國電影產業未來的發展給出趨勢性預判。

《強影之路——中國電影產業供給側改革白皮書》由每日經濟新聞與上海電影集團聯合出品,調研、撰寫歷時數月,凝結著我們對中國電影產業的觀察和思考。

此次,我們選擇在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論壇之“中國影視領袖峰會”這場最重磅的論壇上,重磅發布《強影之路——中國電影產業供給側改革白皮書》,希望將我們的聲音傳達出去。

其實在電影行業里,無論是上海電影集團這樣的資深電影公司,還是像每日經濟新聞這樣的新鮮力量,我們都熱心于中國電影產業,也都共同看好這個行業,我們希望中國電影市場的發展,既有增量,更有質量和力量。

(6月18日,我們在“中國影視領袖峰會”現場為大家準備了紙質限量版的《強影之路——中國電影產業供給側改革白皮書》,此外,關注“每經影視”(微信ID“meijingyingshi)公眾號也即可免費獲取全文。)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強影之路——中國電影產業供給側改革白皮書》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