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大媽”搶不上銀行高收益理財或換購貨幣基金 專家:警惕風險

證券日報 2017-06-19 07:32:10

6月中旬,受到跨季、月末繳稅、監管考核等因素的影響,市場資金面波動較大。銀行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以及貨幣基金七日年化收益率不斷走高。

一位宏觀分析師對《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記者表示,從央行的解讀來看,可以預期的是,“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或仍將持續,短期內市場利率料維持高位運行。

資金面緊張疊加季末攬儲

銀行高收益理財“炙手可熱”

烈日灼灼,午后38℃的高溫炙烤著北京,炙熱的天氣絲毫不影響老百姓搶購高收益銀行理財產品的熱情。一位大媽邁著稍顯急促的步伐進入銀行,徑直走向正在給記者介紹理財產品的理財經理,問道:“昨天我看的那個理財產品還有嗎?”

臨近季末大考,在銀行攬儲需求下,高收益理財產品頻頻涌現。在《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記者實地走訪的幾家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城商行中,保本浮動收益型的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大多在4%左右,幾乎大多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的預期年化收益率在5%以上,只有個別1個月—3個月的短期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超4%不到5%,其中最高的預期收益率為5.3%。

據銀行理財經理介紹,最近3期的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都比較高,這些產品規模在5億元—10億元之間,一般都是銀行自發的理財產品,主要投向銀行同業拆借、企業債和票據等固收產品,風險非常小,一般都能達到預期收益率。由于收益高,這些理財產品募集得比較快。那位頂著烈日來銀行的大媽,想要買的理財產品也已經募集完,銀行理財經理只好推薦風險和收益相似的另一款產品。

6月中旬,受到跨季、月末繳稅、監管考核等因素的影響,市場資金面波動比較大。銀行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不斷走高。《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記者注意到,走訪的幾家銀行中,預期收益率最高的理財產品主要銷售對象是新戶,而且一般只能通過柜臺辦理,銀行理財產品的老用戶則與這些預期高收益的理財產品無緣。

短期市場利率或高位運行

季末貨幣基金警惕贖回風險

同樣,作為低風險投資產品的貨幣基金也迎來了春天。自2016年11月份開始,貨幣基金產品7日年化收益率節節攀升,目前貨幣基金收益率普遍站上4%關口,多只貨幣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破5%。據Wind資訊數據顯示,6月16日當天,有5只貨幣基金的七日年化收益率超過5%,收益率在4%及以上的有327只,占貨幣基金總量超40%。其中6月16日成立的鵬華金元寶貨幣基金,當天收益便高達6.02%,位居貨幣基金七日折算年收益率之首。

近期同業拆借利率一路走高,6月16日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顯示,相較于前一日(6月15日),短期利率均延續上漲,中長期利率中,除了3月期利率下跌之外,其余利率也均呈上漲趨勢。

具體來看,短期利率中,隔夜利率較前一日上漲2.11個基點,至2.8528%;7天期利率上漲0.93個基點,至2.9140%;14天期利率上漲1.43個基點,至3.5833%;1月期利率上漲0.44個基點,至4.6990%。中長期利率中,3月期利率下降1.1個基點,至4.7613%;6月期利率上漲0.63個基點,至4.5416%;9月期利率上漲0.25個基點,至4.4064%;1年期利率上漲0.33個基點,至4.4297%。

其中1年期利率已經超過目前銀行貸款基礎利率4.3%,市場資金供需緊張程度可見一斑。

“估計隨著去杠桿的深化和金融進一步回歸為實體經濟服務,比過去低一些的M2增速可能成為新的常態。”央行相關負責人近期表示,在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大背景下,應堅持積極穩妥去杠桿的總方針不動搖。一位宏觀分析師對《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記者表示,從央行的解讀來看,可以預期的是,“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或仍將持續,短期內市場利率料維持高位運行。

但是也有公募基金經理指出,流動性緊張在帶來貨幣基金收益率上漲的同時,也需要防范期末大規模贖回風險,個別資金面受到較大考驗的中小銀行會在季末贖回貨幣基金以獲取流動性。因為相對于其他久期更長的產品來說,銀行等大型機構持有的貨幣基金是流動性最好的品種之一,出現資金回籠需求時,要求贖回貨幣基金是較為常規的操作。

原標題:“大媽”搶不上銀行高收益理財或換購貨幣基金 專家:警惕中小銀行季末贖回貨幣基金風險

來源:證券日報 記者:吳曉璐

責編 李語涵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大媽”搶不上銀行高收益理財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