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洞見

每經網首頁 > 洞見 > 正文

重組時為業績承諾打腫的臉,補償時豈能隨意消腫?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6-20 22:43:02

每經編輯 曹中銘    

曹中銘

2014年、2015年上市公司并購重組開展得如火如荼,如今其“后遺癥”亦不斷出現,其中最突出的表現即為業績承諾不達標現象呈現逐年增長的態勢。

據Wind統計數據顯示,在2014年、2015年與2016年已公布的上市公司并購案例中,業績承諾未完成的分別有45項、60項和135項。毫無疑問,業績承諾不達標已成并購重組的一大硬傷。

與此前新股發行出現高發行價格、高發行市盈率與高超募的“三高”現象一樣,上市公司并購重組亦有高業績承諾、高估值與高溢價的并購“三高”。

作為標的資產方,顯然都希望自己的資產能夠“豆腐”賣出“肉價”。不過,高估值與高溢價必須有高業績承諾作為支撐。這本無可厚非,但問題則在于,某些標的資產的盈利能力欠佳,無法企及較高的業績承諾,卻也要“打腫臉充胖子”,繼而導致了業績承諾不達標現象的發生。

“三高”并購的一大副產品即為產生巨額的商譽。資料表明,截至2016年末,A股市場上市公司的商譽總值已突破9200億元,占其2016年凈利潤總額的比例達36.8%。如果重組方業績不達標,上市公司須為此計提商譽減值準備,進而吞噬其凈利潤,甚至會放大上市公司的虧損。因此,商譽在上市公司2016年度凈利潤中占比如此之高,背后的風險是不言而喻的。

對于上市公司的并購重組而言,如果重組方在承諾期限內業績能夠達標,那么就不會涉及到補償的問題。但現實是,上市公司并購重組業績承諾不達標正呈現出增長的態勢。

如果是有能力的重組方,其業績補償或不存在任何問題。但如果重組方沒有補償能力,或者重組方采取多種方式抗拒補償,那么就會引發各種問題,像金利科技當年的重組,就因補償問題引發了訴訟。

還有的重組方,為了規避業績不達標的補償問題,欲采取回購資產的方式逃避補償。吉艾科技即是如此。2015年5月,吉艾科技以8億元收購郭仁祥、宋新軍、郭冬梅三人手中持有的安埔勝利100%股權。同時,安埔勝利原股東承諾2015年至2017年實現的凈利潤分別不低于9443.55萬元、1.08億元和1.19億元。

但2016年安埔勝利全年凈利潤完成率僅為29.57%,2015年至2016年度合計凈利潤完成率為63.15%。為此,吉艾科技計提商譽減值損失3.29億元,導致2016年虧損放大至4.39億元。

由于油價持續低迷,2017年安埔勝利完成承諾的可能性很小,上市公司方面欲向重組方出售安埔勝利股權,對價同樣為8億元。其中,1.86億元用于填補業績承諾缺口,6.14億元用于購買標的資產。

如果該交易完成,雖然“名義”上是上市公司在出售資產,但本質上卻是重組方在“回購”當初的重組標的。出現類似現象的上市公司還有天神娛樂。其當初高溢價收購進來的資產,因業績不達標,如今又欲作價22.15億元投資原出售方的旗下公司,且該重組標的將不再納入天神娛樂的報表。那么,今后的資產計提減值與業績補償都將存在變數。

但根據2016年6月17日證監會發布的《關于上市公司業績補償承諾的相關問題與解答》,業績補償承諾是重組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重組方應當嚴格按照業績補償協議履行承諾。

因此,對于業績不達標時,重組方欲回購標的資產的行為,明顯是違反上述規定的。而且,重組方作出的承諾,如果能夠隨意被改變或不執行,那重組方的誠信又在哪里?市場的誠信又在哪里?

進一步講,如果重組承諾都可不履行,如果業績不達標時都可實施回購,重組的嚴肅性將無從談起,對重組方也將毫無約束力可言。資本玩家就可將并購重組玩弄于股掌之間,而受傷害的將是上市公司、投資者與中國資本市場。

因此,對于并購重組中回購不達標資產,以規避履行業績承諾的行為,我們應堅決說“不”。而且,既然重組方當初享受了高溢價,那么履行承諾也是應有之義,這是市場公平原則的另一種體現。

(作者為財經時評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曹中銘 2014年、2015年上市公司并購重組開展得如火如荼,如今其“后遺癥”亦不斷出現,其中最突出的表現即為業績承諾不達標現象呈現逐年增長的態勢。 據Wind統計數據顯示,在2014年、2015年與2016年已公布的上市公司并購案例中,業績承諾未完成的分別有45項、60項和135項。毫無疑問,業績承諾不達標已成并購重組的一大硬傷。 與此前新股發行出現高發行價格、高發行市盈率與高超募的“三高”現象一樣,上市公司并購重組亦有高業績承諾、高估值與高溢價的并購“三高”。 作為標的資產方,顯然都希望自己的資產能夠“豆腐”賣出“肉價”。不過,高估值與高溢價必須有高業績承諾作為支撐。這本無可厚非,但問題則在于,某些標的資產的盈利能力欠佳,無法企及較高的業績承諾,卻也要“打腫臉充胖子”,繼而導致了業績承諾不達標現象的發生。 “三高”并購的一大副產品即為產生巨額的商譽。資料表明,截至2016年末,A股市場上市公司的商譽總值已突破9200億元,占其2016年凈利潤總額的比例達36.8%。如果重組方業績不達標,上市公司須為此計提商譽減值準備,進而吞噬其凈利潤,甚至會放大上市公司的虧損。因此,商譽在上市公司2016年度凈利潤中占比如此之高,背后的風險是不言而喻的。 對于上市公司的并購重組而言,如果重組方在承諾期限內業績能夠達標,那么就不會涉及到補償的問題。但現實是,上市公司并購重組業績承諾不達標正呈現出增長的態勢。 如果是有能力的重組方,其業績補償或不存在任何問題。但如果重組方沒有補償能力,或者重組方采取多種方式抗拒補償,那么就會引發各種問題,像金利科技當年的重組,就因補償問題引發了訴訟。 還有的重組方,為了規避業績不達標的補償問題,欲采取回購資產的方式逃避補償。吉艾科技即是如此。2015年5月,吉艾科技以8億元收購郭仁祥、宋新軍、郭冬梅三人手中持有的安埔勝利100%股權。同時,安埔勝利原股東承諾2015年至2017年實現的凈利潤分別不低于9443.55萬元、1.08億元和1.19億元。 但2016年安埔勝利全年凈利潤完成率僅為29.57%,2015年至2016年度合計凈利潤完成率為63.15%。為此,吉艾科技計提商譽減值損失3.29億元,導致2016年虧損放大至4.39億元。 由于油價持續低迷,2017年安埔勝利完成承諾的可能性很小,上市公司方面欲向重組方出售安埔勝利股權,對價同樣為8億元。其中,1.86億元用于填補業績承諾缺口,6.14億元用于購買標的資產。 如果該交易完成,雖然“名義”上是上市公司在出售資產,但本質上卻是重組方在“回購”當初的重組標的。出現類似現象的上市公司還有天神娛樂。其當初高溢價收購進來的資產,因業績不達標,如今又欲作價22.15億元投資原出售方的旗下公司,且該重組標的將不再納入天神娛樂的報表。那么,今后的資產計提減值與業績補償都將存在變數。 但根據2016年6月17日證監會發布的《關于上市公司業績補償承諾的相關問題與解答》,業績補償承諾是重組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重組方應當嚴格按照業績補償協議履行承諾。 因此,對于業績不達標時,重組方欲回購標的資產的行為,明顯是違反上述規定的。而且,重組方作出的承諾,如果能夠隨意被改變或不執行,那重組方的誠信又在哪里?市場的誠信又在哪里? 進一步講,如果重組承諾都可不履行,如果業績不達標時都可實施回購,重組的嚴肅性將無從談起,對重組方也將毫無約束力可言。資本玩家就可將并購重組玩弄于股掌之間,而受傷害的將是上市公司、投資者與中國資本市場。 因此,對于并購重組中回購不達標資產,以規避履行業績承諾的行為,我們應堅決說“不”。而且,既然重組方當初享受了高溢價,那么履行承諾也是應有之義,這是市場公平原則的另一種體現。 (作者為財經時評人)
并購重組 業績承諾 補償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