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資訊

每經網首頁 > 資訊 > 正文

上半年券商IPO承銷費同比增長超70%

證券日報 2017-06-21 09:30:32

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今年以來承銷收入前十名的券商中,有六家券商的承銷收入已經超過去年全年的總和。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2017年上半年即將過去,在經紀業務、自營業務、融資類業務萎靡不振的背景下,投行業務在券商今年上半年整體業績中起到的穩定作用功不可沒。其中,IP0項目的承銷表現尤為搶眼,同比增幅超過70%。

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截至6月20日,今年以來已有234只新股發行,數量逼近去年的247只。而今年以來的IPO共計為53家券商貢獻約79億元的承銷保薦收入,其中22家券商承銷保薦收入超過1億元。其中,大型券商的IPO承銷保薦業務更是水漲船高,今年以來承銷收入前十名的券商中,有六家券商的承銷收入已經超過去年全年的總和。

廣發證券奪“半程冠軍”

IPO承銷收入7.59億元

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截至6月20日,今年以來IPO共計為53家券商貢獻約79億元的承銷保薦收入,其中22家券商承銷保薦收入超過1億元。而去年全年59家券商首發項目承銷收入為86.7億元。

從IPO承銷數量來看,今年以來廣發證券以承攬19個IPO項目暫列第一位;緊隨其后的是海通證券和國信證券,均承攬了18個IPO項目;中信建投證券和國金證券均承攬13個,暫列第三位。此外中信證券和興業證券也分別承攬了12個IPO項目。

而從承銷收入排名來看,今年以來,53家券商中主承銷收入超過1億元的有22家。其中,廣發證券承銷收入最高,達7.59億元。而國信證券、海通證券、安信證券、中信證券、國金證券和中信建投證券6家券商承銷收入超過4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大型券商的IPO承銷保薦收入增幅更大,今年以來承銷收入前十名的券商中,有六家券商的承銷收入已經超過去年全年的總和。其中,廣發證券去年共承攬了16個IPO項目,承銷收入為5.85億元。海通證券的增幅更大,去年全年僅承攬了4個IPO項目,承銷收入為1.35億元,而今年以來海通證券已經承攬了18個IPO項目,承銷收入為5.16億元。此外,今年以來承銷收入超過去年全年總和的還有4家券商,分別是國信證券、國泰君安、興業證券和國金證券。

而從IPO承銷費用均價來看,目前平安證券以7172萬元占據榜首。此外華西證券、安信證券外的首發承銷費用均價也都在5000萬元以上。在IPO承銷超過10單的券商中,廣發證券、中信證券的平均承銷費用最高,均逼近4000萬元。

中信證券“后勁足”

還有45個IPO項目在排隊

與今年上半年成功保薦數量排名相比,券商IPO項目儲備排名有一定差異。據證監會最新公開數據統計,截至目前,一共有551家IPO排隊企業(只統計已通過發審會、已受理、已反饋及已預先披露更新這4種審核狀態),涉及69家保薦機構,中信證券憑借45單保薦項目排在第一名。

值得注意的是,中信證券保薦的IPO在審項目中,包括瑞達期貨、華西證券、長沙銀行、南華期貨等備受市場關注的金融類項目。

緊隨其后的是海通證券、中信建投、招商證券、廣發證券,IPO項目“存貨”分別為37家、34家、32家、29家。加上中信證券,這五家券商保薦企業合計177家,占據32%的份額。值得一提的是,IPO項目儲備過程中,國金證券、民生證券、中泰證券、長江證券、國元證券等券商也大有迎頭趕上之勢,IPO項目“存貨”分別為26家、11家、15家、14家、12家。

在IPO提速的大背景下,IPO項目儲備豐富的券商將“率先”獲益。不過,近期證監會不僅放緩IPO批文且嚴格控制上會數量。IPO批文數和募資總額已連續4周打破此前常態化的“10家50億元”。與過去兩周一樣,本周依然是8家企業登上發審會,明顯低于此前單周14家、15家的情況。在有意調節新股發行速度的同時,IPO審核也趨嚴。剔除春節因素,3月份正常審核以來,單周首發通過率逐漸下滑,最近5周更是持續徘徊在75%。業內人士認為,在IPO放緩與監管趨嚴的雙重壓力下,券商的承銷保薦業務也難免不受到影響。

 
責編 曾艷艷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2017年上半年即將過去,在經紀業務、自營業務、融資類業務萎靡不振的背景下,投行業務在券商今年上半年整體業績中起到的穩定作用功不可沒。其中,IP0項目的承銷表現尤為搶眼,同比增幅超過70%。 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截至6月20日,今年以來已有234只新股發行,數量逼近去年的247只。而今年以來的IPO共計為53家券商貢獻約79億元的承銷保薦收入,其中22家券商承銷保薦收入超過1億元。其中,大型券商的IPO承銷保薦業務更是水漲船高,今年以來承銷收入前十名的券商中,有六家券商的承銷收入已經超過去年全年的總和。 廣發證券奪“半程冠軍” IPO承銷收入7.59億元 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截至6月20日,今年以來IPO共計為53家券商貢獻約79億元的承銷保薦收入,其中22家券商承銷保薦收入超過1億元。而去年全年59家券商首發項目承銷收入為86.7億元。 從IPO承銷數量來看,今年以來廣發證券以承攬19個IPO項目暫列第一位;緊隨其后的是海通證券和國信證券,均承攬了18個IPO項目;中信建投證券和國金證券均承攬13個,暫列第三位。此外中信證券和興業證券也分別承攬了12個IPO項目。 而從承銷收入排名來看,今年以來,53家券商中主承銷收入超過1億元的有22家。其中,廣發證券承銷收入最高,達7.59億元。而國信證券、海通證券、安信證券、中信證券、國金證券和中信建投證券6家券商承銷收入超過4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大型券商的IPO承銷保薦收入增幅更大,今年以來承銷收入前十名的券商中,有六家券商的承銷收入已經超過去年全年的總和。其中,廣發證券去年共承攬了16個IPO項目,承銷收入為5.85億元。海通證券的增幅更大,去年全年僅承攬了4個IPO項目,承銷收入為1.35億元,而今年以來海通證券已經承攬了18個IPO項目,承銷收入為5.16億元。此外,今年以來承銷收入超過去年全年總和的還有4家券商,分別是國信證券、國泰君安、興業證券和國金證券。 而從IPO承銷費用均價來看,目前平安證券以7172萬元占據榜首。此外華西證券、安信證券外的首發承銷費用均價也都在5000萬元以上。在IPO承銷超過10單的券商中,廣發證券、中信證券的平均承銷費用最高,均逼近4000萬元。 中信證券“后勁足” 還有45個IPO項目在排隊 與今年上半年成功保薦數量排名相比,券商IPO項目儲備排名有一定差異。據證監會最新公開數據統計,截至目前,一共有551家IPO排隊企業(只統計已通過發審會、已受理、已反饋及已預先披露更新這4種審核狀態),涉及69家保薦機構,中信證券憑借45單保薦項目排在第一名。 值得注意的是,中信證券保薦的IPO在審項目中,包括瑞達期貨、華西證券、長沙銀行、南華期貨等備受市場關注的金融類項目。 緊隨其后的是海通證券、中信建投、招商證券、廣發證券,IPO項目“存貨”分別為37家、34家、32家、29家。加上中信證券,這五家券商保薦企業合計177家,占據32%的份額。值得一提的是,IPO項目儲備過程中,國金證券、民生證券、中泰證券、長江證券、國元證券等券商也大有迎頭趕上之勢,IPO項目“存貨”分別為26家、11家、15家、14家、12家。 在IPO提速的大背景下,IPO項目儲備豐富的券商將“率先”獲益。不過,近期證監會不僅放緩IPO批文且嚴格控制上會數量。IPO批文數和募資總額已連續4周打破此前常態化的“10家50億元”。與過去兩周一樣,本周依然是8家企業登上發審會,明顯低于此前單周14家、15家的情況。在有意調節新股發行速度的同時,IPO審核也趨嚴。剔除春節因素,3月份正常審核以來,單周首發通過率逐漸下滑,最近5周更是持續徘徊在75%。業內人士認為,在IPO放緩與監管趨嚴的雙重壓力下,券商的承銷保薦業務也難免不受到影響。
券商 IPO 承銷費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