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報 2017-06-24 21:15:42
今年6月1日是企業破產法實施10周年的日子。隨著破產法及相關司法解釋的相繼出臺以及探索破產審判方式改革試點工作的推動,法院受理破產案件的數量有所上升。但相較每年被注銷、吊銷的企業以及大量名存實亡的企業,通過破產程序退出市場的企業并不多。
今年公司到底要不要減產或停產?
這是如今擺在張慶杰和其同事面前的最大問題。
張慶杰是遼寧省某國企地方分公司的副總經理。如果公司今年全面停產,虧損將高達上億元;部分停產,虧損面相對較少;仍維持生產,虧損面將相對更小。
“2016年年底已經向總公司提出停產減產方案,堅持不下去了。”長嘆一聲后,在這家企業工作了13年的張慶杰說。
這家不愿具名的企業只是遼寧省830戶“僵尸企業”之一。6月1日,企業破產法頒布實施10周年。來自最高法院的數據顯示,法律實施之后,每年全國法院受理的破產案件數量都很少。
其中,“僵尸企業”的處置依然是法院審判工作中的難題。
形成 : 三座大山拖成 “ 僵尸企業 ”
張慶杰所在的公司位于遼寧省某地級市,主要生產鋼板、鋼管等建材,現有企業職工3000余人。“產能過剩、處在行業低端轉型升級難、歷史包袱沉重三座大山,硬生生把公司拖成了只能靠政府或銀行‘輸血’才能維持的僵尸企業。”張慶杰說。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從這一年起,該行業產品價格逐年下滑。“產品滯銷堆滿了三大車間,再低的價格我們也想賣出去,因為有3000名職工及家屬近1萬人要吃飯。”張慶杰說,“可是,現在產能過剩,處在行業低端,生產出的東西沒人要啊。”
產品轉型升級難成為企業發展的最大阻力。公司的專業技術人員和設計人員流失嚴重,新項目推出有困難。只有新項目有了發展,才敢拆除舊設備,所以轉型升級一拖再拖。
遼寧“鋼都”“煤都”“油城”多,計劃經濟時期,一些企業出于保障職工福利、承擔社會責任的需要,組建了大量與生產經營沒有直接關系的廠辦醫院、廠辦學校等機構。張慶杰所在的企業現在還要保障一部分居民的供暖、供電,此外,還有一處職教中心和一處醫療機構,每年的補貼資金超過3000萬元。這些負擔對面臨困難形勢的企業來說,無異于雪上加霜。
現狀 : 不讓 “ 死 ” 只能勉強 “ 活 ”
去年年底,企業靠銀行“輸血”的資金鏈斷裂,雖然向總公司打了減產、停產、重組的三套方案報告,但一直沒有收到批復。
張慶杰分析稱,總公司也有難處,鍋爐一停就要損失上百萬元,如果行業狀況好轉了,再復產難度大。
許多員工說,“如果停產,生產設備還能值點錢,可要是破產,上千萬元的資產可能最后就變成了廢銅爛鐵”。
企業向區政府提出破產的想法,遭到了強烈的反對。
“除了公司之外,業務相關下游企業、為我們供電、供氣的企業都會受到影響,這些企業員工及家屬全加起來大概在3萬人左右,他們的生活沒了著落,這可是大事,因為失業率和維穩都關系到地方政績。”張慶杰說。
畢竟,“僵尸企業”盡管不產生效益,但仍可以為地方政府帶來稅收和GDP。公司生產一天就要繳一天的稅,有消耗也就有GDP。
張慶杰告訴記者,企業所屬的區內僅有不到5家國有企業,狀況都不太好,有的靠著每年撥付的財政資金給職工發放救助款,補齊社保費用,有的則靠尚有生產經營能力的大型國企“養”著,“企業有利潤時吃利潤,無利潤時吃資產”。
公司也不是沒想過破產重整。2015年,一家經營狀況良好的民營企業想收購張慶杰所在的公司,結果需要繳納企業從1994年至今的所有土地費用,算下來,每畝要花30萬元;而如果只拿土地,每畝只需要繳納3萬元左右。收購一事,最后不了了之。
破解:政府要解決與法院的分工問題
今年3月,張慶杰的企業聘請遼寧恒遠律師事務所律師李才晨當法律顧問,咨詢企業破產清算相關問題,希望通過破產重組讓企業重獲生命。
李才晨告訴記者,企業想破產,但法院不想接、政府伸手過長等原因都會對企業依法破產清算造成阻礙。
一位有著多年審理破產案件經驗的法官私下里曾對張慶杰說,法院辦理破產案件考慮的問題比較多,“土地、人員,甚至還有企業是否假破產的問題”。一般破產案件一辦就會花好幾年時間,而法院考核法官的一項重要指標就是辦案率。
數據顯示,全國法院破產案件年受案數2008年2009年為3000余件,2010年為2000余件,2011年至2013年均為2000件以下,2014年為2031件,2015年為3568件,2016年為3602件。相較每年被注銷、吊銷的七八十萬戶企業以及大量名存實亡的企業,通過破產程序退出市場的很少。
另一方面,國企破產面臨的困難,往往比民營企業多。和民營企業不同,國企破產不是債權人和股東點頭法院就能受理,還需要上級主管部門、地方政府的批復,還要有企業維穩的預案等。
“政府首先要解決好和法院的分工問題。” 李才晨認為,政府介入在個案中或許有一定合理性,但大范圍采用,就可能會造成破產程序運轉專業性不強。他建議,相關國資管理部門與地方政府應在金融機構、國有企業匯集一批專家型企業家,以開放的心態引進民企與戰略投資企業家介入“僵尸企業”的拯救中。
(來源:工人日報 記者 劉旭)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