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6-27 01:06:48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陳鵬麗 吳澤鵬 金喆
(位于山頂位置的華清園公司 每經記者 陳鵬麗/攝)
每經記者 陳鵬麗 吳澤鵬 金喆 每經編輯 張海妮
嘉應制藥(002198,SZ)給資本市場留下不少“念想”,近幾年公司講得頗多的是天然冰片。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雖然天然冰片被各種夸耀,但國內僅有3家天然冰片生產廠商。目前看來,湖南、江西的兩家天然冰片生產廠商無論在公司規模或種植面積上都比嘉應制藥參股的華清園有優勢。再者,由于合成冰片與天然冰片的價差非常大,因此國內制藥廠大多采用合成冰片作為原材料。
聲稱產值要超過嘉應制藥
據了解,冰片主要有合成冰片、天然冰片兩種。人工合成冰片主要由樟腦和松節油通過化學合成的方法得到,化學合成產物有龍腦和異龍腦,合成冰片在很大程度上療效不及天然冰片。天然冰片即為龍腦香料植物龍腦香的樹干經水蒸氣蒸餾所得的結晶。近乎純凈的右旋龍腦,主要產于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我國的天然冰片完全依靠進口,價格昂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國內生產天然冰片的廠商主要有3家,分別為湖南省新晃縣龍腦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湖南新晃龍腦)、江西林科龍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西林科龍腦)以及華清園。
湖南新晃龍腦歷時19年,將單株野生龍腦樟人工無性繁育成現在的2.8萬畝龍腦樟原料林基地。目前公司已建有年產100噸天然冰片和400噸以“新晃龍腦”為主要原料的相關系列產品生產線。
目前,江西林科龍腦公司在江西吉安市境內擁有龍腦樟原料林基地2萬余畝,計劃2017年前建成5萬畝以上。
與湖南、江西兩家生產廠商不同的是,華清園提取天然冰片的介質為梅片樹,而另兩家主要是從龍腦樟中提取生產天然冰片。
華清園總經理凌鳳清對公司的發展前景非常樂觀。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他表示,“國內三家右旋龍腦生產廠商,其他兩家今年我的規模就能超過他們,技術上我們是國際領先。”
凌鳳清算了一筆賬,“去年我們生產了十幾噸的天然冰片。今年預計產量會翻番,到二三十噸左右。明年就不是翻倍了,要是農戶種植的產量釋放出來,起碼就是100噸的產量。”
凌鳳清坦承目前華清園尚未盈利,仍在投入階段,但他樂觀地說,“應該是今年就可以達到盈利,明年是絕對盈利,而且極有可能會超過嘉應制藥本部的產值。它沒有并購金沙藥業的話,產值也才1億多元。最慢明年,2018年就可以超過它本部的產值。我們一旦量化生產,3個億5個億,很快就可以出去(產值)。”
凌鳳清樂觀的依據在于,雖然內地符合國家藥典標準(純度96%以上)的天然冰片市價在5000元~6000元/公斤,但在香港,天然冰片的市價可以達到3.3萬元/公斤。凌鳳清認為,一旦打開境外銷路,以華清園目前具備的產能,產值猛漲是必然的事情。“我上個禮拜從香港回來。我們研發中心正在研發調試,如果調試出來的天然冰片可以直銷香港,一噸就是3000多萬元,十噸就三個億了。所以我這個產值很快就會超過嘉應。未來5年嘉應制藥應該也沒有什么新項目,肯定是我這個(華清園)是最大的亮點。”
凌鳳清還告訴記者,每年國內天然冰片的需求量就達1萬噸以上,而華清園目前已經具備500噸/年的生產能力。
可能是個“燙手山芋”?
現實真有凌鳳清說得那么美好?實際上,由于資源和成本的限制,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很多中藥復方都是用合成冰片代替天然冰片。
湖南新晃龍腦公司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天然冰片國內隱性市場需求在500噸~700噸/年,而看得見的市場需求只有200噸~300噸/年。與凌鳳清說法不同的是,上述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因為天然冰片根據客戶的需求定制,純度不同價格不同。純度96%的天然冰片目前市價為3000多元/公斤。“我們是走量的,量多的話可能還會有優惠。”
凌鳳清對此回應稱,不同客戶對藥品的要求也不一樣,天然冰片的價格不能簡單對比。
上述湖南新晃龍腦公司人士告訴記者,“國內市場也不是特別大,我們自己找客戶的話不是很多的,一般都是人家制藥廠來找我們談合作,我們強求人家去用我們的材料,人家一般是不會用的。因為有合成冰片在,合成冰片的成本價是很低的,所以一般制藥公司是不會考慮我們這種高成本的供應商的。企業也要出于利潤考慮。我們很多客戶都是針對國外市場的,針對國內市場的客戶不是特別多的。”
據凌鳳清透露,華清園在積極尋找國內客戶的同時,正嘗試打開境外市場的銷路。“上個星期我也去跟香港的客戶談,但是我們的東西能不能達到他們的標準,現在研發中心也正在調試。”
前述湖南新晃龍腦公司相關人士表示,國內的醫藥監制與國外差異比較大,盡管目前來看國外市場空間更大,但是國產天然冰片要想打開國外銷路,“難度肯定是有的。”國內外市場對天然冰片的純度和質量的考查規格都不一樣,“特別是歐洲和美洲,都管控得很嚴,市場需求是不一樣的,而且監管也不一樣。”
在凌鳳清看來,華清園最慢明年會實現盈利。
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湖南新晃龍腦公司成立于1997年,至今仍處于投入階段。“前期準備和鋪設工作大概準備了10年,我們的龍腦樟樹大概要種植5~6年才能采摘利用。我們真正做市場也做了5年多了,(市場布局)準備的話是快做了15年。” 湖南新晃龍腦公司相關人士表示。據了解,湖南新晃龍腦公司天然冰片年產量已經達100噸,是國內產量最大的天然冰片生產商。
“我們現在產銷不是太平衡,但我們一般生產是根據市場走,不會有過多的庫存貨,因為存貨堆積在公司也沒有意義,如果包裝不好的話,會自然揮發。”上述人士坦言。
記者了解到,實際上嘉應制藥的前身梅州制藥廠早在1979年左右就開始謀劃在梅州種植梅片樹,生產天然冰片,但后來一直未能有突破性進展。嘉應制藥相關人士就此向記者解釋稱,“因為沒有形成種植規模,所以當時沒有做起來。”
綜合來看,盡管天然冰片具有無可比擬的醫藥價值,但是前期投入成本太高,回報周期相對較長,同時國內市場應用有限,這些因素都使得國內企業望而卻步,這或許也是為什么國內僅有3家生產廠商做天然冰片的原因。
對于為什么天然冰片前景一片大好,國內卻少有企業入局,凌鳳清給出了另一種解釋:“因為他們沒有山地資源,山地資源不是珠三角企業有錢就可以實現的。制藥廠商如果像我們這樣做的話,他們感覺劃不來。我們是農民,跟農民好打交道。上市公司干不了這個,(他們)動不動就要什么時候見效益。我們公司負責租地的4個工作人員,一年到頭都在外面租地。上市公司和大集團,要連片搞到種植地,幾千畝幾萬畝的規模,得要多少時間去弄,(這些資源)不是你有錢就可以辦事的。”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