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6-28 00:43:55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張喜威 每經編輯 曾艷艷
每經記者 張喜威 每經編輯 曾艷艷
為推動規模化以上企業規范化公司制改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更好地對接多層次資本市場,6月26日,四川省金融工作局、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聯合舉辦了“2017年四川省規模以上企業規范化公司制改制動員培訓會”。
四川省副省長朱鶴新出席會議并做了重要講話。
朱鶴新表示,規模以上企業改制工作事關四川資本市場發展大計,工作成效在幾年后才會初步顯現,但利在當代、功在千秋。
每年企業改制不低于10%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目前,四川有A股上市企業112家,全國排名第7、中西部第1;總股本1091億元,全國排名第9;總市值1.36萬億元,全國排名第7。
“在全國IPO提速的大環境下,四川在審與進入輔導期企業數量有限,后備企業儲備明顯不足”。朱鶴新指出,目前,四川在審企業17家,輔導企業56家,與發達地區相比差距巨大,深圳市在審企業41家,輔導企業115家;浙江省在審企業67家,輔導企業137家。
為進一步提升直接融資水平,推動更多企業對接多層次資本市場,四川省出臺了《推動規模以上企業對接資本市場規范化公司制改制的指導意見》,提出“自2017年起,每年企業改制比例不低于10%,到2020年末,力爭實現全省約50%的規上企業完成規范化公司制改制”的目標,并從財稅、金融、社會管理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確保四川“五千四百”計劃順利實施。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所謂“五千四百”計劃,即通過4年努力,實現改制企業達到5000家,并到天府(四川)聯合股權交易中心掛牌;培育100家“創業板行動計劃”、100家“中小板精選”、100家“上交所藍籌精選”、100家“境外上市”企業庫。
朱鶴新在講話中坦言,四川省企業特別是中小民營企業,普遍存在規模小、實力弱,融資渠道狹窄,法人治理不完善,財務規范性差等問題,嚴重制約企業的長遠發展。通過規范化改制有利于企業規范治理結構,明晰產權關系;有利于實現投資主體的多元化,改善融資結構;有利于提升管理水平,提升核心競爭力。
“對市州政府而言,企業是地方經濟發展的‘細胞’。只有培育數量足夠多、財務規范、運行良好的企業市場主體,才能促進當地經濟和產業的良性發展,才能實現稅收和就業的穩定增長。”朱鶴新表示,對全省而言,推動全省企業進行規范化公司制改制,實施“五千四百”計劃,推動一批改制企業對接資本市場,才能夯實我省多層次資本市場的企業基礎,才能培育一批企業通過改制、上市、兼并重組成為行業龍頭,才能真正實現我省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提升四川的區域經濟競爭力。
朱鶴新為改制提“三點建議”
朱鶴新在講話中表示,當前四川具備一定的企業基礎,各級政府前期也做了大量工作。但和發達地區比較,四川企業改制工作中仍存在地方政府重視不夠、中介機構服務不夠、企業意識不夠的情況。推動企業改制工作需要以企業需求為導向、政府引導、中介機構參與。為此,朱鶴新為四川企業改制工作提出三點建議:
第一,統籌聯動,政府要大力推動。各市州政府要對本地規上企業規范化改制工作負主體責任。從發達地區經驗來看,企業改制關鍵在市州政府,只有市州政府真抓實干,工作才能大見成效。
第二,重心下沉,中介機構要做好服務。希望各中介機構充分發揮自身的經驗和資源優勢,加大對四川企業的支持力度,組建專門的團隊,派遣精兵強將,幫助企業解決歷史沿革、財務、稅務、內控等方面的實際問題,與改制企業建立長遠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第三,認識到位,企業要主動作為。改制是企業走向資本市場的第一步,也是企業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四川省中小微企業要緊緊抓牢大力推動企業改制的重大契機,認真研究各級政府出臺的政策,主動尋找、配合中介機構,盡快達到“產權清晰,股權結構合理;公司治理規范,內控制度健全;賬目明晰,財務規范;歷史遺留問題得到妥善處理,市場主體資格合法;實現人員、財務、資產、機構、業務五方面獨立”的基本標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