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6-30 17:31:16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李蕾
每經記者 李蕾 每經編輯 肖鴻月
在投資者眼中,如果說一個理財平臺能獲得上市公司投資,或者本身就有上市公司或國資等背景,那顯然更值得信任。不過事實真的如此嗎?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咨詢了一眾業(yè)內專家之后得出結論是——“上市系”平臺還真不一定就是那么萬無一失的。
這不,今年4月,綠能寶提現出現逾期的余波還未過去;上周,號稱“擁有上市系+國資系雙背景平臺”的合拍貸又公告稱,經偵已經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對該公司立案了。
這么“炫酷”的背景也能出問題,看來光憑“靠山”就判定理財平臺靠譜與否,還是太年輕啊!至于平臺上的具體產品,其實想避開“雷區(qū)”,是有技巧可循的,還不快拿出小本本做筆記?
多重因素交叉驗證,識別平臺資質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如何判別“上市系”理財平臺是否靠譜?
1、看上市公司參股程度
昨天《每日經濟新聞》報道的《史上首次全揭秘丨這一百多家理財平臺 竟是上市公司“搞”的》,已經分享過,如果這個平臺直接上市、有上市公司直接參股、上市公司全資子公司參股、上市公司參股公司或相關公司投資,那么投資者需要多看其股權結構。參股比例高的,通常相對而言安全指數比較高,如果只是關聯公司投資,那么這種所謂的“上市公司”背景幾乎沒啥參考意義。
不過就像網貸天眼研究員鄭常懷所說,無論是上市背景、國資背景,還是風投背景都曾出過問題,因此不能只看背景;同時也不要覺得高利率不安全,低利率就安全,“平臺背景、合規(guī)是基礎。
而除了這項必要因素之外,還有一些條件也可以幫助投資者更深入了解一家“上市系”平臺的合規(guī)性。
2、資金是否對接銀行存管
顧名思義,平臺資金對接銀行存管,也就是說,通過銀行管理投資者的資金,平臺只負責管理交易,做到資金和交易分開,以此來避免資金被挪用的風險。
今年2月,監(jiān)管機構正式公布《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業(yè)務指引》,為理財平臺的資金存管提供了業(yè)務指引規(guī)范。雖然有專家告訴記者,上線銀行存管只能杜絕資金池、無法保證平臺不逾期,但投資者在選擇的時候還是可以作為一項參考依據。
3、簡單判別是否存在“資金池”
既然說到了理財平臺最大的風險——“資金池”模式,那這里也教給大家一個判斷的小技巧。
一位第三方機構理財師告訴記者,只要簡單試一次充值或提現就能知曉。如果充值對象是平臺賬戶或第三方支付賬戶,或在提現時是平臺賬戶及第三方支付賬戶打款,那么設立資金池的可能性就比較小。而如果是個人或者公司賬戶,那投資者就要多留個心眼兒了。
4、看上市公司的財務情況
這一項其實也無需多言。作為被投資者看重的平臺“靠山”,只有現金流良好,才能對平臺進行輸血、支持后者發(fā)展。
關注產品類型和投向,建立正確預期
說完了怎么簡單粗暴地看一個“上市系”平臺,下面的重點當然是——應該從哪些維度判斷產品能不能買?
1、看產品投向
首先要做個說明,上市公司背景平臺的產品標的和普通網貸平臺相似,通常有三種性質:信用貸、無抵押擔保貸和抵押貸。
由于目前我國境內還沒有建立完善的個人征信體系,無抵押物的第三方擔保產品也不能完全保障其安全性,所以在這三種類型的產品中,抵押貸理財產品的風險是最可控的,也是大部分理財平臺最青睞的產品。
看產品投向當然是購買所有理財產品的基本動作,也可以借此機會看看這個平臺信息披露是否透明。很多上市公司背景的平臺由于是給產業(yè)鏈上下游企業(yè)提供融資服務,其中不少是其供應商,因此借款方本身的資質已經通過了一層審核;另外平臺還應公布其信用度、相關文件乃至抵押物,保證這項交易的安全合規(guī)。
其次,通過平臺公布的相關文件來確認產品投向是否真實,也能幫助投資者判斷平臺是否涉嫌自融。
2、是否有擔保公司或保險公司提供保障
網貸之家研究中心總監(jiān)于百程建議,投資者在做選擇時除了看平臺資質,還要看具體的借款項目,以及是否有擔保公司或保險公司提供保障。
事實上,為了提高平臺信用度,多數理財平臺都會引入第三方機構例如擔保公司、保險公司等。不過自監(jiān)管政策將網貸平臺定位為信息中介后,“去擔保”成了平臺整改合規(guī)的核心工作之一,因此不少平臺又轉向加強與保險公司的合作,推出“履約險”等手段來吸引投資者。
因為保險公司是受到保監(jiān)會監(jiān)管的正規(guī)金融機構,所以一般情況下保險公司愿意提供擔保,相應的理財產品還是有一定安全保障的。
3、多方對比,看得懂的才投
于百程還指出,投資人要多方對比,看得懂的才投,“特別要回避那些,聲稱收益率特別高的平臺,目前整個行業(yè)的平均年化回報率在9%~10%”。換句話來說,也要建立正確的預期,并不是所有的理財平臺都是“高風險對應高收益”的,保住本金是前提。
4、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里
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里。別看著一個項目收益率偏高就一股腦買入,得做好分散投資。“這樣即便出現風險,也能把損失降到最低。” 鄭常懷總結道。
實際演練
我們以一個例子來手把手演示一次。打開某理財平臺官網,首頁即呈現了不少產品,這里我們以該平臺一個產品為例。
點進該產品頁面,暫且把預期收益放一邊,首先我們要了解產品投向,很明顯這個產品投向了借貸,并且有支票等作為質押。
其次,在資質文件以及項目進程中,我們可以找到真實的資金流向為借貸,以及具體的資金動向。
最后,要看的就是大家最關心的預期收益率情況了。可以看到,該平臺列出了詳細的收益測算,不過要注意的是,這也是僅供對比參考的數據。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