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見聞 2017-07-01 22:42:29
繼成為富國銀行最大股東后,巴菲特將美銀的優先股轉換為普通股,由此成為了美國銀行的大股東,并獲利達150億美元。
金融危機時巴菲特的救市之舉,最終讓他獲利頗豐。人們紛紛在討論他驚人獲利外,也不得不敬佩他當年在股市崩潰時入市的獨到眼光。 抄底這個策略大家都會,但巴菲特的抄底卻總是個穩賺不賠的生意。
他的救市之舉更讓人回想其摩根,那個在1907年挽救了美國金融業危機的銀行家。作為全球最大兩家銀行的最大股東,巴菲特如今儼然扮演著危機時的最后貸款人角色,其地位也堪比當年的摩根。
巴菲特抄底vs摩根救市
在1907年,一場金融大恐慌不期而至:一場操縱銅業公司股價失敗的事件,引發了銀行擠兌危機。銀行的恐慌很快蔓延至股市中,當時股價創下了1900年的新低。一時間,華爾街陷入了巨大的恐懼中。
這時,金融家約翰·皮爾龐特·摩根出手了。作為紐約最有門路的銀行家,他先是自己借出了大量資金給陷入危機的美國信貸公司,并成功說服其他銀行一道救市。 他還勸服這些銀行家向股市投入了2500億美元資金,瀕臨崩潰的股市才得以勉強平靜下來。
成功挽救了金融危機的摩根可以說是擔任了現代央行所承擔的角色。也是經此恐慌,美國開始意識到應該建立現代央行機制,央行成為最后的央行,并在關鍵時刻給銀行伸出援手。
而在金融危機,巴菲特所擔任的角色與摩根也有得一比。
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來襲,幾乎所有的公司都遭遇了資金短缺的情況,大家都陷入了恐慌之中,這與1907年的情況幾乎是一樣的。金融危機如此強大,就連高盛,通用電器等老牌大公司也紛紛陷入了困境中。
總結而言,巴菲特擔當金融危機期間美國私人部門的實際“最后貸款人”,在2008到2011年間他共斥資了250億美元,對資金周轉出現問題的公司等注資。
當年的抄底讓巴菲特掙得盤滿缽滿
如今,巴菲特因為當年的抄底,掙得盤滿缽滿:
在高盛的投資,當高盛贖回優先股時,巴菲特獲得的股利和贖回溢價約21.4億美元,而且巴菲特最終不花一分錢上,得到高盛當時價值14億美元的股票;
在美銀的投資上,巴菲特獲得的優先股股利和未實現資本利得接近150億美元;
在通用的投資上,巴菲特的總獲利也到了13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將巴菲特的這幾筆交易放到一起,是有規律可循的。我們首先來看一下高盛,美銀和通用電氣這四筆交易:
這時,巴菲特逆勢入市,分別給高盛,通用電器等多家公司等注入了資金:
2008年9月下旬,巴菲特同意對高盛注資50億美元;作為回報,他獲得了高盛市值50億美元的優先股,股利為盈利的10%;同時獲得了普通股認股權證,允許他以115美元/股的價格收購高盛另外價值50億美元的普通股,當時該股股價為125美元/股。
2008年10月,巴菲特向通用電氣公司投資30億美元,并獲得其優先股和認股權證。正如高盛一樣,通用電氣為其優先股向伯克希爾支付10 %的股利,在隨后的5年中,伯克希爾在任何時候都可以以22.25美元每股的價格購買價值30億美元的通用電氣股票。
2011年,當美銀美林深陷危機時,巴菲特又向美銀投下50億美元換得優先股,并以每股7.14美元的價格購得美銀7億份股票的認股權證。
從三筆交易中,我們可以發現以下共同點:
1. 注資以獲得優先股和看漲期權;2.優先股利息相當高,達到盈利的10%;3. 看漲期權的行權價要比現價。
所以說,雖說抄底入市,但股神就是股神,在入場之前,巴菲特就會談好條件。所以也有人說,在如此豐厚的條件下,巴菲特基本上都是穩賺不賠的。
聲望堪比摩根:出了事都來找巴菲特
同時還坐擁美銀美林和富國銀行的第一大股東,并擁有高盛的股份,堪稱銀行業的老大,如今在銀行業的超然地位和摩根有得一拼。他的聲望不僅讓企業陷入第一個想到要求助他,而這也幫他談到了幾乎最好的交易條件。
就在六月,當加拿大次貸之王HCG陷入危機搖搖欲墜之際,公司也找到了巴菲特救助。在本次救助中,巴菲特買股票實際僅出資3億美元,但通過與HCG的協議在24小時內就爆賺91%:2.7億美元,年化收益率33100%,這還沒算一年后將收入囊中的1.8億加元利息。
正如見智研究所在其分析中所言:
這一次出手“相救”HCG中間充滿了老巴的精心計算,而其做法與金融危機期間救高盛,在本質上都是相通的。金融危機期間,巴菲特通過這種“無風險”操作,足足賺了100億美元。
然而即便是被巴菲特“算計了”,表面上看是HCG送走了“死神”,請來了“閻王”,但本質上這筆交易對雙方而言達成了雙贏(但納稅人卻又輸了)。同時,HCG這個加拿大的高利貸之王,最終也向吃瓜群眾展示了如何從高利貸“成功脫身”。
這一次救助與當年拯救高盛如出一轍,巴菲特猶如當年摩根在世,不僅賺得“名聲”,還讓“股神”招牌愈加耀眼.
(來源:華爾街見聞 作者:歐薏)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