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日報 2017-07-05 11:06:13
6月22日,因玩手機游戲《王者榮耀》,浙江省杭州市一名13歲的學生被父親教訓后從4樓跳下。
另據媒體報道,今年4月底,廣東省廣州市一名17歲少年狂打手游《王者榮耀》40小時,誘發腦梗,險些喪命。
近期,浙江省杭州市夏衍中學老師蔣瀟瀟發文《懟天懟地懟王者榮耀》稱,“我比很多家長都要痛恨看到孩子們沉迷手機的樣子”。該文在網上迅速引發反應,不少人認為,太多的年輕人包括中小學生都沉迷《王者榮耀》,甚至有網友將其稱為“王者農藥”。
這款游戲究竟有何“魔力”?
“現象級手游”與“毒藥”。
兩個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詞,卻指向了同一個對象——手機游戲《王者榮耀》。
“現象級手游”,說的是這款游戲的注冊用戶過億、一季度創收數十億元。
“毒藥”,說的是這款游戲讓人不可自拔,尤其是讓未成年人用戶到了忘乎所以的地步。
未成年人沉迷網游不是什么新鮮事,但像《王者榮耀》這樣引起軒然大波的倒是頭一遭。
聊天話題皆是游戲
“大哥,是韓信厲害還是趙云厲害?”
“韓信是帥才,趙云是將才。要說能力的話,韓信厲害一點吧。”
“那他倆誰前誰后呢?”
“韓信是漢朝初期的,趙云是三國時期的,東漢之后分三國。”
……
一問一答的是兩個男孩,大哥今年14歲,弟弟今年才10歲。
一路上,小男孩一直追著哥哥問這些歷史人物的厲害程度、前后時期等。
乍一聽這樣的對話,不知其中究竟的人肯定會認為他們是好學的好孩子。不過,等你駐足端詳則會發現,二人一問一答之間,視線從未離開手中的手機——兩個孩子正玩著手機游戲《王者榮耀》,二人所談論的歷史人物則是游戲里的角色。
《王者榮耀》是一款即時對戰游戲,其中有近70個英雄角色可以選用,從古至今,囊括了羋月、白起、韓信、張良、劉邦、項羽、諸葛亮、趙云、呂布、關羽、孫尚香、貂蟬等歷史人物。
“孩子每天都在和我們說一些歷史人物,剛開始,我以為是老師教的,心里還挺高興。沒想到,他們是從手機游戲里知道的。”在天津市薊州區經營一家農家樂的王先生,指著一直向哥哥發問的10歲男孩王龍說。
王先生說,孩子每天就兩件事情——上學,玩游戲。除去上學的時間,其他時間基本上都被用于玩游戲。
“據我了解,他們班上很多同學都在玩這個游戲,而且還建了微信群,在微信群中喊話然后組隊玩,癮頭特別大,我們根本管不了。我要是把手機要過來或者藏起來,孩子就會一直鬧。”王先生對記者說。
在王先生看來,孩子了解歷史人物是好事,但這樣把大量時間花在玩游戲上,又學不到新知識,這就不能說是好事了。“我現在最擔心的是,孩子不僅沉迷這款游戲,他們在組隊玩游戲時經常對罵,時不時就冒出一句臟話,這是我容忍不了的,可是還沒有想到對策”。
記者問,孩子玩這個游戲是否需要花錢?王先生說,孩子目前還沒有花錢,因為充值主要用于買好看的皮膚,但皮膚在游戲中對人物能力沒有提升,僅僅是好看而已。從這一點上看,這個游戲還算公平。
聽著王先生的回答,記者頗感驚訝——自稱從未接觸這款游戲,為何如此了解?
“都是孩子告訴我的。孩子就算不玩游戲,他的聊天話題也離不開游戲,跟大人說話也都是游戲的話題,我也就比較了解這款游戲了。”王先生無奈地說。
家長行為影響孩子
“這款游戲比較吸引人,一般都是熟人之間互相推薦。比如說,我現在玩這個游戲,你只不過是在旁邊看著,但在我的極力推薦之下,你也會嘗試玩一下。”在天津市薊州區某政府部門工作的李強告訴記者。
在與記者聊天過程中,李強還向記者展示了他手機里的游戲界面。
李強說:“我兒子迷上《王者榮耀》,責任在我。我在接孩子放學時,看到其他家長在玩這個游戲,就下載了一個。我等孩子放學一般要等二十幾分鐘,很無聊,這個游戲對戰一局剛好二十分鐘左右。”
“現在很后悔,如果不是孩子看我玩,他可能不知道這個游戲。現在,不僅他愛玩,他周邊的小伙伴也被他帶著玩起來,幾乎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李強懊悔地說。
李強告訴記者,他下載這款游戲后,時常在家用手機打游戲,不想被兒子發現了。于是,孩子用媽媽的手機下載了這款游戲。“當時,我覺得偶爾玩一兩局不會有多大影響,沒想到孩子會因為玩游戲而耽誤學習”。
“現在我已經不玩這款游戲,想給兒子做一個榜樣,可是已經不起作用了。他們一個班的同學基本都在玩,有的孩子還把手機帶到學校去玩。這事還是聽我兒子說的,他跟我說起這件事時,眼神里滿是羨慕。”李強無奈地說,“前幾天,我發現孩子在攢零花錢,開始還挺高興,覺得孩子懂得節儉了。后來一問,我才知道他攢錢是為了買一部iPhone6,然后帶到學校玩游戲。”
“現在,在我們的家庭聚會上,各家的孩子人手一部手機,坐在一起組隊打游戲,還互相指點、相互謾罵。”李先生說。
來源:法制日報 記者:韓丹東
原標題:有學生與家長聊天只談游戲 有家長玩手游致孩子沉迷其中 這款手機游戲“魔力”何在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