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7-05 22:47:07
每經編輯 李宇嘉
李宇嘉
隨著各高校應屆畢業生逐漸告別校園,近日各地的人才“爭奪戰”硝煙彌漫。加入爭奪人才的城市,不僅有作為傳統人才高地的北上廣深,成都、南京、武漢、西安、合肥、濟南、長沙、東莞等二三線城市,在這個畢業季里也紛紛拋出了重磅“引鳳計劃”。
過去,各大城市想要網羅的人才,一般是院士、杰出青年、長江學者或至少是博士等處在金字塔尖的高級人才。現在,則是讓天下英才為己所用,大學本科畢業生等一般人群也成為引進重點。這些地方政府祭出了包括全面降低落戶門檻等各種“招才利器”。
例如在4月份,西安提出“5年投入38億,引才育才100萬”;6月23日,武漢提出“百萬大學生留漢計劃”;6月29日,長沙提出5年吸引100萬人才。
而就在剛剛過去的周末,成都召開國家中心城市產業發展大會,提出“蓉漂”計劃,以房引人、產業引人和服務引人“三結合”——首先,實施人才安居工程,加大人才公寓和租賃住房建設,外地本科畢業等來蓉應聘的人才可提供7天免費入住的青年人才驛站;其次,產業新城投放人才租賃住房,實現“蓉漂”安居樂業;最后,實施人才服務“一卡通”,著力建設“政務服務+創業服務+生活服務”全環節人性化的人才服務鏈。
以上種種措施意味著,地方主政者對于城市競爭力內涵的理解開始發生改變——在城鎮化“上半場”,地方政府往往偏重于城鎮占地、投資、建樓等經濟和基礎設施建設,也即“建城”。而在當前,當人口紅利衰減、要素高成本、地方高債務、城市病突出等現象愈演愈烈之時,“建城”趨于式微,城鎮化轉入“下半場”即“建市”,回歸如城市規劃的鼻祖簡·雅各布斯所言的城市本質,即人的集中和多樣化生活的融合。也就是說,城市不能僅有“城”之金玉外表,還要有“市”之生機內里,城市要以人口密度和人的交互來定義。
城鎮化“下半場”的另一個特征,就是“大城市化”,即人口更加傾向于涌入就業機會多和產業升級快的大城市。近年來,廣州、深圳、武漢、鄭州、成都、長沙等重點城市每年流入人口在20萬~50萬。特別是湖北、河南、四川、湖南等“單中心”人口大省,省內人口向省會城市大規模積聚,而非省會城市往往呈現人口“凈流出”。
過去,大城市主政者往往用各種限制措施把外地人擋在門外,以減少公共開支、安全隱患,提高城市外表繁榮的形象。但現在情況則有所不同。樓市繁榮近20年來,大城市骨架擴張了3~4倍,地方政府逐漸意識到,外來人口不是城市的負資產,而是城市發展堅定的正面力量——首先,甫一進入城市,新市民積極生產和賺錢,以便能在城市“扎根”,這是稅收、社保的重要來源;其次,新市民年齡偏低,邊際消費傾向高,從而帶動消費、投資增長,夯實樓市的需求基礎;最后,人口集聚帶來規模效應,可以分攤城市公共服務、基礎設施供給成本,而骨架越大的城市,更加需要人口來填充。
更重要的是,各大城市廣招人才,也是知識和信息經濟時代的必然趨勢。城市化“上半場”由低人力和土地成本優勢下的外向型貿易及由此帶來的工業化共同推動,表現在全國各地制造業大繁榮和城市“外延式擴張”。而在城市化“下半場”,成本優勢沒有了,就要靠創新優勢,以創新來引領競爭。
創新具有本地化效應,即創新活動在少數城市更為活躍,新興產業或企業往往集聚于國家經濟體系中特定的幾個城市。比如,信息經濟和金融是美國的兩大國家競爭優勢,但主要集中在西部的舊金山、洛杉磯和東部的紐約、波士頓,四個城市貢獻了美國GDP的20%;日本作為全球高端制造業中心,70%的人口和制造業產值集中在東京、大阪和名古屋等三大城市群。
同時,創新最重要的是“集聚同類”。社會能容忍持有不同想法的人,有創新想法的人如果能最大限度地湊到一起,才能讓不同思想交流、激蕩、融合,并促使把成熟的想法打磨出來,最終變成創新行為。創新成果還需要得到融資支持,讓企業購買,最后實現“產業化”。在知識和信息經濟時代,創新全過程形成閉環,需要的不僅僅是院士等金字塔尖人才,同樣也需要大量“異想天開”的年輕人。要知道,馬云、馬化騰、丁磊在創業之初都不是所謂的金字塔尖人才,他們也都曾經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大學生。一個馬云可以讓杭州成為移動支付之都,可見在知識和信息經濟時代,創新的集聚效應對一個城市競爭力的打造是何等重要。
根據創新理論奠基人熊彼特的研究,不管是產品創新、生產方式創新、原料創新、商業模式創新或者開辟出新的市場,其創新成果的應用非常廣泛,特別是一些原創性研究和基礎理論創新,其對一個城市、國家甚至世界的影響是壓倒性的。因此,能否最大限度地網羅人才,特別是廣大青年才俊,這是城市能否贏得競爭力的前提。
但在另一方面,高成本已成為“創新大敵”。由于高房價、高生活成本,近年來美國大量初創類科技公司開始從“硅谷”所在地舊金山南部的圣何塞,溢出到西海岸北部的西雅圖和奧斯汀。與此類似,深圳此前之所以被稱為“創新之都”,與香港特區一些公司北上創業有關,如大疆科技、大族激光、順豐等。但到了現在,深圳也開始和香港一樣遭受高成本、高房價困境,近年來更是有部分科技公司“逃離深圳”。
正是在這一背景下,一批“新一線城市”紛紛拋出“橄欖枝”,吸引人才和企業。近期,58同城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一線城市對應屆大學畢業生的吸引力開始滑落。當新就業人群難以通過購房“扎根”北上廣深的時候,人才流入內地大城市就成為次優的選擇。
目前,“搶人大戰”轟轟烈烈,最終效果如何雖然不得而知,但重視人才的這一股潮流無疑值得鼓勵和提倡。吸引人才本質上是搭建一個平臺以筑巢引鳳,創新高地的形成是人口集聚后互動交融的自然結果,地方政府能做的是讓人口最大規模集中,鼓勵有思想的人自由地聚在一起,并提供創新思想和企業自由結合的通道,要有篩選和激勵(如上市)機制去獎勵脫穎而出者。
搭建平臺,并靠低房價、高補貼、好的自然環境等優勢把人才引過來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在培育創業軟環境(平等競爭、法律意識、重視智力)上加強制度建設、規則建設、公平透明的市場秩序建設、社會保障體系建設,而且要讓建設成果實實在在“落地”,才能最終形成良好的創業環境、濃厚的創新氛圍和空氣。
同時,地方政府要推動創新轉化為市場和社會自主主導,而非人情和社會關系主導,才能讓人才和新市民進得來、留得下、工作生活得愜意。(作者為深圳市房地產研究中心研究員)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