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報 2017-07-11 09:17:03
近年來逐漸淡出消費者視線的納智捷品牌,卻因近日東風方面的撤人事件,再次成為關注焦點。有消息稱,作為納智捷股東方之一的東風公司,將從合資公司東風裕隆中撤出管理團隊,但仍保留在合資公司中的投資,讓業內對于納智捷品牌未來的發展走勢產生諸多猜測。
此后,中國臺灣裕隆汽車宣布,將投入6億元在內地成立“納智捷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并100%持股,今后納智捷品牌將實現產銷分離的“單飛”局面。業內人士認為,銷量持續下滑的納智捷品牌,已經成為東風公司的“包袱”,成立銷售公司也是裕隆汽車的無奈之舉,只能通過自救的方式挽回內地市場。
納智捷被邊緣化
銷量的持續下滑,使納智捷品牌逐漸被市場邊緣化。與此同時,在合資公司體系中,也處在東風大自主戰略的邊緣。
由東風汽車公司與中國臺灣裕隆集團共同出資、在2010年設立生產和銷售納智捷品牌車型的東風裕隆,近日東風汽車公司以撤出管理團隊、保留在合資公司投資方式,讓納智捷品牌“單飛”。據了解,未來,東風裕隆的相關事務將由中國臺灣裕隆集團主導,占股50%的東風汽車公司只作為投資方參與經營。
業內普遍認為,納智捷品牌正在從東風汽車公司“大自主戰略”中剝離。2011年,按照東風“大自主戰略”的規劃,到2015年將實現180萬-200萬輛的自主品牌乘用車銷量目標。其中,實現該銷量目標分別由自主乘用車、合資自主品牌以及大中華品牌乘用車所組成,大中華品牌乘用車指的便是東風裕隆。按照東風裕隆制定的目標,2015年,納智捷品牌車型銷量將達到20萬輛。
數據顯示,2015年,東風自主品牌車型銷量達到121.85萬輛,納智捷品牌車型銷量僅為6.04萬輛。去年,納智捷品牌車型銷量僅為4.04萬輛,同比下滑1/3,已經成為東風“大自主戰略”中的“后進生”。
據悉,在東風汽車公司撤出團隊后,中國臺灣裕隆汽車將在內地組建“納智捷汽車銷售有限公司”,負責并將承接起除汽車生產以外,納智捷品牌在內地所有價值鏈,包括車型開發、銷售、渠道與服務等。對此,東風公司副總經理、黨委常委劉衛東曾坦言:“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東風裕隆的發展現狀與初期的目標差距很大,在這種情況下,雙方均有意愿創新管理思路,考慮長遠可持續發展。”
銷量頹勢待解
納智捷品牌“單飛”后,首先需要解決目前的銷量頹勢。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納智捷品牌銷量僅為7000余輛,同比下滑高達60%。
事實上,納智捷品牌在內地市場曾經依靠明星車型大7 SUV實現銷量突破。2011年,納智捷在內地市場推出該車型,22萬元的起售價,使得該車型成為當時惟一與德系、日系、美系等合資品牌競爭的車型。在推出后的一年多時間內,納智捷大7 SUV銷量達到近4萬輛,也讓東風裕隆迅速實現盈利。隨著各合資品牌在國內市場加大投入,并在新車型技術和科技配置方面持續加碼,而東風裕隆投放的后續車型,在品牌及產品競爭力上卻后勁不足。
根據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5月,納智捷曾經的主力車型大7 SUV銷量僅為4輛,位居SUV排行榜最后一位;入門級轎車納智捷銳3銷量為59輛;納智捷納5銷量為69輛;大7 MPV銷量為44輛;目前的銷售主力車型納智捷優6 SUV銷量也僅為633輛,月均銷量也未過千輛;汽車行業專家顏景輝表示,除優6 SUV外,納智捷其他車型已經處在停產邊緣,如何提升品牌力和產品力,已成為提升納智捷銷量的關鍵。
按照東風裕隆方面的規劃,每年至少投放1款全新車型,納智捷全新小型SUV將于今年正式上市。同時,納智捷還計劃在2018-2019年陸續推出4款全新車型,包括SUV及MPV車型,其中首先推出的將是一款7座的SUV產品。2020-2022年期間,還將推出基于全新模塊化平臺打造的5款全系列產品,以進一步豐富產品線,提升整體銷量。
經銷商信心不足
在東風裕隆通過進一步豐富產品線拯救銷量的同時,如何提升納智捷經銷商的信心成為即將成立的納智捷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所面臨的難題之一。
據統計,近年來納智捷經銷商曾出現退網的現象,目前全國納智捷經銷商僅100余家。其中,除廣東省和浙江省的經銷商數量超過10家外,其他省市的經銷商數量均為個位數。不多的經銷商數量,對于消費者來說,購車及售后服務會帶來不便,但是經銷商的競爭壓力相對其他品牌來說也會減輕。然而,一位納智捷經銷商負責人坦言,由于納智捷車型銷量不佳,經銷商盈利能力并不強,很多都處在虧損狀態。
該經銷商負責人表示:“很多消費者并不會選擇納智捷,店內有時一天的客流量僅為個位數,一天一輛車都銷售不出去,而且現在各品牌為提升銷量紛紛打出價格戰,但我們根本不敢大幅度降價促銷,本來銷量就不高,賣一輛虧一輛,經銷商經營壓力更高。”
有消息稱,在東風裕隆全國100余家經銷商中,虧損比例高達近70%。業內人士表示,納智捷品牌“單飛”后,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的建立,不僅在產品線上要進行重新梳理,提升產品競爭力,同時在品牌競爭力上也要讓消費者產生認同感,改變目前品牌定位模糊的現狀。此外,提升經銷商信心、拓展銷售渠道也成為未來納智捷亟待解決的問題。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