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7-17 16:19:24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李彪
每經記者 李彪
“通過5年的砥礪奮進,我們國家的生態文明建設,當然也包括環保產業發展取得了重大的進展。”
7月15日,在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成立10周年的高峰論壇上,國家發改委環資司司長任樹本在介紹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時做如上表述。
但是,我國的資源和環境問題仍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突出短板。任樹本介紹,目前我國單位GDP能耗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水、大氣、土壤等污染的治理成效與人民群眾的期待仍有很大的差距。霧霾問題仍然比較突出,部分地區的生態功能退化,湖泊和黑臭水體的污染等問題仍然還存在。
為此,任樹本介紹了下一步發改委要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重點做好十個方面的工作,其中之一就要開展目標評價考核。
據他透露,為落實《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辦法》,發改委聯合中組部、環境保護部、國家統計局等部門建立了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部級協同機制,準備今年下半年首次發布我國《2016年度綠色發展指數》。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綠色發展指數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被視作綠色發展的體檢表。近年來,一些研究機構、學術機構陸續發布了一些綠色發展指數報告,但是,官方尚未發布相關數據。
去年底,北京師范大學發布的《2016中國綠色發展指數報告》顯示,中國綠色發展已經取得了較大的進步,但也面臨著諸多的挑戰與問題。整體而言,2010~2015年,中國各省(區、市)綠色發展指數基本呈現穩定上升走勢;至2015年,30個省(區、市)的綠色發展指數均高于2010年水平。
2016年1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統計局、環境保護部、中央組織部制定了《綠色發展指標體系》和《生態文明建設考核目標體系》,為開展生態文明建設評價考核提供依據。《綠色發展指標體系》包括資源利用、環境治理、環境質量等七個一級指標和56個二級指標。隨后,包括天津、湖北、江西等諸多省市發布了地方綠色發展指標體系的細則。
任樹本介紹,下一步發改委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的重點工作還包括:積極推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提高能源的利率效率、實施生態保護修復、大力發展綠色產業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